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七十九章 对峙

对工部尚书的检举是陆询舟最后的挣扎。大抵便是这位老臣平生贪得最多,她只是尝试能否自此处入手。

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官官相护的官僚体系中,陆询舟所做的一切不过蜉蝣撼大树——不自量力。

思绪回到当下。

陆询舟看着眼前满是戏谑的女子,眸色微动。

李安衾永远也不知道当陆询舟一一证实了那些传闻时,她的心是有多么寒冷,原来政敌们制造的那些传闻,不叫构陷,而是揭露丑闻罢了。

她突然就明白了母亲的无奈,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独善其身已是尽力而为,举世污浊我独清,怎求兼济天下、道济万民?

面前的女人温柔地唤她。

“小山。”

陆询舟抬眸认真地看着她。

李安衾忍俊不禁,她收回手,继续抚摸着膝上的爱宠。女人看着那双尚且清澈,却已暗藏失望的明眸,她笑着缓缓道:

“你可知,古今文人,本宫最不喜李太白。”

她看似在对陆询舟说话,又似乎在自言自语。

贺知章评其谪仙人,世人叹其浪漫又理想。可是,在李安衾看来,浪漫之后是虚妄,理想之下有现实。

人人都羡慕诗仙的恣意,可又有多少人在羡慕他的同时能记得他穷其一生,只从少时的意气风发熬成了暮年的壮志难酬。人人都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是集千古之风流都难抵豪情,孰知他漂泊半生,于上阳台写下‘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寥寥十六字,既敬亡友司马承祯,亦敬今世今生之落魄。

这样一个又狂又犟的人,本宫才不喜欢。

“可是,他偏有一句最动我心。”

年轻的士人轻声问道:“哪一句?”

“轻舟已过万重山。”

陆询舟,你是舟,非山也。

我虽唤你“小山”,然而我才是那座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地的青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是李太白的如释重负,是李安衾往后余生的悲歌。乐观的李太白认为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困难都是值得的,只要足够坚强,就一定能够遇见生命里一段最美的时光。多年来,困于天家与江山的李安衾将这句话奉为圭臬,过去她欺骗自己终有一日能逃离这里,与陆询舟相伴余生,可是父皇与皇兄的死却犹如一记重锤,敲碎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希望,让她彻底成为皇权之下的傀儡。

懦弱的母后,无能的丈夫。

年幼的天子,天真的皇妹。

朝堂之上几乎皆是各怀鬼胎的忠臣良将,他们如同饕餮般贪婪,密谋着要瓜分李家的天下。父皇临终前叮嘱她要重用血缘,殊不知,不问朝政的皇姑母无力给予她更多的帮助,野心勃勃的皇叔暗中盘算着要在死去的兄长上大捞一笔,或许只有那位名义上的堂姐念在旧情的份上待她真心,然而她依旧要提防着这位大将军哪天突然倒戈。

身困樊笼,每日濒临重压的李安衾极度需要感情的慰藉。然而,她清楚自己对陆询舟的感情里杂糅着什么,是爱情、病态的依恋和**的依赖。

她发觉她已经离不开这个人了。

很久以前,李安衾就觉得自己的名字中暗藏着自己一生的宿命。“安得广厦千万间”,接的不应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应是“布衾多年冷似铁”。这样写,分明扰乱了原来的句意和主旨,可李安衾却认为,这样才是她的宿命。

没有广厦千万间来大庇天下寒士,所以仰天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低头却看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意识到自己的窘迫,所以便不再多说什么。

李安衾,名为安衾,却终生难得安衾。

“小山。”

她失神地唤道。

那人很耐心地应答。

“我在。”

陆询舟发现,李安衾分明是在朝她笑着,可是她却从女人的眼中看见了无奈的绝望。

“你这辈子,愿意守着一个无望吗?”

李安衾其实早已知道那个纯粹的士人发现了自己做的那些肮脏的勾当。只是她不知道,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会为她这朵困于庙堂而枯萎的牡丹而驻足吗?

答案是——

陆询舟的沉默。

[一]摘自明末诗人屈大均的《菜人哀》。

[二]致敬一下鲁迅。

有没有人能回答下我,我小说的标题和文案是锁着的吗?为什么我从我的手机上看到的是没被锁,但是系统通知已被审核锁定。

别骂,小山沉默不是拒绝,是在纠结中。

其次,有人可能会疑惑殿下为什么要干肮脏的勾当给政敌们留把柄呢,答案是:因为朝堂上的高官们都这么干,有的甚至更过分,咳,殿下这种纯赚钱的已经算比较好了,像什么逼良为娼、娈童……很脏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魏晋南北朝)事情我都没有写出来。

不可能随便就能拉一个人下水的,因为一旦拉一个下水,一群都要下水。这也是陆询舟在财务大会上失败的原因。

其次科普一下:贩卖私盐放现在相当于贩卖du品,因为国家每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官盐的售卖,然而官盐质量差、价格高,导致出现了贩卖私盐的行当,这个工作虽然铤而走险,但真的来钱快。古代很多起义将军都是靠这个发家的。

至于昆仑奴则相当于黑奴,不过这个奴种是来自东南亚的黑人,在古代拥有昆仑奴是高贵的地位象征。

另外,古代私设赌场的下场十分之惨,可能会被砍头、可能会被发配从军,但真的来钱快。

————

林黛玉说,她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可他却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她却喜欢。

其实李商隐与林黛玉很像,多愁善感、寄人篱下,长年累月地与亲属分离,黛玉也是在借义山的诗喻自己的人生。

殿下不喜欢李白,本质上是嫉妒、是羡慕,她身陷囹圄,自然渴望拥有太白潇洒的心态和精彩的人生。然而陆询舟是一个同李白一样的理想主义者,身上也有着杜甫的大义,故而她们注定会出现分歧。

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有两个暗喻。

一为,询舟是舟,殿下是山,两人终会渐行渐远。

二为,假如陆询舟离开了这段感情依旧能迎接美好的未来,而殿下因为感情上畸形的偏执便只能被困在过去。

不过我看了一眼大纲,咳,“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大家准备接受一下刀子吧,那个文案中“虐虐虐虐虐个数章”的部分要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1章 第七十九章 对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臣妻乃是长公主
连载中四只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