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枯井重生,绣线藏疑

腊月的雪粒子砸在枯井壁上,簌簌落进水里,溅起的寒意透过湿透的衣襟,刺得姜疏瑶猛地睁眼。鼻腔里灌满淤泥与铁锈的腥气,脖颈处残留的窒息感还在作祟——她不是该死在逃亡的雪夜了吗?

那是她嫁给太子的第二年,也是她被囚禁在东宫的第二年,那夜,她的心腹丫鬟丹竹冒死为她引开太子府看守的侍卫,她在外祖父的旧部的协助下逃出了东宫,沿着漆黑无尽的走廊一路往金銮殿的方向跑。

可她在姜稚惜日积月累的折磨下,早已伤痕累累,没跑出多远就被追上了,太子的追兵一箭射穿她的肩胛,临死前,她分明看见远处萧胤的身影,玄色铠甲染着雪,那双冷冽的眼,曾是她恨入骨髓的模样。

可此刻,指尖触到的不是冰冷的雪地,而是井壁粗糙的青苔,掌心还攥着团异物——半根暗红绣线,线尾缠着碎布,针脚是西域贡品独有的“叠金绣”,细密紧实得绝非普通马奴能有。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骤然涌来:原主也叫姜疏瑶,是翊王府王妃院的二等丫鬟,自小在府中长大,城外还有个毁容的母亲要养。

三日前,王妃去王清寺上香,原主按例送份例路过西院角门,瞥见二房丫鬟翠儿跟个青布帽檐压得极低的男子低语,她怕多事,低头快步离开。转天夜里,两个马奴就把她拖到井边——马奴袖口露着截陈姨娘院中小厮同款的青布,挣扎间,原主死死拽下马奴衣襟补丁上的这半根绣线,随后便被狠狠推了下去。

“陈姨娘……”姜疏瑶低声念着,指腹反复摩挲绣线纹路。前世辅佐太子时,她见过西域使者进贡同款绣线,当时太子赏给了最宠爱的侧妃;而原主的记忆里,陈姨娘上个月刚从娘家得一匹同纹样锦缎,裁衣后把碎料赏给丫鬟杏儿补旧衣。马奴补丁里的绣线定是杏儿转出去的,可她与陈姨娘无冤无仇,顶多送份例时偶有照面,为何会招来杀身之祸?

井壁上还挂着年前淘井留下的水桶与绳子,姜疏瑶忍着四肢酸痛,借雪光抓牢绳子。指尖泛白,指甲缝嵌进青苔,刺骨寒意从掌心蔓延到心口,可她不敢停——她要替原主找凶手,护着城外母亲,更要查清外祖家(宁远侯府)流放西北的真相。那不仅是太子的构陷,更是萧胤亲手签批的判决——这血海深仇,她一刻不敢忘。原主母亲那句“不为妾,才不会任人践踏”的叮嘱,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心上。

爬上岸时天已擦黑,雪落得更密,很快盖住脚印。姜疏瑶把绣线藏进袖口夹层,低眉顺眼往住处走,路过陈姨娘院时,檐下传来丫鬟杏儿的声音:“姨娘,您别气!那姜疏瑶今早送份例,竟跟四公子在廊下说了半盏茶的话,指不定存着攀高枝的心思!”她脚步一顿——四公子萧钰,是陈姨娘的庶子,也是原主放在心尖上的人。记忆里,萧钰曾握原主的手说“将来定娶你为平妻”,可这份情意,终究没敌过陈姨娘的门第之见,杏儿这话,分明往陈姨娘痛处戳。

说起来,原主与杏儿还是同一批选入府的丫鬟。刚入府时,干的都是脏活累活,还经常错过饭点,吃不上饭。杏儿的姐姐翠儿先入府一年,情况便比她们稍微好些,她时常会将滚烫的馒头藏进袖子里,烫的手臂通红,为的是趁没人的时候偷偷塞给她们。三人相互扶持,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可如今,却走到了这种田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我的18岁男房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生成为死对头的宠婢
连载中桑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