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一天二百里

挑好了护卫之后,卓立仁也懒得去跟巴英额啰嗦,只让魏强去跟他打了个招呼,自己就带着韩旭东这些人,准备返回哈尔滨。

离开巴彦之前,卓立仁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这些士兵的整体素质,他问韩旭东,如果让他们步行去哈尔滨,需要多长时间能走到?

韩旭东想了想说,如果是别的队伍,巴彦到哈尔滨这二百里路,怎么也得走上个三四天,他这个排与别的队伍有点不一样。

算上韩旭东在内一共28个人,一个老弱病残都没有,都是他从老家招来的师兄弟,每个人也都有功夫在身,虽然身手有高有低,都是从小就开始打磨身体、练功夫的棒小伙。

这几年虽然也吃不好穿不暖,可是有魏强和韩旭东这样不喝兵血的长官,这些弟兄们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这二百里路要是真较劲的话,再贪点黑,他敢打包票当天就能到。

只是得给这些弟兄们弄双好一点的鞋才行,现在他们脚上的鞋都是队伍上发的破烂货,踢勒趟啷的不跟脚不说,有的还没上脚就开口了,很多弟兄的脚都冻伤了。

卓立仁对于韩旭东的话多少有点不太相信,这可不是**领导下能征善战的红军,而是以**无能著称的北洋军,除了堪称知兵的吴佩孚等少数几个人,绝大部分的北洋军官都是样子货,要不怎么跟北伐军总是打不赢呢。

心里不信归不信,嘴上不能那么直白,那样有点太不给韩旭东面子了,卓立仁递过去一张银票:“旭东,这张银票你先拿着,过一会你去城里鞋铺,给弟兄们每个人都换双又结实又保暖的靴子,外边再配上毡疙瘩,不用心疼钱,怎么好怎么来。

你们身上的军服暂时不能换,等到了哈尔滨全换新的。现在已经快晌午了,今天你们就别走了,下午你先带着弟兄们去澡堂子好好泡泡,该怎么弄怎么弄,给弟兄们收拾的利利索索的。

今天晚上让弟兄们吃饱喝足,明天一天看看你们能不能到。这一路辛苦你带队,明天不管多晚,哪怕到天亮我都等着,只要你们一天能到哈尔滨,告诉弟兄们,哈尔滨最好的馆子,酒肉管够,我请客。

可有一条:不能伤人,这个你得把握好,我只想看看弟兄们的底子如何,不能为了这个让弟兄们伤了残了。”

临走之前,卓立仁给魏强留下几张银票,这个时期的县城还没有银行,大多还是传统的票号或者银铺。卓立仁给魏强的都是通存通兑的那种,就是让他这段时间用起来方便。

想在军队里边拉拢一些亲信,感情只是一方面,没钱那是万万不行的,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时候,还是先拿钱说话比较靠谱。

回到哈尔滨之后,卓立仁当天晚上睡足了觉,第二天就在家里踏踏实实的等着韩旭东他们,让他没想到的是,韩旭东他们天没亮从巴彦出发,当天晚上不到10点就进了哈尔滨。

二百里路,他们只用了18个小时,等到卓立仁看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东倒西歪,都累得没人样了。卓立仁想请他们去饭馆吃饭也没人去,这些人只想找个地方先睡觉休息。

卓立仁只好让他们去提前包场的澡堂子先洗澡休息,再让附近的饭馆给每个人送过去一碗大肉面,多数人稀里呼噜几口就把一大碗面干掉了,有的人泡在池子里边就睡着了。

韩旭东带着几个还能动弹的,一个一个的把他们拉起来,放在休息间的床上,再给他们盖上被子,很快韩旭东自己也挺不住,倒在一张床上,瞬间就人事不知了。

卓立仁现在可没有他当年在部队里给战士挑脚上的水泡那种心思,这种事现在也用不着他自己去做了,他告诉澡堂子里边的伙计,趁着韩旭东这帮弟兄睡着的时候,挨着个的帮他们把脚上的水泡都给挑破,再用纱布给他们把脚包好。

看着伙计们做完了这些,卓立仁把一袋铜元扔给澡堂子的老板,二百块铜元已经是这个澡堂半个月的收入,老板千恩万谢的连连给卓立仁鞠躬感谢。

回到家里的卓立仁想起来有一件事得尽快办,得给北京的农商部那边交一份未来五年的考察计划,这个计划里边包括未来的考察方向、品种范围、人员配备、大致费用等等这些。

之所以需要提前向北京报备,并不是他想从农商部那里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是这里边的考察人员主要是由美国人组成的,需要北京那边办理签证事宜。

在他的一期计划里边,准备组成玉米、高粱、水稻、大豆、牧草五个课题组,分别进行专项的课题研究,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互相之间还不会影响或者耽误别的项目进程。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从美国聘请的人员比较多,五个组至少也得十个人,还要给他们配上几个助手,就按现在美国大学生的实习期津贴计算,一个人一个月也要15-18美元,再加上吃穿住行,每个人的费用最少也得在25个美元左右。

美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到了年底还要多开一个月的薪水,这样算下来,十个人一年下来的费用大概就要6000大洋,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加一起,一年最少也得要两万大洋,一个周期五年,就是十万。

至于费用的来源,卓立仁在计划里轻描淡写的注明了: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其余自筹,其实在他心里压根就没指望过政府,就算是全部自己解决,这件事他也要坚持做下去。

卓立仁不喜欢用毛笔写这种长篇大论的材料,写的慢不说还特别累,在美国读书的四年时间给他养成了用钢笔的习惯,这些东西早就在他心里想过很多次了,也不需要弄得那么详细,恐怕也没人会仔细看。

卓立仁一直写到后半夜才算是写完了,看着眼前乱糟糟的笔迹,不可能就这么把材料交上去,怎么都得规规矩矩的誊写一遍才行,这就有点心烦了。

好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现在有秘书了,干嘛不让那个关峰来誊写啊?这小子前几天还跟自己抱怨来着,因为全家人去巴彦没带他。

反正他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下楼把已经睡着了的关峰叫起来,把自己写的几张纸丢给他,告诉他今天晚上就要誊写出来,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去北京。

关峰什么都没说,接过来先大致浏览了一遍,把几个他不能确定的字跟卓立仁问清楚了,才让卓立仁去休息,自己去桌子旁边,用清水倒在一副砚台上开始磨墨。

卓立仁知道,这副被称为‘松花静水’的砚台,是父亲的心爱之物,这种‘松花砚’出产于吉林松花江畔,产于明而盛于清,属于中国名砚之一,素为书家喜爱,尤为日本人推崇,到了清末基本绝迹。

既然关峰已经都问清楚了,卓立仁也实在有点累了,自去楼上睡觉去了。等到早上起来,关峰还在书房等着他呢,看着规规矩矩誊写在公函纸上的一行行清秀隽永的小楷,卓立仁不由得有些赞赏加上羡慕起来。

现在的他当然没有那个时间去练习书法,也不过就是欣赏而已。对着关峰点点头表示一下,叫过来管家,告诉他这份材料需要尽快派专人送去北京。

管家问能不能用政府的邮电局寄到北京去,卓立仁说不行,这份文件实在太重要,万一要是半路上弄丢了可就耽误事了,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管家有点为难,家里也没人去过北京啊,想请大少爷给指一个合适的人才好,其实他就是怕搞砸了挨训,卓立仁还在琢磨着谁去合适,旁边的关峰蔫不出溜的小声问了一句:“大少爷,要是没有合适的人,您看我去行不?”

卓立仁两手一拍:“怎么就把你给忘了!得嘞,就是你啦。”,把自己家在北京的宅子地址门牌号都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他,让管家给他准备路费行李。

卓立仁告诉他,北京那边有一个叫侯波的,是自己的徒弟,现在北京的宅子里住着,就是不知道关峰到的时候他会不会离开北京,如果北京那边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侯波在就找侯波,侯波不在就去总统府找二公子袁克文。

又把袁克文的电话号码也给他写上,把自己与袁克文之间的关系也交待清楚,虽然不太可能会有什么麻烦需要那位出面才能解决,总还是以防万一。最后就是把农商部的地址,还有去那里找谁都写在信封上,这样他到了北京就知道去哪办事。

关峰一句话没有,听卓立仁交代一句记一句,只是在听见自己家的大少爷与那位大总统的二公子之间居然称兄道弟时,两只眼睛瞬间瞪圆了。

在他心里,自己家的大少爷已经从一个恩主,变成了一个手眼通天、深不可测的人物,他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然后把卓立仁写的纸条装到一个单独的信封里,贴身藏好。

卓立仁又嘱咐他,到了北京,把材料递进去之后,想着给家里发一份电报报个信。关峰唯唯诺诺答应下来。卓立仁开始有点不太放心,毕竟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见他稳稳当当一点也不乱,也就放下心来。

从这天开始,卓立仁每天都去木材厂那边的学校里,跟那些孤儿还有童子军摸爬滚打耗在一处,还拉着陈强跟着,每天就连吃饭睡觉都在一起。

上一辈子里他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当然明白想要这些孩子归心,除了在吃穿用住这些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得想办法跟他们打成一片,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只要这些孩子觉得你是真心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愿意把命都交给你,那个年头就是这样。所谓的衣食父母可不像现在的父母那样,不管是谁,只要给了你的吃穿用住,你的命基本上就属于人家了。

可千万别提什么人权啥的,至少也得到了解放后才能有这些想法,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在乎啥叫人权呢?还是先活着再说其它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虐文求生游戏

连名带姓

不可以离婚

美人多娇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生东北1910
连载中好兵帅客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