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灯光下那盘泛着柔和光泽的磁带上。那光泽犹如珍珠般细腻温润,此时更是散发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致命诱惑。她猛地伸出手,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抓住这盘磁带,接着,从书桌的抽屉里取出那台已尘封了四个月的随身听,放入磁带,戴好耳机。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她的手一直在不停地颤抖着,如同秋风中的树叶。可她强迫自己不要停下来,她太需要一个声音了,一种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启示。那个声音会告诉她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会给予她慰藉和前进的强大力量。她坚信这一点,无比坚信!于是,在愣愣地盯了一会儿随身听那几个键子后,她终于带着剧烈的颤抖,如同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般,勇敢地按下了播放键。
耳机里先是传出一阵沙沙的杂音,仿佛在唤醒沉睡已久的记忆。接着,纤纤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一些模糊的声响——桌椅轻微的挪动声,同学们的低语声。那嘈杂的声音逐渐由强变弱,如潮水缓缓退去。不一会儿,教室里彻底安静下来,静得让纤纤清晰地听到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然后,就在这寂静之中,一个熟悉却久违了的,低低沉沉的声音,就在她耳边真真切切地响起,仿佛从时光的深处悠悠传来:“上课!”
纤纤猛地用双手紧紧捂住嘴巴,手指用力地压在嘴唇上,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去阻止那即将如雷霆般爆发的哭声。尽管此前她已有了些许心理准备,可那一声“上课”,依旧在她的内心掀起了如海啸般汹涌澎湃的万丈狂澜。强烈的情感冲击似决堤的洪水,轰然冲垮了她情感的所有堤岸。她的喉咙里先是控制不住地发出一声压抑的呜咽,紧接着,那呜咽声越来越大,最终化为撕心裂肺的痛哭。“章老师,章老师!章老师——”她一声声地呐喊着、呼唤着,声嘶力竭,痛彻心扉。整整四个月的消沉,让她的眼泪早已干涸,而此刻,思念与悔恨恰似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般将她彻底淹没。她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双手死死揪着自己的衣服,仿佛要将心中那无尽的痛苦硬生生扯出。她哭自己的年少轻狂,哭往昔的自私残忍,哭曾经的逃避怯懦,更是哭那已经永远失去、再也无法挽回的一切。终于,她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那个在思念、悔恨与痛苦中煎熬的灵魂。她踉踉跄跄地走到床边,如同被狂风摧折的花朵,一头栽倒在床上,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
不知过了多久,纤纤终于停止了哭泣。她仿佛从一场暴风雨中艰难走出,疲惫不堪却又隐隐透着一丝解脱。长久以来,那些如浓墨般漆黑、如阴霾般灰暗的情绪,好像沉重的枷锁,紧紧地禁锢在她的心中。而这一场酣畅淋漓的痛哭,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缓缓打开了那把枷锁,使得那些负面的情绪如同袅袅烟雾一般渐渐消散。这时,她才惊觉,那台随身听和那个耳机不知何时已经被自己甩丢了。她连忙四处寻找,好像在找一件遗失的珍宝。找到后,她迫不及待地戴上耳机,这才发现在自己痛哭的时候,竟然忘了按下停止键。那台随身听里,章老师的讲课声还在继续,课已经讲了一多半了。她赶紧把磁带倒回来,从头来听。这次,那熟悉的,低低沉沉的声音,已经没有那剧烈的情感冲击,带给她的更多是无尽的感慨与思念。她听着,听着,仿佛又回到了昔日那充满着思维的交锋、灵感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的语文课堂,回到了和章老师一起上语文课的美好时光。
听了几分钟后,纤纤终于回忆起来,这是上学期期中考试的前一天,章老师所上的那节作文指导课。章老师向来别具一格,从不进行任何考前突击复习,始终依循自己的教学规划,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他对学生们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语感的塑造,都融入到平日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引导、熏陶和训练中。所以尽管第二天就要期中考试,章老师依然按照计划指导学生双休日需要完成的那篇习作。纤纤记得,那堂课前来听课的是陆鲲老师。他就坐在文俊的旁边,是自己搬了一把椅子悄悄进来的。纤纤当时并未留意他是否带着录音机,即便是现在也没有丝毫印象。有人过来听课,在语文课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没有人去特别关注陆鲲老师,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大家依旧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即将完成的作文之上。那是一篇以道德为主题的习作,题目是《道德之秤,衡量人生的高度》。有趣的是,在指导立意的环节,章老师从来不主动给文章定下基调,而是让学生自行解析题目,并畅所欲言。哪怕是一些与主流价值取向不符的观点,在课堂上也可大胆提出并展开讨论。观点的激烈交锋常常在不经意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同学们不再盲目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分析、辩论,去伪存真,探寻真理的脉络。也许他们还不懂得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但却开始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分析问题。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同学们的思想愈发深刻,见解更为独到。而在观点激烈交锋之后,章老师会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他每次都能精准地抓住要害,往往只需一小段话,便能让大家茅塞顿开,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到净化。此时,即便是那些最为激烈的“反对者”,也会心悦诚服地频频点头,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看法,带着深刻了许多的思想,回归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不仅在写作立意上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在人格塑造和社会认知方面获得提升。他们愈发明白,写作不单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思想的表达与心灵的沟通。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将是他们迈向成功的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