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教看到调令,顿时默不做声。
听说裘名金去侦察连,上官致远一点都不奇怪。平日,他没少在上官致远面前吹嘘,说他来当兵政审怎样蒙混过关……还说师里有一个中校科长是富川人,跟他姨父是战友……
裘名金当天就打背包去了侦察连,临走的时候,裘名金跟队长告别:“队长,我其实舍不得走,但让我在这里学报务是赶鸭子上架,我从小喜欢舞枪弄棒,适合当侦察兵……”
裘名金临走时还跟上官致远说:“致远,小道消息,但千真万确,队长马上要去师无线连当连长了,如果你真想在无线报务方面寻个出路,你跟着队长没错!你别看他现在是一道粗杠三道拐的志愿兵,凭他的资历完全碾压指导员,转了干就是一毛三的上尉。
队长要去无线连当连长一事是真的,这事上官致远在指导员口中得到了证实。指导员毕业于张家口通信学院,上官致远在指导员房中看到过他在军校里的照片。由于年龄和上官致远相当,指导员经常让上官致远陪他喝酒聊天。指导员没名其妙地发一通牢骚:“李学泰是我在报训队时的教官,可是现在我是少尉军官,他只是个志愿兵,十年八年是个兵……我是没水平,但我是军校出来的,是指导员,和他平起平坐了。他现在为了转干当连长,原则都不讲了,息事宁人,只求当太平官……哼,转了干就是上尉了,神气了……”
上官致远说:“指导员,你醉了,扶你去休息吧!”
其实,在上官致远的心中,他觉得队长还是有水平的人,篮球打得好,字写得漂亮,还有说话有水平,做事有魄力。而相对来说,指导员似乎口才没有队长好。指导员说的话虽不全对,但队长的确是转干心切,毕竟当了十几年的志愿兵了,然而在这转干的关键时刻,队长李学泰越怕事越有事。
下午,炊事班的大个子跑到高炮团的学员宿舍找人出公差,帮炊事班到西张村老乡家里去做饸饹。恰巧碰到小河南,一个性格特内向的兵。小河南说没空,却被大个子说了几句。后来大个子来找上官致远,上官致远说,高炮团是二区队的我管不着,要不实在没人我和你去。就这样上官致远和大个子把饸饹做好挑回队里,却发现小河南不见了,全队的人都在找小河南。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建军节会餐都没有几个在家里吃饭,队长和指导员吵了一顿,大意是指导员平时没把思想工作做好,净出乱子。
晚上,看电影的时间到了,按队长的意思是取消看电影,让大家出去找人。可指导员说,看电影是个集体活动,得参加,找人派出一个小队就行了。队长转念一想,觉得全体出去去找人,有点兴师动众,便同意了指导员的提议。
大队人马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去了电影院,侯教和高炮团的班长带着班里的学员出去找人,只留下队长留守在队里。
大礼堂门口已经站了两个戴着红袖章的纠察兵,身形高大眼神犀利像两个门神,站在队列里,大家心里不免有点发怵,都下意识的扶扶帽子,摸摸风纪扣……
进场后,自然是各单位之间拉歌。报训队几十号人落座后,上官致远发现后面坐的居然是师部侦察连的。这时,防化连的带队军官扯起嗓子喊了起来:侦察连的,来一个!侦察连的,来一个!呱唧!呱唧!防化连的兵齐声喊了起来:侦察连的,来一个!侦察连的,来一个!接着是热烈的掌声。
侦察连的兵果然名不虚传,歌声显得中气十足气势不凡:
翻高山跨险峰
我们是人民的侦察兵
钢刀插入敌心脏
深入虎穴摸敌情
嘿嘿嘿嘿
一颗红心随身在
胜利路上打先锋
胜利路上打先锋
越平原穿密林
我们是人民的侦察兵
机智勇敢显威风
打的敌人胆颤惊
嘿嘿嘿嘿
胸怀朝阳为革命
英勇杀敌立战功
英勇杀敌立战功
特别是那几声嘿嘿,可以说声震屋宇穿透力强,唱出了侦察兵的士气和豪情。
这时,上官致远无意间瞥见裘名金坐在那里,脸上露着自豪的笑容。看来,成为了侦察兵,他很是骄傲。
电影开始了,原本以为建军节,会放一部革命英雄主义战争片,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天放的居然是一部风格迥异的黑白电影《柳堡的故事》。
这部电影表现了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与群众之间产生的革命浪漫主义爱情,当然还有军民鱼水情。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在1957年拍摄。在八一建军节这天看八一厂摄制的电影倒也应景。电影片头毫无悬念的是一个光芒万丈的八一军徽,配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背景音乐。
手写的行书片名过后,电影画面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一队队解放军战士行进在苏北某农村的阡陌田间,一位浓眉大眼的解放军首长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头戴八一军徽解放帽,胸前缀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白底红框黑字胸标,电影《柳堡的故事》就在这位首长回忆中的画外音开始了:
“五年以前,那是1944年的春天,我在新四军的一个连队里当指导员,部队曾开到这一带休整过,我们连就驻扎在最前哨的庄子——枊堡,那时候,这一带刚解放,反动派和日本鬼子统治很久,老百姓开始还躲避我们,庄子上静静的像没人一样,我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枊堡会留下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接着,镜头切换,一队新四军战士出现在枊堡庄外的田埂上;镜头拉近,故事的主人公副班长和他的战友们出现在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佩戴着“新四军”臂章,头戴圆筒德式山地帽,帽徽处缀着两粒纽扣。
该片改编自胡石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苏北农村一个叫柳堡的庄子,新四军某连的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后经过指导员的帮助教育,他们暂时搁置儿女情长,积极投入还未结束的革命战争的洪流中。
电影快完了,革命战争年代,副班长李进和二妹子田学英的纯美爱情显得弥足珍贵。看到这里,上官致远不免纠结:这大敌当前,抗日军人自然应当以革命事业为重,爱情这个劳什子虽然美好,但它来得太不是时候。正当上官致远为两人只能劳燕纷飞天各一方而伤感不已时,没想到,在电影的片尾,已经是解放军连长的李进和已成为党的干部的二妹子在解放后的枊堡村又相遇了。最后,两人并立在支援南下解放战争的运粮船上,电影在他俩面带幸福的笑容的画面中结束。
看来,李进和二妹子有戏……看到这样的结尾,上官致远不由长吁了一口气。
看完电影后,上官致远和俞文辉跑到二区队高炮团宿舍看了一下,小河南依然没有回来。
这时,俞文辉忽然说:“小河南有没有可能是找他的‘二妹子’去了?”
“二妹子是谁?”高炮团的学员出去找人刚回来,他们由于没有看电影,听了俞文辉的话,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俞文辉,只怕是你想自己的‘二妹子’了吧?”旁边有个步兵C团的学员说。
“我倒是想在这里找个‘二妹子’,姜燕已经跟裘名金打得火热,剩下的姜菲,估计非上官致远莫属了。”俞文辉说着,看了一眼上官致远。
“别拿我寻开心了,我去睡觉了。”上官致远说。
熄灯后,院落里只有哨兵走动的脚步声。上官致远还在回味今天这部明显带有抒情风格的电影,特别电影中的优美动听的插曲《九九艳阳天》,配上苏北农村江南水乡画面,着实让人迷醉。
迷迷糊糊中,上官致远进入了梦乡,电影中陶玉玲扮演的二妹子居然摇着船笑容满面地跟他打招呼,远处的风车正在依呀呀的转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