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国乒队都在因为缺少横板发愁。
这个女孩!简直就是为了中华队而出现的人物!
姜教练暗暗点头:“现在国家队现役的那些直板们都打不动了。少数几个横板老将,也因为体能跟不上马上退役。这次我到全国各省巡查,就是为了挑人才啊。”
前年慕尼黑世运丢了女单金牌,回来之后国家队任总教练又住院做手术离队了一年半,整个团队失去主心骨后是一团散沙。
而今年的全乒赛,男队女队居然一牌未得!
体委痛批了一顿国家队,所有教练和球员都抬不起头。
亚锦赛、亚洲杯,世锦赛……上了多少个直改横的小将都被日韩美俄雅典队拿下!
下一届世运会又是日本主场,要打只能赢不能输的硬仗!
现在全国都缺横板、缺打得好的横板、缺打得好的女横板!
要是两年后的东京世运会再拿不出成绩,他就得被赶回老家拉棉花去了。
姜教练感觉自己看着女孩的眼睛都直了。
女孩握着的球拍柄有些发黄,磨损程度很严重,一看就是打松了的旧板。
这种板子,如果是国家队其他球员早就扔了。
可她却能完全无视掉磨损球板带来的不适感,并充分利用自己身体灵活的优势,调动对手。
球在空中越过球网,犹如一条银色流星,精准落在对面男孩左三分之一台。
男孩急急忙忙扭转侧手,想偷一个长球回去,但球拍击打在球体上的时候,白球却直接朝天上飞。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好强的旋转!
这小姑娘!不得了哇!
第三局结束。
【2:1】
朱淇小比分领先。
姜教练差点拍手叫好。
这女孩给球加了保险,拉成了一个侧拐球,旋转极强。
因为这是队内决赛,双方都没有战术指导。
男孩抓耳挠腮,原地打转。
女孩气定神闲,口中念念有词,自己指导自己。
泾渭分明。
省队教练解释道:“和朱淇对打的这个是准备送去国青队培养的苗子,也是横拍,但是之前练习的是直板刚改四年。”
“原来之前是直拍?怪不得还保留了一些直板的短板。”姜教练眯着眼,习惯性地开始对球桌上两个孩子进行评价。“他还保留老式的反手位,进攻能力不强只能搓或者拧球防守。这个小女孩就盯着他的反手打长球。这小子脑子有点儿慢,明知道女孩喜欢偷袭,还老给长球,手上细节功夫不如女孩多。不错,这小女孩打得好、脑子灵,这局让了几球?”
正常情况下,性别大战的时候男方会主动让几个分数给女方。
省队教练悻悻道:“两个球。”
“才两个球?”姜教练更惊诧了。“这女孩就打成这样?怪不得能拿下世青赛。”
省队教练补充道:“是朱淇让了他两个球。”
“……”姜教练。
第四局结束。
小男孩防守都来不及更别提什么进攻了。
全场所有人就看到男孩被朱淇打回去的球溜来溜去,近远台来回跑。
最后一个球挂网之后,五局三胜的比赛被朱淇以【3:1】拿下。
女孩堆里爆发一阵掌声,纷纷为朱淇欢呼。
男孩气得脸色涨红,把球拍扔在地上:“打个鸡毛,不玩了!”
本来朱淇就是可以保送国二队的,教练非让他跟朱淇打一场性别大战,说什么今天会有国家队领导参观。
打表演赛就表演赛吧,为什么非让他跟女孩打?
原本为他加油的围观男孩们也不说话了,想安慰点什么又说不出口。
总不能说:没关系,虽然你和女孩打而且人家还让两球都输了,但你还是未来可期。
朱淇的弟弟也在省队,比赛结束后跟在朱淇屁股后面十分兴奋:“姐!你太牛了!那个反手快撕也教教我呗!”
“可以啊,给我买正反各五张胶皮,交学费,包教包会。”朱淇把毛巾挂在脖子上,扬起喉咙吨吨吨地喝水。
“我是你弟弟!给个友情价,我剩得也不多了!”
“只有四分之一血缘关系的表弟!每次教你都气得折寿,这是精神损失费。”
“我还想换双运动鞋呢,商量商量啊!”……
球包挂在她的左肩处,一颗世青赛女单冠军纪念品卡牌挂坠垂耷在拉链处,随着她走路左右摇晃很是可爱。
看着姜教练瞧着那女孩越来越欣赏的样子,一直站在旁白不说话的国二队教练终于开了口。
“老姜,你知道省队里是谁带的她吗?”
姜教练转回目光:“谁?”
“何千路。”
这三个字一说出口,姜教练上一秒还挂着的笑意突然消失,本想说的“让这女孩明天跟我见一面”硬生生被咽了回去。
“其实我们前年来找过她,把道理也给她讲清楚了,希望她能自己更换教练,因为打得好省队其他几个教练也想要她。但是这丫头是个死脑筋,说自己一进省队就跟着何千路,习惯了何千路的教学方式不想换别人。”国二队教练继续说。“这也是去年没要她的主要原因。”
姜教练沉默了许久,看着彻底消失在视野处的女孩,像是在一块洁白无瑕的璞玉内部结构细微处发现一道裂纹,语气冷淡:“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
/
本文进行过精修和剧情精调,很多重大比赛超精细修写过,与盗版内容完全不同!可自行对比!精修后比之前字数多了三万六千字,只有正版读者拥有精修后的最佳体验。
下一本开《我在70年代打乒乓》,可点击专栏提前收藏哦!开文的话也会有通知滴!
本文初期时间线参考95-00年,文章发展到大结局会偏20年后[玫瑰]。
所谓小满贯。
指的是U18(全国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亚青赛(亚洲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世青赛(世界18岁及其以下青少年组)。
这三个赛事的单打冠军。
对标的是世运会(Olympic Games超级联合世界运动会)、世冠杯(世界体育竞技冠军奖杯赛)、全乒赛(全球乒乓球大联合锦标赛)这三个单打冠军的大满贯。【原型为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因为后续女主有一个很敏感的设定,咨询编辑后,编辑建议我全部时代背景架空,所以比赛名称也进行了调整。】
小满贯与大满贯不同的是,前者并不是国际承认的名誉,也不会被记录到个人档案册上,而是圈内人士的独特称呼,来表达对这个孩子拿过所有18岁以下奖项的认可。
[红心]女主不是一上来就满级吊打所有人!也会输!内心有创伤需要治愈、所以会表现出一些不听话、自我意识过剩甚至还有点叛逆的劣根性。
[红心]改赛制、改球大小、改球材质、改发球遮挡等一系列对直板影响非常大,业余比赛直板很多但走职业就很难了,现实当中也淘汰掉了一批优秀的白球运动员,非常可惜。
[红心]我特别喜欢咱家的那些直板们,因为直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本文也跟着夸张了描述了很多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惋惜情绪,请勿考据。
[黄心]本人非业内人士,相关内容从圈内朋友、资料书和网络上搜索,为了推进剧情发展进行一定改动。
[黄心]赛程大量架空,赛制大量私设。世运会对标奥运会,但给乒乓组加了混团和女双、男双。
[粉心]最后最后!本文所有人物皆无原型!但冗杂的部分网络梗不针对任何一位现实运动员,只是本文剧情需要而已,我是all国乒党全员粉,外协也有几个挺喜欢的,我爱小白球!![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省队苗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