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鱼鳞图册案(二)

县衙门口,将胡宅两个家奴送进公堂后,陈家沟的一众乡民们围在一起商讨着,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对今天的做法持怀疑的态度问道:“二郎,咱们的田,真能要回来吗?”

“咱们这样做,无疑是得罪胡家,得罪了胡家,后面的日子可不好过。”其他人也担忧的说道,毕竟他们现在还是胡家的佃农。

“张解元说了,只要此案真相大白,我们的田地就能够回来,”领头的男人回道,“姓胡的不给我们活路,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当牛做马吧,在这样的饥荒之年突然涨租,剩下的那点粮,哪儿够养家吃饱饭的,我们这些儿郎可以忍饥受饿,可老人和孩子们不能啊。”

“可那胡田主背后的靠山是官府,仅仅凭借陈大山这个案子,就能推倒胡田主吗?”他们仍然质疑,“就连县令都是偏袒胡田主的。”

“他可是潭州的解元,有刺史做靠山。”男人说道,“原本我也是迟疑的,一个书生能有多大的本事,可是他说今天胡荣会派人来焚毁大山的尸体,竟连时辰都推算准了。”

“可大山的尸体不还是被烧了吗,现在不光是死无对证,就连尸体都没了,只要那两个厮死咬着不认,又能如何。”众人一脸垂头丧气,“咱们辛苦了一年的收成啊。”

“大家不要着急,大山的尸体根本没有入葬。”男人说道,“但为了防止事情泄露,所以张解元让我保密。”

“现在尸体已经送到公堂上了,”男人又道,“张九郎,就信他一回吧,再没有比饿死更坏的结果了。”

当陈大山的尸体,裹着草席被乡民抬上公堂时,堂内的几个官吏都无比惊讶,事情一下繁琐起来了。

两个家奴更是瞠目结舌,因为他们亲眼看到陈大山的尸体入葬,就在刚刚,还亲手放火连同棺木一并烧毁。

而此刻,却说尸体仍在,并被抬到了这公堂之上,“这不可能。”二人质疑道。

县令的脸色变得很是阴沉,但在城中百姓的围观下,他也只得命人揭开草席一见真伪。

因为死亡时间过长,尸体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气味,堂吏捂着鼻子将草席揭开。

一具骨瘦如柴,且遍体鳞伤的男尸,死不瞑目的躺在草垫上,手臂与腿因为折断,弯曲得不能复原。

这一幕,引得堂中众多人身感不适,唯有跪在一旁的老妪见到儿子的尸体,爬上前嚎啕大哭,“儿啊。”

那经丧子之痛撕心裂肺的哭声,也让一众百姓涕泪。

“胡田主在当地遮天蔽日,可曾想过有人在他的眼底偷梁换柱吗?”张景初冷漠的看着堂中的官吏与家奴。

县令抬起头看着张景初,眼神好像在质问着,你有功名在身,前途无限,为何要参与这些是非。

但张景初没有理会县令,面对一具尸体也是面不改色。

“就算有尸体,又能证明什么?”回到公堂上的县丞说道。

“对,就算尸体没有被焚毁,又能说明什么呢,人是我们杀的,罪我们认。”县丞的话好似给了两个家奴提点,于是便道道。

张景初看了一眼县丞,随后不慌不忙的问道家奴,“既然你们说,人是你们杀的,那么,他究竟是如何死亡的?”

二人听着问话,瞬间呆住,并不自觉的望向尸体,试图寻找死亡痕迹。

很显然,陈大山并非死于他们之手,所以死亡的细节在第一时间根本回答不上来,二人回忆着,只记得当时是一个久旱逢甘霖的雨天,他们抬走陈大山时,陈大山身上已是遍体鳞伤,于是回道:“是争执之下,被我们打晕了,再被丢到山下,造成坠亡的假象。”

“所以是被你们用棍棒打死的?”张景初问道。

“对。”二人回道,“死都死了,你还问这些作甚,人是我们杀的…”

“诸位可都听见了。”张景初向众人说道,“疑犯的作案手法。”

“此二人已经认罪,张景初,你到底要做什么?”县令斥问道。

“验尸。”张景初回道,“人言可以作伪,真假难辨,但尸体上的证据不会。”

“学生请来了州府衙门里的仵作。”张景初又道,“真相如何,一验便知。”

“明府…”县丞看着县令。

县令抬起手,冷眼盯着张景初,“让他验。”

一名穿着短衫,裹着幞头的中年男人背着箱子走进了公堂,在向县令行礼过后,开始当堂检查尸体。

通过死亡的状态,瞳孔,以及耳鼻口中之物,和身体上伤痕的呈现与尸斑,仵作将死亡时间进行了推算。

比原先县衙的仵作所推测的时间还要早上两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一份完整的尸检详情便被记录于册中,“死者身上有多处钝器伤口,但这并不是致死的原因,其中右臂股骨,左腿胫骨断裂,头骨碎裂,这些应该都是高空坠落所致。”

“口鼻异样,内有少许浮沫,死状痛苦,生前有挣扎,因此初步推断致死的原因,是溺亡。”面对一具尸体,仵作轻描淡写的描述着死亡过程。

“陈大山的尸体被发现时,正值雨天。”县丞开口说道,“你怎能断定就是溺亡。”

“如果诸位不信任在下的推断,那么可以开膛求证,陈大山的胸口肿胀,肺部之中,应该有积水。”说罢,仵作便拿出了工具,想要当堂验证。

“不必了。”县令开口道,为官多年,处理过不少凶杀案,仵作的话,其中真伪他心里很是清楚,“你是潭州府衙的仵作,我相信使君的用人之能。”

“诸位听见了,经过仵作的验证,陈大山是溺亡,与此二人口述的行凶手段并不吻合。”张景初向众人道,“因此,这二人并非真凶。”

“明府,怎么能够凭借他的三言两语就断定是溺亡呢。”县丞慌张说道。

“陈大山在坠崖之前就已经死亡,是在死亡之后,才被人扔下山崖。”张景初又道,“县丞莫不是想要包庇真凶?”

“还是说,此案,与县丞也有关呢。”

县丞听后,指着张景初呵斥道:“张景初,你不要血口喷人,这里是公堂不是学堂。”

“县丞也知道这里是公堂,如今证据就摆在眼前,县丞却一直为其推脱,究竟是为何?”张景初质问道。

“你!”

“此案当中,如果不是心虚,又为何要差人焚尸灭迹,若此二人为真凶,又为何答不上死者的真正死因,县丞为一县之长的佐官,更不可能包庇两个低贱的家奴,我想,县丞真正要包庇的,应当是指使家奴焚尸的幕后真凶吧。”

张景初的这番话,当即遭到了县丞的否认,而在张景初的言语逼迫之下,他不得不开口极力撇清关系,“这厮背后之人,也不过是个田主,本官为一县之丞,何故包庇这等下贱人毁自己清誉,不过是看不惯你而已。”

对于县丞的矢口否认,张景初笑了笑,“看来县丞也认可了,陈大山是死于胡田主之手。”

“张景初,你!”县丞听后拍桌起身。

“明府,这案子,不审了吗?”张景初看向县令问道。

因为顾及张景初身后的刺史,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县令只得继续审讯,“你二人还不从实招来。”

惊堂木一响,公堂上的刑具被衙役抬上,两个家奴一阵惶恐,“宅院里发生的事,我等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照管家的吩咐,处理好陈大山的尸体。”

于是县令便派遣衙役前往胡田主家拿人,在捉拿疑犯期间,审讯暂时停止,县令与县丞等一众堂吏也都退到了堂下歇息,只留下一些衙役看守证据。

县衙的后院中,县丞拦下张景初,并警告道:“张景初,你身负功名,又受使君青睐,提携于你,为何要参与这些与你毫无关联的事情,我奉劝你一句,不要多管闲事,这背后的人,是你惹不起的。”

“我曾受乡民之恩,如今不过是想为陈阿婆求一个公道而已。”张景初回道。

“是吗?”县丞一脸阴险,“希望你只是如此。”遂拂袖离去。

------------------------------

——胡宅——

从县衙送出来的消息,比前来拿人的衙役要更早抵达胡家。

胡家的主人胡荣跪坐在榻上,手中拿着茶碗,一脸镇定。

而他的榻前,跪着刚刚拦截乡民的管家周临,而此刻,他早已没了日前的威风,在家主面前,一脸惊恐的叩首求饶,“主君,小人跟了您十年,您不能就这样舍弃小人。”

“只是让你去认罪而已,又不是要让你去死。”胡荣放下茶碗说道。

“这可是杀人的罪。”管家抬头道。

“杀人的罪怎么了?”胡荣阴沉下脸,“他长沙县令敢为了一个田舍郎,得罪于我吗。”

“小人听说使君也知道了此事。”管家又道。

“潭州刺史…”胡荣摸了摸长须,眼里却丝毫没有畏惧,“那又如何。”

“你只管放心吧,狱中的一切,吴璋都会打点好的。”为了让管家安心顶罪,胡荣又道。

“主君…”

“怎么,”见他如此推诿与不情愿,胡荣迅速冷下脸,“你不愿?”

在阴险毒辣的目光下,管家被迫屈服,“小人不敢。”

“你跟了我十年,我自会保你周全。”随后胡荣又给管家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你若敢乱嚼舌根,别说是你,就是你的族人,也要受你牵连。”

“小人,明白。”管家无奈,只得叩头认命。

随后宅门外出现了动静,和衙役拿人的通传,胡荣从坐榻上下来,“去吧。”

“你知道的,要怎么做。”他走到窗前,看着院中深秋的衰败之像,语气阴冷。

即使再不情愿,可在强权之下,也只得从命,“喏。”

佃(dian四声)农: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唐宋以前的魏晋时期,佃农列入地主家籍,遭受剥削与奴役,想要获得自由,必须经过地主的放免和自赎等手续。

至唐宋,经过不断的改制,封建政权将他们列入户籍,取得封建国家编户的地位,由奴—民。

虽然封建社会政权建立,但奴隶制一直存在的,延续到清,只是没奴隶社会那么重了。

女主非好人,着重强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鱼鳞图册案(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当年不肯嫁东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宫花赋

婚后动人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长相思令(权谋)
连载中于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