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萧策安在后殿换了身常服,方才在御案后坐下,便嗅到醇厚的香气。
元宝满脸笑意,正端着一钵浓白的鱼汤,依稀可见漂浮在汤面上的翠绿葱花和红枸杞,“陛下,娘娘送来的。”
萧策安拧眉,“人呢?”
元宝答:“送过来就回去了,说是太困。”这般说着,元宝已经舀了一小碗出来,用勺子搅了搅,放在桌案上。
萧策安道:“验毒。”顿了顿,他又补充,“去太医署叫几个人过来,不要声张。”
就杨柳这几天冷眉冷眼的劲,给他送汤,怕不是要送他上西天。
元宝早就验过了,但陛下这么说,他也就照做。等太医署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太医过来,都摇着头说没毒,这汤也折腾地凉了。
送走几个太医,元宝折身回来,萧策安正拿勺子细细品味着鱼汤,唇角带笑,不时点头。
“陛下,奴才给您热热?”
“不必了,回宫。”
濯龙宫里,宫人无声请安。萧策安入殿,恰见杨柳对着铜镜发呆,自然而然地从背后按在杨柳双肩上,半俯身道:“在想什么?”
杨柳:“我在想,你什么时候会过来。”
萧策安呼吸一窒,看进杨柳清透的乌眸,如水一般清澈见底,正倒映着他的影子,心如擂鼓,笑道:“你送的汤朕很喜欢。”
杨柳站起来,轻轻拂开他的手,泰然自若地走向别处:“明天再让膳房给你做。”
萧策安语气轻松:“今日怎会想起来给朕送鱼汤?”
杨柳反问:“你今日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萧策安神色愉悦,“鱼汤好喝。”
杨柳:“……”
反正她不信。
他今天没有留臣子用早膳,早朝应当没什么大事,回来得却比以往都晚,只可能是被那份鱼汤绊住了。
宫里都是人精,杨柳派人去送膳,到萧策安面前时,温度一定是适宜入口的,要不了这么久。萧策安回来得晚,又眼含春色姿态体贴,兴许便是疑心她做了手脚,查了一遍又没查出东西来,这才耽误了。
不过杨柳也没揭穿。
萧策安追问:“你还没回答朕。”
朝阳斜挂在天边,灿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地上,一架新结的秋千立在花草上。杨柳与萧策安并排走着,想找些话来说,却发现她对萧策安一无所知,连一句话都找不出来。
杨柳道:“我只是想着,也许我们不该这样。”
萧策安眼角眉梢带着一丝笑意,展臂抱住杨柳,眸光从杨柳面上扫过,“哪样?”
杨柳挣不开他,沉吟道:“就是现在这样,相对而不知所言。”
萧策安笑道:“那你想如何?”
杨柳咬唇不语。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杨柳只要从她和贺清的生活点滴里随意拉出几项就好,可她还是说不出口。
萧策安道:“眨眼。”
她连撒谎都不会,神态郑重宛如赴死,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就这么直直地盯着他看,连眨眼都忘了,呼吸急促紧张地萧策安几乎要感同身受。
但是没关系,杨柳想着改变,就是一切的转机。
萧策安的唇落在杨柳额上。
杨柳微窒,感受着他捧着她脸颊,薄唇沿着眉尾眼角而下,偏头避开了。
萧策安并不发作,“等忙过了这几日,朕带你出去散心,可好?”
“去哪里?”
“你喜欢去的地方。”
杨柳惆怅,“我猜不出来。”
萧策安捋捋她发丝,“到时候就知道了。届时朕带你去见叔父。”
秋风萧瑟,京城街道旁的白杨、榆钱、桐木都染上了枯黄。宫里的枫林红了,一片片小红枫落在雨后的泥土上,平添一抹凄艳。
出宫前一天夜里,杨柳迷蒙之间,听到落叶被风吹着簌簌扑打在窗子上的声音,不由裹紧了薄被,翻身面朝墙壁睡着。
萧策安从身后揽住杨柳,叹道:“怎么总是不高兴?明日我命人将叶子统统剪去,保你再无悲秋之情。”
杨柳回身看他,反而被他扯进了怀中,紧紧拥着,目如星子。
“我不想你为我这么麻烦。”
“不是麻烦,”萧策安搂住杨柳纤细的腰身,眸光柔润,复又抬掌摩挲杨柳脸颊,薄唇珍重地碰了一下,“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杨柳掀眸,被萧策安目光烫到,鼓足勇气张唇,却迎来萧策安警告地一瞥。
“但朕也要说明白,有些事,你还是不说地好。”
杨柳不想再看到他了,将脸埋在他胸前,泪水将他衣襟都打湿了,声音瓮瓮的,“可是,强扭的瓜不甜。”
“甜不甜的,要尝了才知道,”萧策安嗓音冷漠而坚定,“莫怕。你就是苦的,我也爱吃。”
杨柳的泪水如此滚烫,落在萧策安胸口,几欲灼透肌肤直刺心室。
萧策安面无表情,将杨柳拥得更紧。
不用去猜杨柳的心思,萧策安也知,杨柳定是悲戚着,为何爱她,却不放她和贺清重聚。
他又不是死人,凭甚要他相让?真让了,杨柳连委屈得掉眼泪都不是在他怀里。
翌日,早膳时杨柳胃口不佳,只用了几筷子酱黄瓜配清粥。
萧策安夹了水晶虾饺,并出了油的火腿过去,“吃了。”
杨柳只好埋头去吃。萧策安却又将一只小碗推到杨柳面前,素菜酱肉满满一碗。
等杨柳全部用下,已是撑得难受,又被萧策安带着消食,这才算完。
“我不行了,太累了,您一个人出宫,可好?”
萧策安似笑非笑,“你是累的,还是昨夜伤心,今日故意的?”
杨柳慢吞吞道:“确实是累的。”
萧策安握住杨柳手,“那就休息会儿。总之,今日你定是要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