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你说过,父亲不会死在朝歌,你也说过,姬发回到西岐,会成为大英雄,所以,现在,”
说到这里,伯邑考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悲戚:
“导致父亲回不去的原因,就只剩下我了,是吗?”
你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露出一脸略显尴尬的笑容,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这个,那什么……我也不清楚啊。”
伯邑考见你不愿正面回答,于是盯着你的双眼,开始步步紧逼:
“父亲离开西岐前,特意叮嘱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离开西岐。
“你和父亲,都不愿意让我进入朝歌城。
“所以,是这朝歌城里,会有什么对我不利的事情,要发生?”
你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说出的几句话,竟然让伯邑考脑补出了这么多……
伯邑考不会因为这些就想不开吧?
你开始后悔自己之前说话不过脑子,果然是祸从口出,天机不可泄露。
“所以,其实是我无法离开朝歌城,对吗?”
伯邑考试探着问出了他心中的猜测,看他脸上的神情,相比之前的一脸凝重,此刻反而轻松了许多:
“按照我的计划,来到朝歌城的第二天,我便会去觐见大王,献上宝物,恳求大王放了父亲。”
“不,你不能去见殷寿!”
“为什么?”
你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能紧闭双唇,攥紧两只白嫩的小拳头……
你扭过头,心中各种念头起伏,早知道,就不帮殷寿那厮治伤了,最好让他破伤风感染,一命呜呼,死在冀州……
“是因为……我会死吗?”
伯邑考不再看着你的双眼,他扭过头,望向来时的路,望向西岐的方向:
“来之前,我就想过了,或许,只有我永远留在朝歌,大王才会放父亲离开……”
“你死都不怕,难道还害怕再多试几次吗?”内心的担忧被看穿,此刻,你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你只想阻止伯邑考去见殷寿,说服他再多试几次。
殊不知,你现在的所有反馈,恰恰是默认了他的猜测。
“也罢。”
伯邑考叹息道:
“如果这次,让姬发陪父亲一起上路,结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姬昌不能此刻离开朝歌,还是伯邑考一定要变成肉饼?
你的心里还存在着一丝幻想,假死行不行?
就是那种……传说中的死遁……
送走了姬昌和姬发,你和伯邑考在山林中漫无目的地闲逛。
秉持着“说得越多,错得越多”的原则,你不敢再随便开口了,像个小跟班儿似的,老老实实跟在伯邑考身边。
走着走着,原本阴霾的天空,忽然放晴了。
穿越过来这么多天,天气总是不太好,冀州总是下雪,朝歌总是下雨,阴冷潮湿,时间一长,你感觉自己脑袋上,都要长出蘑菇了。
好像唯独一次天晴,便是伯邑考来到朝歌的那天。
你的心情忽然好了许多,见到旁边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想起了昨日,刚跟便宜师父杨戬学会了御水之术,于是随手掬起一捧水,洒向空中。
斜阳夕照,溪流上方,出现了一条蜿蜒的彩虹。
伯邑考吃惊地望着你:“仙子,这是什么仙术?”
你捂着嘴笑了,古代人果然好骗,这是初中物理知识,光的色散。
“这是我家乡的一种巫术,叫做物理,厉害吧?”
“可还有什么其他神迹?”
你歪头想了想,光电效应那些都太难了,搞不好还会一道雷把自己给劈死。
于是你随手变幻出一对青铜花觚,递给伯邑考:“你看看,这是不是一对寻常的花觚?”
伯邑考接过青铜花觚,翻来覆去查看了一番:“嗯,就是两只普通的花觚。”
你从伯邑考手中拿回花觚,将两只花觚的开口对扣,又施展御风之术抽空了花觚里的空气。
将对扣在一起的两只花觚重新递给伯邑考,你狡黠地眨着眼睛,笑意盈盈:“你试试,能不能拔开它们?”
“只能往外拔,不可以扭,也不可以拧!”你补充道。
伯邑考不以为然地接过花觚,一手握着一支,使劲儿往两边拔。
没过多久,这个原本对自己的臂力,十分自信的男人,败下了阵来。
“这又是什么仙法?”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什么?这个……马德堡,就是仙子的故乡吗?吾生有崖,而知无崖,真希望有一天,能去仙子的故乡,看一看。”
你望着伯邑考那张写满了诧异和惊喜的脸,他的双眼中燃起了熊熊火光。
那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求。
真希望有一天,他能去到你的故乡,在那里,延续他眼中的希冀之光,延续他的生命之火。
就这样,你陪着伯邑考,度过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他不是西岐的世子,不是谁的儿子,谁的哥哥。
他就只是他自己,伯邑考,一个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的青年。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你们肩并肩坐在山崖上,望着头顶之上的浩瀚星空。
伯邑考耐心的教你辨认头顶上的每一颗星子,如何通过它们的位置、形状来辨认季节、时间、方位。
如何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提前安排好五谷的耕种、收获,确保人人都有粮食可以吃,冬天不会冻死人,开春不会闹饥荒。
在伯邑考的认知中,那些星星,除了代表着四季轮转,还代表着天命所归。
关于那些星宿的传说故事,有美丽动人的,也有耸人听闻的。
你却告诉他,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由那些所谓的天命摆弄。
伯邑考并不知道,你们其实同病相怜,有着相似的命运,共同的宿敌。
此刻,你们试图抗争到底的,正是这一方天地的游戏规则,所谓的天命。
对于即将到来的明天,你们有着一样的希冀,一样的担忧,一样晦暗不明,一样起伏不定。
青铜花觚,在殷商主要用于饮酒、饮水,和作为礼器。
(找了图片,可惜添加不了……花觚圆形喇叭大侈口,细腰,圆圈足外撇……整体形状有点类似烛台……或者是宝莲灯,╮(╯▽╰)╭ ,我尽力了,只能靠各位公主王子小姐少爷们自行脑补了!)
青铜花觚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常用于重要的社交场合,如宴会、祭祀等,以展示主人的尊贵身份和社会地位。
到了宋朝,民间根据青铜花觚,逐渐演变出了用来插花、装饰用的瓷器花瓶。
这种象征着权利的装饰品,也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所谓天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