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哥,怎么了?”新妇扶着腰走过来打断了春芽的话,她走到柱子身边看到地上的桃子默了下说道:“哎呀,光宗没摘过桃子,不知道哪个是甜的,怎么就不知道叫人摘给他呢。”
新妇扶着柱子抬起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春芽说:“大姐,我回去就说说他,可不能这样干。光宗刚才喝多睡下了,等他睡醒了,我叫他给你赔礼。”
新妇又扶着柱子慢慢地蹲下来,捏着篮子里的桃子说道:“这桃子还硬着呢,不好吃光宗才丢掉的,不是好桃子。下次柱子哥带着他摘熟透了的,软桃才好吃呢。”
春芽看着不出声的柱子和他脚边的新妇说道:“我们已经分家了,以后你要吃桃子跟我说,不要自己进来摘。”
“哎,这样好,谢谢大姐。”新妇站了起来对着春芽笑着说道:“大姐肯定知道哪个桃好吃,摘的肯定都是甜的。”
“木头,你去大伯家吃饭,吃完了叫二哥三哥上山砍两车毛竹下来,在这里围上栅栏,以后谁再进来就抓去给村长,小黑和点点的窝也搬过来,告诉它们谁进来就咬谁。”春芽若有所指地说道:“你们都听好了,不要随便放了人进来,被狗咬了不说,还要送官的。”
春芽停了一会又说道:“柱子你要什么果子吃,自己在前院找块地方种,这后院的果树,哪一棵都许你移。只是这后院你不要再来了,这地不是你家的了。”
“大姐,我不知道会这样。”柱子嘟囔着。
“就这样吧。”春芽把篮子连着里面的桃子塞到柱子手里:“你们回去吧,以后不要来了,告诉你那些亲戚,不要再来了。”
木头看了柱子一眼转身走了,宋大伯娘拉了春芽出去:“作孽哦,这就装栅栏,也不怕挨雷劈的家伙,怎么这样糟蹋果子?”
下半晌,宋大伯带着几个儿子上山砍了手腕粗的毛竹下山,在柱子后院和荷塘之间从梨树开始分界,交错着装起了竹栅栏。赵光宗睡醒了看到后院装栅栏不高兴地说道:“你家这个大姐就是事多,摘她几个桃怎么了?”说着瞥了柱子一眼:“她自梳了,这是不要兄弟撑腰胆肥了。”
“光宗,你吃桃子就好好摘,这么乱扔可不好。”新妇出来说道。
“男人说话哪有你们女人出声的道理,一边去。”赵光宗站了起来:“不要以为你嫁人就没了规矩,”说着招呼朋友:“走,回去。”
“光宗,你乱扔桃子就是不对,给我姐道歉去。”柱子沉声说道。
“哎吆,”赵光宗怪叫了声:“姐夫你还是不是个男人?让我去给一个女人赔礼?”
赵光宗带来的两个朋友拉了拉他,赵光宗撇了一眼才道:“算了,姐夫我给你面子。”
赵光宗站在院子里朝后院喊道:“亲家大姐,对不住了,早知道你稀罕桃子,下次我给你买两筐来,保准让你吃个够。”说着向柱子道:“一个铜子两斤的玩意,也值得你们这么上心。”
“怎么这么说话呢?”宋大伯娘气得只哼哼:“我就说这亲作不得,什么人呐这是,姓赵的跟姓宋的犯冲,一定是犯冲。”一边说一边交代二春:“快着点,给我全部围起来。”
宋四婶在桃树底下转了两圈:“我看着桃子挺好啊,能收就收了吧。”
春芽花了两天把靠山的十来亩地和藕塘都围了起来,靠山村的人看到了不免奇怪,春芽不想多生口舌就说防止山上的兔子什么的跑进来吃瓜果。
接下来几天春芽天天在家里做糖水桃子,木头送了菜回来就搬了梯子摘桃子,三春家青叶个子小人轻,爬上树去摘。青田提了篮子跟在木头后面,青叶的哥哥青竹提了篮子跟在青叶后面,篮子装满了就送回来。
二春媳妇带着青土媳妇打了井水洗桃子,宋大伯娘带着大春媳妇三春媳妇拿了刀子削桃子皮。
春芽在大锅里烧了满满一锅水,等水滚了在将切成三指宽的桃子块放进去煮,水越煮越少,桃子满满熬出浆,再倒入半包糖,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春芽这是放了多少糖啊?”宋大伯娘放下一个桃子,忍不住喊道:“春芽这桃子甜着呢,你少放点糖。”
二春媳妇看了一眼自家婆婆心疼的模样暗道:幸亏平日婆婆不来,春芽试做新菜那油啊糖啊跟不要钱似的,二春媳妇每次看到春芽做新菜都叫林子来烧火,她也看不下去。
青土媳妇将洗好的桃子拎到宋大伯娘跟前说道:“阿奶,大姑姑做过好几回了,她做得好。”
宋大伯娘看着眼前维护春芽的孙媳妇点点头道:“好,阿奶不说了。”
三春媳妇捅捅大春媳妇说:“阿娘心疼了。”
大春媳妇看了三春媳妇一眼低声说道:“那么一锅呢,糖肯定要放得多,其实我也心疼,糖多贵啊。”
宋大伯娘带着儿媳妇孙媳妇跟着春芽一直忙了七八天才将糖水桃子全部做好。春芽拿了一罐封好口的桃浆给宋大伯娘拿回去吃。
宋大伯娘摇摇头:“这东西贵着呢,你留着卖钱。我院子里就有桃树,直接吃桃子就好。”
宋大伯娘带着儿媳妇孙媳妇走了,宋老四听说桃浆熬好了,找了船,一船全部运去了府城。
桃子摘完了春芽有时间整理后院,春上新种的冬瓜好大一个,瓜身子上挂满了白霜。春芽摘了一个切了一半炖肉,剩下一半送给了林记。
宋大伯娘几个吃了冬瓜炖肉,都说明年自家也要种一些。冬瓜和南瓜很多人家不会吃,葫芦倒是很多人家要用的,舀水的瓢,舀米舀面的瓢都是葫芦做的。只是没人想过着青葫芦还能吃。葫芦好长,墙根下扔两个种子就能爬一架子,第二年靠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门檐下都挂着几个葫芦。
又过了几日,柱子摘了一篮子梨子送给春芽,春芽接过篮子说:“明年我自己种两棵梨树,以后你就不要送过来了,梨子就留着自己吃吧。”
二春媳妇看到春芽没有犁问:“今年还熬梨膏吗?”
春芽看看手里的梨子说道:“熬吧,阿爷秋冬总是会犯咳嗽。待会我去伯娘家来再摘点梨子来。”
“你在家里歇着吧。也让我们尽尽孝心。”二春媳妇拉了春芽坐下,扬声喊道:“二春,二春,你去娘家里摘两筐梨子来,春芽要熬梨膏。”
二春从后院提了锄头回来:“你就是看不得我闲着。”二春放下锄头对春芽说:“妹妹你等着,我保准把最甜的梨子都给你摘了来。”
今年梨子少,春芽只熬了两罐梨膏,一罐给了宋阿爷,一罐留着给春苗喝,春苗每天要说很多话,费嗓子得很。
时间一天一天过着,后院的冬瓜藤叶子开始发黄,春芽把十几个冬瓜全摘了晒冬瓜干。看着一条条的冬瓜肉春芽想起来书里的冬瓜蓉,又泡了麦芽做了一罐麦芽糖出来。选了一个冬瓜刨丝,加了麦芽糖做成了冬瓜蓉。中秋还没到,春芽已经做出来冬瓜馅的月饼,清甜柔和又耐嚼,像是用水果做出来的月饼。
春苗很喜欢:“冬瓜做出来的月饼怎么这个味?一点也吃不出来是冬瓜做的,好神奇。”春苗嫌弃冬瓜有股子味,总是不爱吃。宋四婶吃了连忙定了许多冬瓜月饼:“这个好吃,谁能想到冬瓜还能做月饼呢?比肉月饼便宜多了。”
今年月饼花样多,订单也多,豆沙月饼,椒盐月饼都有人要,肉月饼和冬瓜月饼最得人喜欢。宋老四和春蕊婆家定了二十斤送礼,林记小炒定得最多,足要了一百斤。宋大伯在村子里也替春芽接了十多斤的订单,四春也要了二十斤,春芽连着自家准备送礼用的足做了两百斤月饼,整整忙了十来天,烤炉天不亮就烧了起来,天黑了里面还有红彤彤的炭火,半个月忙碌让春芽足足赚了两个金元。
“还是过节好啊,”二春媳妇拿着分得的工钱和月饼:“要说城里人已经算舍得吃的了,这一过节就更舍得。”
“春芽你怎么想出来的?”三春媳妇咬着一个冬瓜蓉的月饼:“冬瓜我不怎么吃得惯,总觉得有股子青草味,做成月饼却这么好吃,”说着看了一眼月饼:“你瞧,还能拉丝呢,口感和冬瓜完全不一样。我不是城里人也爱吃。”
四春又得了两只老鹅,宋老四早早说好中秋一早春芽就把鹅用酸梅子炖上,赶在晌午饭之前送到宋盐菜,如今中秋在宋盐菜定大菜(肉菜)的人家不少,两只鹅净赚五个银元。林记小炒倒是想找春芽买这个鹅肉的方子,奈何青山县城养鹅的人家少,最后还是作罢了。
中秋过后南瓜也收了,南瓜经放,而且越放越甜,几十只南瓜一只吃到了腊月。特别是南瓜饭,加点盐肉煮出来又香又甜又咸鲜,木头和林子都抱着碗吃个不停,只有宋大伯娘吃不来,她说:“这个饭又咸又甜的,你们也不觉得怪?”
今年秋收,木头的税粮是大春帮着缴的,春芽又跟他买了几百斤稻谷和麦子,家里总算是不缺大米吃了。平日里春芽煮饭多是高粱米,高粱米粗糙。浸泡好久煮出来的饭还是硬邦邦的。南瓜软糯香甜,春芽便切了南瓜块加了盐肉丁一起煮,味道果然比单吃高粱饭好吃多了。
老了的丝瓜晒干了洗碗也好用,洗澡也好用,不仅宋大伯娘喜欢,宋阿爷宋大伯都喜欢,大家都说春芽今年新种的都是好东西,又好吃又好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