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附庸风雅

送走了程漳,秦氏明显郁郁不乐,她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呆呆望着逐渐淡去光辉的月亮:“世上苦事,只有生离死别。”

窦寻递上一杯水:“娘,先喝点东西吧。”

秦茹雁接过破口的瓷杯,眼睛里面满含泪水,喃喃道:“立哥儿,我昨日见你爹回来,我感觉他都瘦了好多,你说宫里会不会有人欺负他?”

窦寻心说这是肯定的,人多的地方必然有踩地捧高,必然有尔虞我诈。但是话到嘴边,他还是不忍多说:“娘,放宽心,爹在宫中,只要熬出来,日后定有富贵。”

“富贵无所谓,我只想我们一家人相守在一起。”秦氏慨叹道。

“一定会的。”

窦寻坐在他娘旁边,望着满院子的狼藉,还有摇摇欲坠的大门,他思忖道,新生活得开个好头,得把小屋收拾干净才好。

窦寻将他的想法跟秦氏说了,秦氏将程漳卖身的铜板和银子点出来,又将程立的衣服扒拉出来一套,在衣衫的最里出缝了一个口袋。

秦茹雁抚摸着窦寻的头,问道:“你这么小的孩子能搬动那么多东西吗?”

“立哥,你除了需要买窗纸,看看集市上有没有卖牛粪的,买一些,也省得我们去河边林子里捡柴火。”

“对了,去大米厅里买些米回来,家里的米快没了,今年的麦子还早着呢,等麦子下来,娘给你做你爱吃的馍馍。”

窦寻还不适应现下这个幼小的身躯,他背起竹篓之时,顿时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他说道:“娘我都记下了。”

秦氏哑笑道:“记下什么?你作甚么要背着你爹的竹筐,这么大,你不感觉沉么?”

秦氏连忙将窦寻背上的竹筐摘下来,笑道:“你还是太小了,我怕你拿不了那么多东西。”

“你还记得你天禄哥哥吗?就是咱们家邻居王婶的小儿子,你俩之前关系很好来着,我瞧你生了一场病,感觉脑子都变顿了。”秦氏问道。

窦寻用原身的脑子仔细回忆,好像确有此人,印象中是一个黑黑瘦瘦比他高不了多少的孩子。

“正好,你同他一起去,你们俩路上做个伴,互相说话解解闷。”秦氏笑道。

窦寻重新备上小背篓出门时,正看见一晒得黝黑的孩子站在土路的一头朝他挥手致意,等到窦寻走近的时候,王天禄一把拉过窦寻。

“立弟,你生了好久的病,我娘都不让我见你呢。”王天禄咧着嘴笑。

“是,现下身体才好一些,”窦寻叹口气,用力将背篓往上提一提。

王天禄顺势勾住窦寻的肩膀,问道:“我听说你家昨天闹得很凶,是怎么个情况?”

“李德忠想强娶,被我爹出面制止了。”窦寻言简意赅。

王天禄感叹道:“真是万幸,你不知道,李德忠家就是魔窟。”

“他就一个儿子,学名李康年,李德忠喜欢儿子,结果他的小妾们都生不出来,他就到县里头各地方找漂亮女人,要给他生儿子。”

“他的小妾们的生活很惨,都被当做下人一样对待,李德忠动辄打骂,婶子没进魔窟真是太好了。”

窦寻垂下眼眸,心里对昨日见过的油腻中年人一阵恶心,这种鱼肉百姓的恶人,放上辈子的官场,窦寻能整的他亲爹都认不出来。

说实在,如果不是现在势单力薄,窦寻真的很想整治李德忠。

不过好在,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知道了,天禄兄,我们快些上路吧。”窦寻按照记忆里的称呼唤着这个小孩子,这乡野田间的孩童们是天真淳朴的,不像上辈子在朝堂里混,同僚的孩子们,才几岁就呼卢六博,玩个不停。

从村里到县里的路不算近,他们从早上就出发了,走到半上午才到。

县里明显比村里热闹多了,人来人往,但是味道就更不好闻了——人多的地方,都会弥漫着一股子臭味。

上辈子京城里臭不可闻,生生的把他的鼻子熏习惯了,闻不出臭味了。

这辈子的程立还没怎么来过人多的地方,自然还没习惯。

唉,新鼻子就是好使。

窦寻买完窗纸之后,转头瞥见了身后有一家书店名叫元信书坊,这楼建的还算气派,他再一回头看去,才发现这一条街皆是和文房有关的店家坊市。

除了店家以外,窦寻还看见有许多出来摆摊的读书人,他们大多抬出一张桌子来,上面摆好笔墨纸砚,给人写字,以赚几个铜板。

大雍科举之风极盛,书肆茶坊林立,一些读书高不成低不就的老童生、秀才,除了给人做账房以外,混的不好的也给人做代笔,写写字画个画,赚点润笔费。

窦寻抻抻王天禄的短褐衣服,指着元信书坊说道:“天禄兄,我想进去看看。”

王天禄虽疑惑着自家弟弟从没读过书,去书坊做什么,但小孩子多好奇,于是陪着窦寻进到店里。

这里的掌柜虽也作书生打扮,但是明显有几分世俗气息,每个进门的人他都挤出一副笑脸,将西洋镜嵌在皱纹里。

窦寻和王天禄两个小孩,个子长得不高,从书肆里溜进去时,很难引起旁人的注意。

窦寻随意翻看着书架上的书本,除了广为流传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许多令窦寻意料之外的小说、杂记。

翻着翻着还有自费刊印骂孔孟的,三十年后世人思想之开放,让窦寻始料未及。

悬挂在书店中央的是一副写着“竭诚尽公”的大幅字,这幅字倒是吸引了窦寻的注意,不是字写的有多好,是这字写的很像他前世的字。

等到他凑近了一瞧,真是开眼了,这幅字的落款留的是“绎理”,这是他上辈子的名字。

啧,论正主发现自己写的字被后人造假是什么感受。

有点生气,但不多。

其实在窦寻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早就听闻燕地有伪造名人字画,挂于厅堂的风气,只是没想到,这股子风气竟然刮到他头上来了。

窦寻走到掌柜的跟前,问道:“掌柜的,我想问问你这里那幅字是谁写的?”

掌柜的环视一周,最后才在眼皮子底下看见一个小孩正仰头看他。

他轻笑一声:“小孩子,你看得懂吗?我瞧你不像会读书写字的样子。”

确实此刻的窦寻与书香气沾不上什么关系,他从村里跋涉而来,草鞋上沾满了泥土,浑身都是汗臭味,连头发上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沾染的草叶子。

窦寻:“我……我觉得那幅字写的很好看。”

掌柜的满意笑笑:“当然了,那幅字是窦寻窦圣人写的,自然是气势磅礴。”

窦寻:“谁写的?”

掌柜的:“窦寻,算了,你这小儿定然也不知晓他的名号,圣人已经仙去三十年。他去世那年,正好是上元节,那时我还是个孩童。”

窦寻:我当然知晓他的名号,不光知晓,我就是本人。

窦寻:“圣人的这幅字卖多少钱?”

掌柜的上下打量了窦寻一番,问道:“你想买?我们这里有不同价格的,从十两银子到五百两价格不等,你看你想买哪一幅?”

“小兄弟你若想买,需要预定,现下挂在书店这一幅画,是县里的陈家大爷定的,不能许你。”掌柜的说道。

还是定制流水线生产,十两银子的书画足以打入下沉市场,五百两银子的则给有钱人,买个装饰物,窦寻都快被元信书坊这掌柜的逗笑了。

笑着笑着,窦寻才想起自己已经重生,一摸袖子,发现自己这辈子连十两银子也掏不出来,坏了,自己连下沉市场都不算了。

“这么受人追捧?”

“供不应求。”掌柜答道。

“那买家不会发现端倪?”窦寻又问。

“大家都心照不宣。”掌柜隐秘地笑笑。

也是,花十两银子,买到上个或者上上个大雍首辅的字画,你这平等的都不像封建帝权社会了。

窦寻忽然灵机一动,他忽然想到,他就是窦寻本人,既然后人有这么多造假的,还从这里面赚到了钱,为什么他不能也卖字画呢?

虽然正品披着盗版的名头在卖,显得窦寻的字很廉价,但是没关系,他现在能赚钱就好了。

制作假字画,买假字画是一件你请我愿的事,况且真正的原版作者——在程立身体里的窦寻,已经在心里授权了。

窦寻眼睛亮了起来,他立马问道:“掌柜的,你这里还招人吗?我也可以写出窦寻的字迹。”我还能保证比市面上的都像。

掌柜的一句话打击到了窦寻:“你会写字吗?”

哦,对,这辈子的程立,貌似还不会写字,甚至没有读过书。

“等你什么时候会写字了,再来同我说吧。”掌柜的不以为意,他见过许多好高骛远的文人,自诩文章第一流,实际上也就是自卖自夸。放到这小子身上来也一样。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失败。

王天禄凑过来说道:“立弟,你喜欢写字吗?你喜欢读书?”

窦寻点点头,好吧,其实不是他喜欢,是他像赚点钱花花。

“你要是想买书,我这里还有些钱。”王天禄说道。

窦寻推回了王天禄的钱财,他不是想学写字,他会写,但是“程立”缺一个会写字的身份。

窦寻回头看了书架上的书本,每一本都是二三百文起步,若是手抄本,价格还要更高。

再说现在买了书有什么用呢?没有老师教授,难道程立能自学成才吗?

“别说了,天禄兄,不用买书,我们走吧。”窦寻说道。

看来得过一段时间苦日子,攒些钱来再说。

攒钱请老师,假装读书入门,然后顺理成章卖窦寻字画,赚更多钱。

至于未来想做什么,窦寻真的没想好。

第一世为了公司,做牛做马,最后过劳死了。

第二世为了家族与小皇帝,又是做牛做马,也过劳死了。

第三世的窦寻,还没有想到远大的目标,但是卷王的基因已经刻在他骨子里,大概是选择一条道路,然后干到过劳死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重*******子
连载中茶*******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