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搞钱

然后他看向了在辽东与通古斯野猪皮血战数十场的满桂,这位性格直率,经常顶撞文官的战将,却在先帝时得到了孙承宗的全力支持。

是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明军主要统帅,功勋卓著;

历史上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满桂在保卫京师的战斗中壮烈殉国,被崇祯皇帝追赠为少师!

“满桂将军的战绩,朕自不必说,先帝时与建奴血!战数十场,战功卓著,朕赐封你为武宣候”。

因为满桂是大明宣府人,于是崇祯皇帝就赐封他为武宣候,对满桂的封爵也揭开了大明新的军!功团体的诞生。

“谢陛下隆恩!”

这位铁打战神眼角湿润道,也下定决心,视崇祯皇帝为他的坚决效忠对象!

“朕知道,孙先生一直很器重你,在朕面前说了你很多好话,也要朕再次讨要你的,说辽东离不开满将军”。

“朕就成全孙先生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好好配合孙先生,稳住辽东战局,知道了吗”。

崇祯皇帝顿了顿说道。

“是陛下,末将一定痛剿建奴,扬我大明军威”。

满桂坚定大声地道。

最后看向了27岁的卢象升,看着这位年纪轻轻且文质彬彬的像个文弱书生一样的大名知府,崇祯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就是一手创建了鼎鼎有名的天雄军的主帅。

历史上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卢象升在给他外舅的信中写道,现在的他是非常寂寞与痛苦的。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屡次发牢骚,只有江南家乡的美景,值得怀念,他一再想念江南多病的老母,但边事大破坏,不能不尽心为她。

可见他的一心为国忠勇且柔情。

但是在历史上的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的贾庄跟通古斯野猪皮决战中因为太监高起潜胆小,统帅的数万关宁铁并未援救而战死。

“嗯,卢卿很年轻啊,27岁就做了一府知府,果然是大明才俊!”

崇祯皇帝满意地道。

“朕对你有更高的期许,朕希望你的才能得到更加好的发挥,所以朕打算将你派给孙先生,到时候跟孙先生一起去辽东吧,先生是有用人之能的,到时候有你足够发挥的舞台!”

“臣谢陛下!”

卢象升对于崇祯皇帝的夸奖并没有太多的表示,而是对于崇祯皇帝的安排比较满意,在大名府他的才能根本得不到发挥,而且猪队友满地跑。

现在可以跟着帝师孙承宗去辽东,迎战建奴,对于他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建功立业了。

……

京郊魏邸,魏忠贤又一次聚集了手下四虎,讨论的自然是抄家赚银子的大买卖,这可是关系他们项上人头的大买卖啊。

“干爹,福王的事已经安排好了,只是涉及太广,目前我们东厂人手不够啊”。

第一个开口的是许显纯。

“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你只需要事先准备好一切,帮手的事情,咱家跟陛下去说!”

魏忠贤语气淡淡地道,抄家赚银子这可是他老魏的拿手活了。

“干爹,顺天府士绅的案子已经安排好了,总共大约300万亩良田,银子估算大概有500多万,具体的要等查抄后才能知道”。

老实人崔呈秀面无表情地说道。

“干爹,晋商的事情也安排好了,只是他们有很多分店,撒布大明的整个北方,帮手也有点不太够。”

“知道了!”

魏忠贤道:

“干爹,与福王勾结的河南士绅也已经查清楚了,大概涉及300多家,良田1700万亩,银子大概近千万两”。

“嗯,你们做的很好,咱家到时候一定在皇爷面前好好美言几句,好处自是少不了你们的”。

“咱家今晚就秘密进宫,免得被那些东林腐儒发现!”

魏忠贤顿了顿道。

................

“皇爷,魏忠贤求见!”

急匆匆进门的王承恩说道。

“宣吧!”

崇祯皇帝头也不抬的一边写字一边淡淡地道。

“老奴,参见皇爷,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忠贤进门就拜倒在地,显得极为恭顺。

“起来说话吧,你这次来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朕!”

崇祯皇帝还在低头写字。

“皇爷,老奴已经把所有的事安排好了,只是还缺点人手吧,请皇爷示下!”

魏忠贤恭着身子小心翼翼的说道。

“哦,这么快啊,嗯,你干得不错,那么什么时候动手?”

“只要皇爷能够调足够的人手,随时都可以”。

“哦,没有纰漏吧?”

崇祯皇帝问道。

“请皇爷放心,老奴绝对没有纰漏。”

“那就调锦衣卫给你吧,朕让田尔耕配合你”。

崇祯皇帝这一下子捅了个天窟窿,总要有人来背锅的,这田尔耕就是个不错的背锅侠。

这可是涉及到上千万人的大行动,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跟之前撞死“东林六君子”这种小打小闹比起来,这次就是天动地摇了,所以崇祯皇帝其实内心显得很紧张,只不过面子上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而看到皇爷一副淡淡然的表情,魏忠贤更加对崇祯皇帝恐惧了,这还是16岁的心智?

真的是传说中的太祖在世吗?

看来以后日子不好混了,不过嘛,这次抄家赚钱足够皇爷高兴一阵子了。

……

内帑大银库,大昏君正一个人躺在“一座大银山上”,一会哈哈大笑,一会又傻笑。

这是他这个大昏君两世为人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啊。

“哈哈哈,劳资终于有钱了.......”

朱由检看着这个库房,想着要是等魏忠贤给自己弄的银子运来,这里可能就放不下了,要知道魏忠贤这次怎么也得有几千两银子,还有其他的珠宝几大堆!

想到这里朱由检这个狗东西对着王承恩笑眯眯的说道:

“大拌,清理几个库房,朕要放银子。”

“魏忠贤这次可会给朕弄不少的金银,太小了可放不下!”

王承恩一听就明白了,这次弄来了银子可不就是不少么!

史料记载,万历三十一年,即1603年,万历帝曾一次性赏赐给朱常洵三十万两作为婚费。

这个数字,远超万历帝当年的七万两婚费以及其兄朱常洛十余万两的婚费。

此外,为了让福王有个舒适的安乐窝,万历帝还挤出了28万两白银为之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洛阳府邸。

到了朱常洵就国离京时,万历帝又拨给了他大量赏赐。

据说,光运送物资的木船就达1172只。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万历帝亲下谕旨,调拨良田2万顷给福王自行管业,也就是不向国家缴纳任何赋税。

这样一来,佃户交租多少,全凭福王心情。

明朝制度规定,藩王无诏不得出封地。

因此,他只能派属官去催收。

敲诈勒索,随即派生。

不过,现在福王的都是朕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笑的很是开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签到空间:我在古代种田致富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为了攻略病娇在死亡边缘反复横跳(穿书)

他比我懂宝可梦

我年纪轻轻想守活寡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生大明之我是崇祯
连载中失之交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