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流水,晃眼就到了成亲的日子。
青砖小院挂上红绸、红灯笼,装点一新。
云渝住在彦家,无须赶早出去接亲。
按照规矩,云渝和彦博远两人昨日起没有见面。
云渝在后院找了间屋子住下,饭食是李秋月送进屋吃的。
彦博远也待了一天屋里,打猎是没心思了,就在家翻旧书温习,翻两页,心思就跑到云渝那儿,一想到明日和云渝拜堂成亲,他就坐不住,好不易,时间蜗牛爬的爬到了吉日。
彦博远在第一声鸡鸣中起身。
天色未亮就在院子里东瞧瞧西摸摸的闲不住,好在不让他多等,当天光大亮时,请的办事人员陆续到来,接着便是各地客人。
彦父在时广结善缘好友颇多,现今彦博远大婚,不说彦父情面,单说秀才公的情面也是要给。
从辰时起,便有城中亲朋到来,彦家门口的马车一架接着一架。
从镇上酒楼请的大厨和伙计在灶房忙活,这场热闹将会持续一整天。
彦博远上午跟刘秋月一起在门前迎客,下午便不用他在前头。
他身姿俊逸,艳红喜服穿在身上,勾勒出流畅腰线,宽肩窄腰十分吸睛。
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账房先生的笔墨一刻不停。
村里人家来吃席,带些地里蔬果鸡蛋,最多随礼给个几文钱,但城中富户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出。
彦博远美好的心情好上更好,笑得见牙不见眼。
前头待客忙得热火朝天,后头哥儿闺房也是一派热闹。
新嫁哥儿的闺房外人不能进,喜娘与哥儿除外。
此时屋里,以刘丽娘为首的众人围在云渝周边。
喜娘都是已婚妇人担当,刘丽娘儿时美满,婚后与丈夫和美,是村里公认的有福之人,于是便也接点做喜娘的活,补贴家用。
有人在一边熨烫婚服,做喜娘扮相的刘婶子,唱着喜调为云渝绞面,“……去污求吉利,百年得平安。”[1]
绞完面挽了发髻,穿上喜服盖上盖头便是准备好了,只等新郎官来迎。
云渝襦裙及地端坐椅上,身姿笔挺,六婶子在他手里塞了个大红喜果,他捧在手心,紧张地摩挲。
没有未见过新郎样貌的恐惧,有的只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向往。
前院的热闹愈演愈烈,吵闹声越过垂花门传入后院。
云渝隐约听到了彦博远的声音。
哥儿从闺房到花轿的这段路程,得由哥儿的兄长背着送出,云渝想到此,眼中划过一丝落寞。
不知道兄长可还活着,他就要为人夫郎,哥哥不能亲眼瞧见。
“新郎官来了,新郎官来了。”
幼童在一边欢喜叫喊,比云渝这个被迎亲的还开心。
“渝哥儿来,让彦秀才背你出门。”
兄长不在,新人脚不沾地的规矩还在,于是便由未来丈夫背出门。
云渝站起身,裙摆在他脚边荡开摇曳。
彦博远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答题到了房前,还得被孩童堵门,红包不要钱的洒出,才换得门开。
阻隔两人的门缓缓启开,
屋内夫郎的身影冲入眼底,云渝站在彦博远身前,一身红衣似火,盖头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喜团,彦博远觉得云渝的绣工当真好,一针一线恰到妙处,栩栩如生。
云渝被喜服盖头包裹,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白皙玉手,手中还捧着个喜果,只留给别人窥见一点修长指节。
彦博远被盖头上镶着的宝石折射闪了眼,鼻腔泛酸,内心深处源源不断地涌出股股说不明道不清的郁气,心被狠狠揪住,呆愣在原地。
何生用肩撞了撞彦博远,“你乐傻了啊,快去背新夫郎啊。”
暗道彦博远当真不像话,哪有让夫郎等的道理,哪像他,一秒都不让表弟多等,抢了人就跑。
何生想到当初他的英姿,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对彦博远恨铁不成钢。
身侧不轻不重的推搡,将彦博远游离的神思拉回,抹了把俊脸,朗声大笑,掀起衣摆,利落转身单膝跪地道:
“夫郎上背,为夫带你回家。”
“彦兄,你这还没拜堂,就叫上夫郎了,可问过嫂子意见。”
有混不吝的开黄腔,挤眉弄眼对四周人调笑道:“怕不是急着进洞房。”
众人哄笑出声,你一嘴我一嘴地开新人玩笑,彦博远脸皮厚,丝毫不受影响。
而盖头遮挡下的云渝,脸烫得能烧水。
彦博远双手穿过云渝的膝弯,稳稳将他背在身后,还有力气与旁人呛嘴。
扭头时,两人脸侧相碰,中间只隔层薄布。
云渝隔着布,感受到彦博远说话时吐出的气息,彦博远隔着布感受到云渝脸上的热度。
平日里云渝脸红的样子浮现在彦博远脑中,顿时心潮腾涌,恨不得背着云渝绕村子跑几圈。
去他的轿子,坐什么花轿,直接坐他呀。
彦博远想要把这条路延长,想要放缓脚步,好让他将夫郎背得再久些,当踏出院门时,又想要这条路快些走完。
如那人所说,急着入洞房。
婚礼队伍不能走回头路,花轿停在宅子后门,云渝从后院的小门出,迎亲队伍往西走,绕村子一圈,整好从东面回到彦家大门,送进前院的新房。
步子不急不快,走到花轿旁,将云渝送进轿,彦博远翻身上马,胸前挂着大红花,头戴翎羽打马前行。
唢呐铜锣奏乐,轿子旁跟着撒喜糖的人,一路吹吹打打,给整个柳溪村滚上了一层喜庆的氛围。
花轿停在正门,云渝由彦博远送入花轿,也由彦博远接出花轿。
新人进夫家,李秋月坐在堂上,旁边立的是彦弘的牌位。
拜完天地父母,再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