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卖儿鬻女

傍晚的时候,林阿爹和林小叔推着一车的柴回来了。

香柳正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听见声音赶紧跑了过去,将门栓拉开,把两扇木门打开。

“阿爹,回来啦!”

林阿爹答应了一声,就开始把车上的柴火往院里卸,香柳也上前帮忙。

“不用你,去玩吧。”林阿爹对香柳说完,就扛着柴往院里走。

院子里的林老汉撂下正在编的竹筐,出来帮着卸柴火,吴氏和林阿奶在厨房烧饭,没出来。

香柳也没再上去帮忙,拉着弟弟妹妹靠在一边后,就去舀了一盆水备着,等大家干完活洗漱。

众人忙活了一通,院子一侧就多了四十多捆柴火,整整齐齐的码在墙角。

“饭好了,收拾完赶紧吃饭吧。”吴氏出来喊了一声,又对香柳说,“香柳,带着弟弟妹妹拿碗端菜。”

晚上吃的是野菜团子,是吴氏下午带着孩子们在稍远的地方搜寻的新鲜野菜,说是新鲜,也是因为是现挖的,其实也就半指长,叶子还干黄。

吴氏还在锅里下了一勺掺着糠麸的泛黄的梗米,一勺就煮了一大锅的米粥,再搭配着去年腌的咸菜,就这么整治了一桌。

对于在现代生活过的香柳看来,这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好的饭食,但是没有人挑拣,都吃的津津有味。

自去年干旱以来,缴了粮税,家里也不剩什么存粮,大部分的好粮也都换了粗粮。

从去年秋天吃到今年入夏,还有的吃的人家已经是不错了,今晚这一顿也是难得的好饭,还是看在两个壮劳力忙活了一天的份上。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在镇上卖柴火,小弟在家砍柴,照看家里。”林阿爹说。

“你放心吧,大哥,你自己去镇上注意安全。”

“知道。”

林老汉在旁边听着,夹了个咸菜就着粥喝了一口,将碗放在桌子上。

“一会儿我给你拿一两银子,不拘糠麸梗米这些粮食,买点回来。”

众人都停下筷子看着林老汉,林老汉也不理会,继续说:“明儿卖柴火得多少钱,也都买了粮回来。”

“阿爹,米缸还有粮呢。”吴氏忍不住说道,庄稼人攒点钱不容易,平时要买个针头线脑或者人不舒服有个头疼脑热都用得着,不敢轻易花费。

香柳知道阿娘为了一家老小每顿饭都算计着去做,就想着等到今年夏天就好了,总是有野菜对付着,野菜吃没了,秋粮也该下来了,这一年也就熬过去了。

可是如今这情形,也不知道能熬到几时。

林老汉摇了摇头,接着说:“今儿我去地里看,那地旱的都裂了,麦子也黄了,如今这情形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逃荒那会儿,听我阿爷说,天儿也是这么旱,连点雨水都看不着,然后地里的庄稼就瞎了,没瞎的也被蝗虫吃了。如今看着这情形,我这心里没底,买点粮存着,心里不慌。”

农民都大字不识一个,都靠着老一辈的经验过活,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这么口口相传,救了一代又一代。

一家之主发了话,众人都没意见。

香柳听阿爷这么说,也安下心来,她今儿看了地里的庄稼,也觉得不好,还正想怎么提醒阿爷呢。

果然,阿爷就是阿爷,就是这么明智。

香柳心里放下一个担子,心情愉悦的享用起了天然的粗粮野菜,虽然吃不饱。

......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吴氏就起来做饭。

去镇上的路不好走,要走上半个时辰,吃过饭到镇上,正好赶上城里人起来忙活,买柴也多是在早上,去晚了就不好卖了。

吴氏忙活着林老大吃过早饭,就打发他推着二十捆柴火出发了。

香柳不爱睡懒觉,林阿爹走后就起来了,和家里人吃完饭,又和吴氏一起收拾了碗筷。

林老汉饭后接着在院里编竹筐,这都是编好要拿镇上去卖的,一个也能挣几文钱。

香柳和阿奶跟着林小叔去后山,小叔今儿在后山砍柴,她和阿奶去挖野菜。

吴氏留下洗昨天换下来的衣服,顺便看着两个小的。

早上太阳才升起来没多久,空气还比较凉爽,正是挖野菜的好时候,一路上碰见好多同村的人,都是趁着早上凉爽去挖野菜的。

看着翠绿的山峰,香柳心情开阔,蹦蹦跳跳的往前走,留下阿奶和同村的婶婶嫂嫂聊天。

“香柳!”后面传来一阵清丽的喊声。

香柳回过头,看见是同村的小姐妹兰花,比她大三岁,梳着垂髻,簪了一个自己雕的做工粗糙的桃花枝,细长小巧的眉眼,提着打了补丁还破破烂烂的短裙向她跑来。

“兰花姐姐。”人到了跟前,香柳打了声招呼,“你也去挖野菜?”

“不然呢?你去挖野菜也不叫我。”兰花哼了一声。

“我和阿奶直接从村后头过来的,不顺路。”香柳笑着解释。

兰花也没揪着她不放,笑了笑,但是笑容看起来有些勉强,她自己没有发觉,上前挽着香柳往前走,说:“这附近的野菜都被挖绝了,这么多人去挖野菜,也不知道能挖到什么。”

“挖的到挖不到,都得去找找,这眼看着吃的都要见底了,就算挖到一两棵草也好,也算给家里添个菜。”香柳安慰道。

兰花叹了口气,望着香柳欲言又止。

“兰花姐姐,你怎么了?可是有话要和我说?”香柳看她那犹犹豫豫又心事重重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香柳,你知道吗?”她停顿了一下,“小莲嫁人了。”语气清浅悲伤。

“谁?!”香柳懵了一瞬。

“就是曾婶子家的小莲,住在村东头。”

也不怪香柳反应不过来,村东头的小莲才十二岁,怎么就嫁了人了?

香柳所在的国家叫云国,虽然不是香柳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但是这个国家的男女婚嫁,女子一般十五及笄,十六出嫁,家里人舍不得女儿的也会多留两年,着急出嫁的也得十四岁,不过是民不举官不究罢了。

十二,确实是太小了些。

兰花看出香柳的疑惑,小声解释,“说是嫁人,我听说是被她家里人用三升米卖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傻子做童养媳,那傻子邋里邋遢的,去也是伺候那傻子。”

听着这话,香柳一时无言,虽然早知道自己身处封建礼教吃人的古代,但是一直以来林家庄民风淳朴,林家人也都憨厚老实,乍一听见这件事,她一时确实难以消化接受。

“曾家人对小莲一直都不好,平常就总看见她忙个不停,很少出来玩。”兰花轻声说,像是自言自语。

“香柳,你说我要是碰见这事可怎么办?”她像是抓着救命稻草,急于寻求香柳的帮助。

香柳愣了一下。

“兰花姐姐,你怎么了?”

兰花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的说,“你不知道,我爹娘,我爹娘托了媒婆开始给我相亲了。”

心里的话终于说了出口,兰花也不再隐瞒,把这几日的担忧都说了出来,“我才十四岁,爹娘就给我寻摸对象,你说会不会像小莲一样,随便寻摸个人,只要出的起聘礼,就把我嫁了。”

香柳这才明白兰花真正的担忧。

“兰花姐姐,你别担心,婶子找了媒婆,肯定也是想先寻摸着。”她轻声安慰,“你明年就及笄了,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好小伙也得多看看不是。”

听了香柳的话,兰花心里好受些,但是转而想想,香柳才十一岁,又懂些什么呢?她在家里是老大,也受宠,不像她家,大大小小十多口人,她在长辈里年龄最小,在小辈里年龄最大,不大不小卡在中间,不找人干活可能都没人能想起她。

这两天阿娘做饭总是唉声叹气,愁着剩下的粮食如何养活大大小小一家人,真到了米缸见底的时候,真不会随便个人出粮就把她嫁了吗?

看着兰花依然不开怀的样子,香柳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一个外人又如何能改变她家里人的决定。

她抬头看了看老天,心里祈祷着快点下雨吧,再这样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卖儿鬻女。

又回想起历史书上的灾荒年里易子而食的惨状,香柳打了个冷颤。

挖野菜的时候,香柳不停的和兰花聊天,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开怀些,兰花也暂时放下心事,专心的找起野菜。

两人走的离人群稍远,一上午,都收获颇丰,挖了一篮子野菜,开开心心的挽着手往山下走。

“阿奶,回去了!”香柳对着人群中的老太太喊。

“来了!”林阿奶回应道,中起十足。

同行的人还要再挖会儿,林阿奶打了声招呼,就向香柳走去。

“哎呦!香柳,你挖这么多呢!?”林阿奶看着香柳她们的竹筐惊讶到。

“是啊,阿奶,我和兰花碰见个好地方,那的野菜好多呢。”说是多,其实也只是比别的地方稍密一些。

“那咋没再挖一会儿?”林阿奶可惜道。

香柳俏皮的笑了笑,说:“放心吧,阿奶,要不是实在没有了,我和兰花姐姐也不能回来。”

林阿奶这才放下心,拎着她挖的小半框野菜和两人往村里走。

回到家的时候,离午饭还有些时候,两个小娃正在院子里玩。

“挖了这么多野菜啊,那中午做个野菜粥吧。”吴氏满脸喜意的接过篮子说。

“阿娘,这野菜今天一天也吃不完,明天蔫巴就不好吃了,收拾一些出来腌上吧。”

“好啊,就用腌菜缸里的腌菜汁浸泡一下,够吃这两天的就行。”吴氏招呼两个娃过来收拾野菜,虽然两个孩子还小,但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都是做惯了的。

香柳休息了一会儿,就和吴氏一起忙活午饭,没一会儿林小叔也回来了,抗回来三捆柴火,还带回了一些野菜。

“今儿可真是丰收了。”吴氏开玩笑的说,大家都跟着笑。

饭桌上林阿奶提起了曾家的事,显然是从老姐妹那听说的,“你说这老曾家,再过不下去也不能把孩子嫁给一个傻子啊!咱们村儿可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事,这回可出了名喽。”

吴氏也是感叹,“就是可怜了小莲那个孩子。”

“听说里正还去家里说和去了,但是老曾家嚷着他们家都要饿死了,里正要想管,那他们以后就都上他家吃。”林阿奶气愤的说,“谁摊上这么一家都倒霉,里正也气的撒手不管了。”

“乘着年荒说亲的也不是没有,也有人家愿意出点粮找个媳妇,他家怎么就这么着急,哪怕寻户好人家也行啊。”林阿奶说完摇了摇头,显然是看不上这一家子。

但是说再多也没有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外人也管不了,众人感叹一番,吃过饭后就都去休息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生到古代去逃荒[空间]
连载中陌上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