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奴婢

正厅中的气氛再度变得沉闷,破碎的阳光洒在魏王氏的脸上,清晰地映照出她眼底那抹交织着犹豫与坚定的复杂神色。

随着沉默的时间不断延长,她意识到自己在这场无形的博弈中已落入下风,心中那点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底气也正在一点点地漏光,整个人不知不觉地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如同身陷泥沼,难以自拔。

魏王氏的眼神飘忽不定,她不时地偷偷瞥向柳悬,只见他依旧双目紧闭,沉默不语,没有丝毫要回应她的意思。

她顿感心中五味杂陈,那份沉寂已久的渴望如同荒草遇见了春雨,开始疯狂地生长蔓延。

她实在担心柳悬会一走了之,帮宋旌另辟蹊径。

经过再三思量,她不得不卸下心中的防备,咬紧牙关,败下阵来。

魏王氏最终还是收敛起最初的傲慢与猜忌,开始认真回应柳悬的问题。

“顽疾……”魏王氏深吸一口气,一手环在胸下,一手托住下巴,手指摩挲着圆润的下巴尖,仿佛是在回忆中搜寻着确切的答案,仔细捉摸了一阵,才幽幽说道,“亡夫身强体壮,虽无多少才学,可那一身蛮劲倒是实打实的,含光昨日不是还曾提过一嘴?就在亡夫离世前的几个时辰内,他还跟院里那些豢养的力士们摔得起劲,好不快活。”

“别的暂且不提,”魏王氏说着,又顿了顿,神色陡然一凛,眼中闪过一丝不断翻涌的阴霾,似是想起一些令她极为不悦的事儿,声音里夹杂着几分阴冷,“在碰上含春那个贱蹄子之前,亡夫的身子骨,说是有猛虎之姿也毫不为过。”

话至此处,魏王氏不自觉地攥紧手中的丝娟,在刚提到含春的名讳时,魏王氏像是被什么恶毒的东西突然蛰了一下,她猛地冷哼一声,脸上竟然浮现出几分难得的惋惜之色,咬牙切齿道:“亡夫若不是被含春那小贱人给迷了心智、暗中算计,就凭蒋公子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能轻易刺中亡夫?”

柳悬闻听此言,终是缓缓抬起一直紧闭的双眼,他神色淡漠,眼神轻飘飘地落在魏王氏的身上,那深邃的目光犹如一口寒夜古井,幽深得令人心悸。

魏王氏被柳悬盯得心头一颤,她莫名就心虚起来,即便她笃信自己所言所述句句属实,可一旦撞上柳悬的视线,她就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就好似赤.身.裸.体地立于人前,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剖开,所有隐秘的心思都无所遁形,被对方一眼看透。

“依夫人所察,魏公子近来的身体状况可是大不如往昔?”柳悬对魏王氏的指控仿若未闻,只是不紧不慢地发问。

他的声线依旧四平八稳,好似在唠一件轻松惬意的家常一般,但是潜藏在他那话语间的探究意味却如看不见的藤蔓,丝丝缕缕地冒出一点嫩芽,接着愈发得肆意蔓延。

随着柳悬的话音落下,原本紧张的氛围似乎被轻轻揭开一角,魏王氏见柳悬的神色如春日暖阳般温和,便情不自禁地随之放松下来。

“岂止是大不如以往啊,”魏王氏叹了声气,身子微微后仰,虚靠在椅背上,语气中带有几分感慨,“说是天壤之别,也毫不夸张。”

魏王氏的手指在丝娟上细细绞动,那娟子似乎成了她心中思绪的化身,随着她的回忆而不断翻涌:“亡夫在绾昔之时,家中可谓是壮士如云,力大无穷之辈比比皆是,”魏王氏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却又转瞬被一抹遗憾所取代,“那些人里,哪一个不是亡夫的手下败将?莫说公然放水,就算是稍有分心,也恐难逃重伤之厄。”

说着,魏王氏突然一顿,语气中混杂着惋惜、无奈、厌恶与一股汹涌澎湃的滔滔恨意:“然而,自那含春去年年前不知从何处弄来些花花绿绿的药粉,哄骗亡夫服下之后……”

魏王氏的话戛然而止,她的眼眶微微泛红,隐约间,好似有一层水雾在她的眼中弥漫,却又被她强忍着,未曾落下。

柳悬静静听着,当他听见魏王氏也陈述到蒋礼曾提过的药粉时,他便立刻警觉起来。

昨夜,在魏凡的寝居内,他发现的那几个药包与散落在床褥上的粉末,应当就是蒋礼与魏王氏口中的药粉。

依据柳悬的推断,那药包中的粉末正是千年前风靡一时,但从旗国开国以来就被列为禁药的五石散。

这药方历经数百年的封禁,早已变得神秘莫测,世间识得之人寥寥无几。

柳悬昨夜亦是从那粉末中嗅出了一股混杂着**酸臭味儿的黏土气息,才得以确认魏凡生前与蒋礼所服用的药粉竟是这消失已久、不见天日的五石散。

柳悬刻意将这药粉的身份暂时掩埋于心底,未曾在魏王氏的面前显露出一丝端倪。

他心如明镜,深知魏王氏身为魏凡的妾室,倘若得知魏凡生前所用的药粉乃是旗国的禁药,她必定会因为家翁魏鹏在朝中的显赫地位而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替魏氏遮掩,以保全魏凡那点儿为数不多的名声。

如今,柳悬尚不清楚这禁药与魏凡一案到底有何联系,更不确定魏王氏今日要交换的筹码是什么,因此他不能让魏王氏的心中生出太多不该有的顾虑。

“魏公子近日可曾身染风寒?”见魏王氏言辞渐歇,柳悬语调轻松,自然而然地话锋一转,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风寒?”魏王氏显然不解其意,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倒是不曾听说过。”

说完,魏王氏轻轻摇了摇头,一头乌发随之晃动,好奇之色溢于言表:“郎君为何会有此问?”

柳悬的唇角勾起一道恰似一轮新月的弧度,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似春日的花苞般绽放,他的眸光微动,不经意间捕捉到宋旌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他与魏王氏的交谈,那一刹那,柳悬似是想起某段令人愉悦的回忆,眼角含笑道:“前日,我偶然途经落霜院的门庭,恰闻魏公子与含光小哥言及,自称近日似有头疼之恙,不知公子此疾因何而发?又可曾延请大夫诊视?”

魏王氏在柳悬的循循善诱下,思绪渐渐回溯至案发前那天。

“啊!郎君这一提,倒是真叫我想起来了。”魏王氏心中暗叹,柳悬的问题一个套着一个,如密雨般接踵而至,让她根本寻不到一丝插话的间隙,如同一只被悬线操纵的木偶般,一言一行皆在无声无息中受到柳悬的牵引与控制。

此刻,在魏王氏的眼中,柳悬就像一只不知餍足的饕餮,倘若魏王氏无法替他解开所有的疑惑,柳悬便绝不会给她诉说所求之事的时机,这让魏王氏的心底不由得生出些许不满,仿佛有一群小虫在不停地噬咬。

魏王氏端起茶杯,努力维持着表面上的端庄娴静,耐着性子回道:“大抵是院子里的杏花刚长出花苞那一会儿,亡夫的确不幸身染上风寒,自此,便落下了头痛的顽疾,每至阴雨绵绵时节,那顽疾便如附骨之蛆,如影随形,非得依赖汤药,方能暂得一时安宁。”

魏王氏轻启朱唇,微抿一口茶水。

茶水润湿了干涩沙哑的嗓子,替魏王氏缓解了些许疲惫。

可魏王氏还未休憩片刻,就听柳悬那清冷的声音再度响起:“不知公子所服之方剂是哪一副?”

魏王氏的眉心急剧跳动,她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起初,当魏王氏听闻宋旌要替蒋礼翻案的消息时,她心中暗自窃喜,自以为自己手中握着翻案的关键性证据,有与宋旌先行谈判的底气。为此,她还精心筹备了一套滴水不漏的说辞,只待宋旌一脚踏入彀中,她便能借宋旌之力,成全她当年求而不得之事。

可没成想,半路杀出个柳悬。

柳悬的提问打乱了她的计划,像是无数支乱箭一般,每一支都偏离了她提前布置的“靶心”。

“这……妾身委实不知啊……”魏王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中却蕴含着难以掩饰的无奈与尴尬,“长久以来,亡夫的饮食起居皆由含光亲自打理,旁人根本无从插手,就连请大夫、抓药这等小事,含光也是亲力亲为,生怕亡夫有个闪失……”

魏王氏敷衍着柳悬那些看似漫无目的的提问,心中暗自嘀咕:这迂腐的书生莫不是温书温傻了?也染上了那些老头儿的古怪毛病,总爱先问个痛快,直至言辞干涸,才肯垂耳倾听他人言语?

思及此,魏王氏的回话也逐渐变得随意起来,不再斟词酌句。

正当魏王氏准备接着说“含光向来最疼惜他主子”时,她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心弦,猛然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魏王氏眼神闪烁。

“郎君可是在揣测……?”魏王氏刚吐出来几个字,又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生生把后半截话给咽了回去。

魏王氏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犹疑。

她凝眉深思了一会儿,旋即又斩钉截铁地否定道:“不!绝无可能!含光即便在暗中对含春那小子使了什么阴损、卑劣的手段,也绝不敢、更不会伤亡夫一根毫毛!”

魏王氏仿佛被柳悬那未表明的猜忌击中了内心深处某个最敏感的地方,整个人像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抵触与惊愕,似乎脑海中正涌现出一个惊世骇俗、荒谬至极的念头。

“夫人何出此言?”柳悬的嗓音恰似那潺潺流淌于深山幽涧的清溪长流,平静而缓和,听不出一丝波澜起伏的情绪。

然而,那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语又似一支暗藏锋芒的离弦之箭,在不经意间破空而出,带着一股锐不可当的劲道,直直命中目标靶心,令有几分疲乏的魏王氏心头一紧,脸色瞬间变了变。

“郎君有所不知……”魏王氏正了正虚靠在椅背上的身子,重重地哀叹一声,似是被卷入往昔的回忆漩涡,眼中饱含着无奈与沧桑,缓缓陈述道:“含光,乃是这魏府上下,唯一承过亡夫恩泽之人……”

魏王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着更为恰当的措辞,以便更准确地传达她内心的想法。

环顾这魏府上下,熙熙攘攘,数百之众内,细细数来,除了能进魏家宗祠、上魏家族谱的数十人,其余诸人,皆是与牲口无异的奴仆。

这些仆役,有的是世世代代侍奉魏家的贱奴子女、生来便是贱籍;有的是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忍痛贱卖的亲生孩子;还有的是诸如触犯了大逆之类的重罪而被贬为贱奴的罪臣家眷;更有甚者,是军队征战四方时,从各地收缴来的战俘。

他(她)们,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曾拥有过怎样的过去,大多是身不由己,被命运裹挟至此,甚至还有极个别与魏家有着不世之仇。

在魏王氏的眼中,魏府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救赎苍生,而魏府上下也没有一个奴仆是因魏家向他(她)施以某种恩惠而获得了救赎。

只因它们是奴,它们生来,或者被买来的价值,便是给魏家人使唤。

就像魏家门前那条狗,养活它们,或者说,在魏家给它们留有一席之地可以容身,便是魏家人所能给予得天大的恩惠。

故而,魏王氏认为,说含光是魏府上仅存的“唯一”,是唯一一个让魏凡为它动了“恻隐之心”的人,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七年前,家父一纸婚约,将我许给已逝的夫君为妾。”

魏王氏轻抬眼帘,目光涣散,失神地望向窗外,她的视线被一层华贵且厚实的绢布所阻,思绪如飘渺的烟雾般,缓缓飘回那段尘封的过往。

“亡夫远道而来,至縠州迎我,我们途径芦蒿县时,仅较亡夫年少一岁的含光彼时仍为县令府中一名娈童。”

“那时,含光骨瘦如柴、浑身上下遍体鳞伤,除去那张眉清目秀的脸,他那皮包骨头的身上,几乎没留下一块好肉。”

“他生在那县令府上,每日白日里皆要忍受那刁钻刻薄、心如蛇蝎的老夫人毫无缘由的打骂与折磨,每至夜深时还要遭受那道貌岸然、龌龊下流的老县令横行无忌的狎昵与调戏。”

“那日子,竟连府上牲畜亦不如……”

魏王氏略微停顿了一下,她微微蹙起一双细眉,似是在努力思索过往的事情。

“我们住县令府上那几日,我曾亲眼目睹过一次。”

“那日,那老县令的夫人率领着七八个膀大腰圆的随从,从县令的书房中揪出衣衫不整的含光。”

“含光的手腕还被那老县令用蹀躞带反锁在身后,老夫人的随从将含光一路拖拽至井边。”

“周围满是看客……那老夫人的随从攥着含光的发丝,将含光的脸一下接一下地猛摁入水中。”

“含光,被源源不断,不停灌入耳鼻的冰水,呛得满面赤红,红得像是被人当头浇了一盆鲜血一样。”

“那时,一个手上没点分寸的随从险些将含光溺毙于水桶之中,而那惹恼了老夫人的窝囊县令却一直龟缩于他的书房之内。”

“当日,若不是亡夫正好撞上,厉声叱止了那帮恶奴……”

“又在离开芦蒿县时,强行从那老县令的手中将含光讨要过来,大发慈悲,将他一同带至绾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含光此时若仍留在那县令府上,怕早已经沦为一具无人问津的白骨,被人随意地丢弃在某一条泛着恶臭的沟渠中,此生再无缘可见天日。”

当提及含光是为魏凡所救、得益于魏凡那突如其来的“善心”时,魏王氏那黯淡的眸子显然明亮了几分,自带一股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优越感,脸上隐隐透出一抹戏谑之色。

“救命之恩,岂是滴水之恩?!”

“且不提涌泉相报,但凡是他还有一点良心,他就绝无可能对自己的恩人痛下杀手!”

“更何况,这位恩人还是自己此生的衣食父母,是曾经给予过自己尊严与地位的主人?”

魏王氏那小巧的下巴伴随她那抑扬顿挫的话音,微微上仰,她的眼中逐渐凝聚起愈发笃定的光芒。

她自恃与含光相处了整整七年,这七年的光阴已足以令她对对方的软肋与品性了如指掌,将对方死死地捏在自己手中,而她也不至于老眼昏花、识人不清。

“况且,含光与亡夫无冤无仇。”

“退一万步而言,纵使他心生恶念,一时行差踏错,害了亡夫,可天下之大,他一个世世代代都烙印着魏奴印记之人,他如何能逃出魏府的高墙深院?除却魏家,哪儿还能容他?”

魏王氏迅速地摇了摇头,语气已变得十分坚定。

“我想,院里的奴婢若不是同亡夫与魏家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是断无可能会做出弑主叛主这般大逆不道之事!”

此时,窗外的树枝在一阵妖异的狂风中疯狂地摇摆,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似在附和着魏王氏的话语。

是啊!

为奴为婢者,世世代代皆为奴婢。

在旗国的律令里,奴仆不过是主子身上的一件“衣裳”、手中的一个“玩意儿”。

它们是“家产”、是“牲口”,却唯独不算是“人”。

故而,主子可以随意处置自己家中的任何一个奴仆,无论男女。

是打骂苛责也罢,是赠送亵玩也好。

这是主子们天生就拥有的权利。

乃至,主子若是失手,一不小心将一个犯了点过错的奴仆打死了?

那也不过是被细软的藤条当众抽“一百鞭子”的事情。

可若是一个奴仆胆敢打伤它的主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奴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长青亦未寝
连载中百里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