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这一次回程和第二次一样,时间覆盖。
虚拟屏幕上回程的时间看上去是可以随时更改,叶玉年索性把时间拉长,中间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不想走就一直干到最后。
比起能捞多少钱,她更喜欢的是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无限的精力。
上一次好几个专利申请她都没有等到结果,现在想起来也懊恼无比。
至于其他的都和上次一样,尽管时间覆盖,已经在她手里的东西,比如钱也好,房产证也好,全都在系统自动修复中完成bug,没有因时间变动而消失。
二十万花掉后剩下的十九万在,四个四合院的房产证土地证也都是叶玉年的姓名。
也就只有那些曾经关系中的人,……失去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记忆。
而对她来说,所有的努力,都需要重新再来。
时间流转,叶玉年闭眼,睁眼,酒店房间内的陈设发生了巨大变化。
她看到了窗外原本的世界也变成了电视剧纪录片里的样子,天空湛蓝,鸟语花香,视野宽广,民风淳朴,非常好。
叶玉年在房间里小憩休息了两个多小时,并没有着急立刻去看那几个四合院的情况,而是整装后先去了华夏大学找她们自动化的大佬,熟门熟路第三次申请实验大楼通行证和工位。
在自己世界的时间里,叶玉年花了半年的时间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研究过各种可以实现的新型路径,化解掉这几十年被时代更迭过的旧年代际产品。
在简单朴素的工位上,叶玉年以惊人的速度做起了老本行,却不再自己出门寻找机缘,而是把消息从自动化的诸位大佬这边传出去,让机会走到能抓住机会的人手中。
一年后,她忙中偷闲从实验堆里抬头,第一次迈出学校大门,带着房产证土地证去四个四合院一一收房。
而她的那么多成果在市场的反应非常迅速。
在几位导师的牵线下,她那些专利很快就流入市场,极速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至于卖掉专利换来的钱,她简单把四个院子整修一遍,却不打算出租,就这么放着。
她很喜欢三进的那个院子,索性买了几件家具家电搬进去,做实验做累了偶尔休息的时候,回来这边住一住,轻松轻松。
1990年正月初七,下午四点多,叶玉年嫌弃过完年回来实验楼上班的人太多,吵吵嚷嚷的,索性结束今天的实验,骑上自行车悠悠自在地回到自己的四合院歇半天。
偶尔叶玉年会想,真的在这个时代一直待下去,自己的脸会不会变老,变老的脸再回到自己的世界会不会又重新焕发青春。
或者会想一些更实在的,比如应该在哪个时间点开启她本来世界里自己在做的研究?
如果没有意外,在自己的计划里,她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在这里积攒下来的资产很多,到时候可以无偿捐献给一些需要钱的地方。让资源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挺好。
其实最让她感觉很愉悦的,是能够在滚滚时代的洪流前赶潮前行。
很有成就感。
她几乎就是因为第二次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沉溺于这种实验成就,才坚定不移地给第三次回程安排了足够漫长的时间可能。
不着急,慢慢来。一切都很好。
思绪翻飞,叶玉年骑自行车也转进了自己院子的那个胡同里。
眼看就要骑到自己家门口,一辆车从后面驶了进来,跟在她自行车后面滴滴滴地按喇叭。
胡同里的路的确不是很大。
叶玉年骑自行车的水平很是一般,听到车喇叭声音,就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车子挨到了墙根下,让出路给后面的车先行通过。
一辆崭新的大奔从她身边驶过,感谢性地按了一下喇叭表示谢意。
车窗墨色半透明,隐约能看清里面的人。
叶玉年瞅着那个熟悉的车牌号和车标志,笑起来,慢慢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往前走,也就十几米的距离,停下自行车,拿出钥匙开门。
不远处的隔壁大门,那辆大奔停在那门口,一个穿着皮衣皮靴梳着这个年代流行的摩丝发型的年轻人下车走到车后,打开后备箱取着什么东西。
听到不远处大门打开时古老的门轴发出的“吱哑”声,顾瞻转头过来看。
叶玉年感受到目光,打开门后往那边看了一眼,发觉他在看自己,含笑点点头作为邻居表示了表示,没有交流,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