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和哥哥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下乡青年。1979年末兄妹二人跟随父母返回城市,借住在亲戚家地震棚(独立偏房),一年给点房租,直到父亲单位分房。
父母被安置不同国企工作的时候,哥哥8岁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都是8、9岁才上一年级),她6岁在育红班(现在幼儿园大班)。哥哥聪明好学,每次考试都第一。杨柳羡慕,育红班里教的东西不多,满足不了杨柳的需求。
她成了哥哥的“跟屁虫”。每天围着哥哥转,把哥哥烦够呛,但教杨柳时很认真。有时候哥哥出去玩常常把她撵回家,借口女孩子不能和他们男生一起“野”。于是杨柳落单,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
母亲管教杨柳比较严谨,从来不让杨柳单独出去玩,说危险。为此还给杨柳找个师傅,母亲单位保卫科长顾叔叔,一位厉害的退伍军人。杨柳又迷上了散打和摔跤。
哥哥的书不让她乱动,她只能趁哥哥不在家,偷偷拿出来半懂不懂地看。直到上一年级,她会写字也认了些字。
父亲单位分房了家属住宅。街坊邻居都是国企职工。新家离母亲单位很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跟着母亲去单位上班,母亲把她安排在单位图书馆里自己看书。
国企单位图书馆里书应有尽有,杨柳看着一排排的书架上堆满的群书,书皮五颜六色,她喜欢。可是太多太多的字她不认识,不知道都是什么书。她跷起脚,够了一本小小的好看的书(小人书),拿到手里就一个字不会写但都认识《连升三级》。她慢慢翻看起来,里面都是图画,图画下面是2排小字,有的她认识,在局限的认字里,她勉勉强强地看着。这一看她陷进去了,一本本找着带图的小书,字不认识她就看图,大概也能看得七七八八。
母亲忙得团团转,下班回家才想起杨柳还在单位图书馆里。回到单位看见杨柳一个人在图书馆的一角聚精会神地看书,母亲才放下心。
“妈妈,我想要一本新华字典。”杨柳拿在手里的就是一本新华字典。
后来母亲求爷爷告奶奶地把这本新华字典借来。杨柳爱不释手,如视珍宝,还给字典包上书皮,怕给弄脏了。再后来,哥哥也需要,母亲托人买了一本,家里有了第一本存书。
家里的条件有限,买不了几本书,只要有机会杨柳就去母亲单位图书馆看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图书馆里的书都被杨柳阅读过了。
杨柳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登上市文化宫领奖台,她成为市三好学生。就在那一天杨柳听闻市书店能借书,于是她用妈妈给的零用钱,去办了借书卡借到了1973年出版的《三国演义》。
这以后杨柳经常去借书。由于家离市里书店比较远,坐公交来来回回得需要半天,那也没有阻碍杨柳去借书。她常常借到书就想看,但在车上想看根本就看不了,车上人挤人有时候你抬脚再想落脚都落不下去,杨柳经常会“金鸡独立”站着回来,有时候腿都站麻了,书都会在她胸前紧紧护着。
街边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有书摊,可以借书。预留2元押金,看完后还书时一本书给2毛钱。
金庸、古龙、梁羽生、琼瑶等海峡两岸的作品如雪片儿似的飞来吸引了大陆无数读者,掀起了武林和言情小说的热潮。
对于杨柳来说这是一支新鲜的书流,她深陷其中…只要是书她从来都是来者不拒。故事的精彩让她屡屡感叹世间造化弄人…
曾几何时,她的年少青春满载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女自知”疾驰而来……
杨柳上初一的时候,社会流行补课。哥哥和杨柳是家属住宅里的好学生。邻居们开始都爱来杨柳家串门,都想把自己孩子往杨柳家送,让他们哥俩给补课。家里经常乱哄哄的,想看书都难了。
闲暇里总是听邻居介绍,附近有一片林区环境不错可以晨练,可以看书。
忙完功课,杨柳随手带着一本《朱自清散文集》,走出了自家的院子,去寻那片林子。
当茂密的原始绿色闯进她的视线,杨柳有些欣喜若狂。眼前晨雾弥漫,各种草的清新冲入鼻腔,还有众多她不熟悉的木种,散发出各异淡雅的香氛。
潺潺的河水,水清石见。鹅群鸭队追逐扑进水里,有几只鹅引吭高歌,欢愉着展开雪白的翅膀拍打河面,溅起朵朵水花儿。杨柳玩心四起也嘎嘎呃呃地乱叫,顿时它们受到了惊吓,警惕着迅速群迁了。她嘴角上扬,挑了挑眉,顽皮地背着小手,踱着四方步子,摇晃着走进林子。
夏天的风总是懒懒的不爱动。林间鸟儿欢唱格外的清脆嘹亮。杨柳漫步其中,悠闲自在。时不时说着连自己都迷糊的鸟语侵略攻击,不知道吓跑多少只无辜的小家伙们,相互告知中飞向远方,跳跃在那里的树梢上,贼溜溜地瞧着杨柳…
杨柳乐呵呵地和它们打着招呼…游荡在林子中。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新鲜,都强烈地吸引她。樱桃小嘴偶尔还溜达出,不知道啥音乐啥乐曲,这乐感真的不敢恭维。许多小尾巴音符争先恐后跃身出逃,偏离了五线轨道,出去遛弯了…
杨柳感慨自己闭塞,住在这里几年都不知道这里会有这么好的地方。想到有时候哥哥神神叨叨的,可能就来这里玩。不要他带,她自己能来,杨柳偷偷笑了…
地震棚是唐山地震后,社会上有些居民在自家院子里盖的简易厢房,举架很低但很结实能住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杨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