第162章 第162章 林思思下雉暗访 黎小牛旧地重游

“我……我叫黛玉。”

“黛玉?你姓什么?姓戴?”

“不,我姓林。”

“姓林?搞笑!这么说,你叫林黛玉?”

“怎么?不行?你有想法?”

“你来下雉干什么?”

“我来干什么?来……来看三月三庙会啊!”

“就为了看庙会?提前两天就来了?你到底叫什么?不说实话马上带你去派出所!”警察的声音显然变得严厉起来。

“我说的都是实话,你凭什么抓人?”女孩好像不甘示弱。

黎小牛在楼上听得真切,他下楼一看,证实了自己的判断,那女孩真是林思思,心想,白天在富河大闸上看到的应该是她了。怎么这么巧,她也在这里下榻?

“黎所长,你什么时候来下雉的?”那个和黎小牛熟识的警察一眼认出了他。也难怪,黎小牛今天身着99式藏蓝新款警服,警帽上缀着银白警徽显得庄重而肃穆,这款警服最大的特点是从颜色上增大了与陆军、武警军服的识别度。

“这是我朋友,你不要为难她。”黎小牛总觉得这两个警察有点蹊跷,首先,这个时间点查房很少见,还有林思思是个女孩,又说的是本地话,很少有这样纠缠的。

“黎小牛!”林思思看到黎小牛的一刹那,有一种被解救的感觉。

“怎么,发生了什么案子?查得这么严?”黎小牛朝林思思点了点头,问那两个便衣。

“没有……没有的,只是例行检查。”俩人异口同声地说。

“她的确姓林,是跟我一起来的,我可以作证。”黎小牛见那两个警察还没有要走的意思,便上前拉着林思思的手,“屋里太闷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林思思心领神会便同黎小牛一起出来了,扔下那两个警察在那里面面相觑。

下雉镇的大街看上去人气没有朝阳镇旺,或许,这就是工业强镇和商业重镇的区别。

“咦,这么巧!今天要不是你出现及时,我说不定真被他们带走了。”一直走到大闸上,林思思才不好意思地挣开了黎小牛的手,她望了一眼一身新警服帅气威武的黎小牛,竟有点炫目的感觉,心想,这左嘉嘉虽说仕途顺畅,和他还真有点不配。

“这么说,我今天是英雄救美了?”黎小牛揶揄了一句,乜着眼瞄了一下林思思,又得寸进尺道,“你该不会以身相许了吧?”

“开玩笑!”林思思故作严肃,其实脸早红到了脖子。

“我还没看明白,你一良家女子,怎么盯着你不放呢?”黎小牛觉得这样一个滨江小镇,对一个说本地话的女孩子,确实没有必要那样讲原则。

“这得问你们当警察的了。”林思思其实也觉得其中有点不对劲。

“哦,对了,我还没有问你,你来这里是干什么的?”黎小牛道。

“你看你们当警察的,都是一个德性,好像满世界都是坏人。”林思思笑着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就是来看三月三庙会的。”

“我看有点不像,你这次来肯定另有所图。”黎小牛猜测刚才警察查房说不定和她此行目的有关。

黎小牛这样想也不是没有根据,他工作所在的石牛镇,非法小煤窑特别多,很多是无证开采,安全事故频发,一旦出了人命,老板都是折财消灾。除了矿难家属难打发,最难缠的还是那闻风而动真假莫辨的各路记者,这些人许多都是虚张声势有备而来,明里暗里也会落些好处,不然,真的很难应付过去。

由于许多地方官员搅和其中,吃干股拿分红,这样,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地方政府一般也会配合行动,对来路不明的记者进行打压。不过,黎小牛相信林思思不是这样的人,但往往有信仰重准则讲操守的记者软硬不吃才会构成潜在的威胁巨大的杀伤。

“我们说点别的吧!……这每年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可真是头疼,清理起来劳民伤财。”林思思和黎小牛一起伫立大闸上,指着江面上漂浮的垃圾说。

“1998年大水过后,整个长江流域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富河流域也不例外,自实行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后,水土流失明显减少,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逐年增加,大家的环保意识却跟不上,不懂得珍惜和保护的家园……其实,最主要还是沿江企业污染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林思思这次来下雉是就长江沿岸环境保护问题做专题报道的,她所在的《西塞山晚报》在千禧之年将更名为《东鄂晚报》,并借此契机全新改版扩容,为壮声势,总得有大手笔才行。按规划,报纸定位为市民生活报,变读者为用户,只要事关百姓民生利益,报社倍加重视。

下雉镇是有名的“金铜之乡”,铸铜历史可追溯至商代,已探明金储量全国第三。早在黄冈专区管辖时,这里就办起了下雉化肥厂,后来富川转隶咸安地区,咸安磷肥厂等几十家国有企业又先后落户这里,加上数以百计村组民营私企,经济效益上去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

“这个自然环境确实要重视,不然真的会贻害子孙,公民环保意识要靠你们媒体在报纸电台多多呼吁,我们公安抓治安只能净化社会环境,只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好起来,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持续发展。”黎小牛说到这里若有所思道,“你刚才好像来过这里,难不成你又要拿富河大闸做文章呀?”

“我今天是坐汽车来的,出车站后把方向搞反,走到大闸来了……”接着林思思告诉黎小牛说,报社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沿江镇域企业污染严重,她受命前来明察暗访。现在报社在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编辑记者末位淘汰,去年,就淘汰了8名采编人员,如果长期拿不出有分量的稿件,是有可能下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长河沧浪
连载中楚风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