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9 章

“嘭嘭嘭!”“精挑细选的歌姬?现在已经陷入了眼前国破家亡的危机!你是不是还想着风花雪月的乐子,老子先把你揍成个乐子!”

“嘭嘭嘭!”“你现在够不够乐?够不够爽?”

“呜呜呜!我错了!别打了!别打了!”捱了几下重拳,赵桓迅速改换姿势,抱住自己脑袋哀哀求饶。

呜呜呜!才不到半天时间啊!他都已经知道怎么在挨打的时候保护自己了!他这个皇帝当得好可怜!呜呜呜呜!

“成国公且慢!快快停手!”眼看赵栎的动作越来越狠,内侍禁卫却还是没有半点劝阻护驾的倾向,范白术也只能撑着自己的老骨头,上前劝道。

给医者仁心的老太医面子,赵栎暂时停下动作,只是看向范白术的表情也没了之前的和善,“奉御有何要事?”

范白术温和道,“大王再继续打下去,官家伤势有变,不仅痊愈的时日会推迟,更是需得重新扎针用药。如此,方才扎的针、喝的药,便全都浪费了。”

这可不行!赵栎连忙松开赵桓,老太医有这些时间和药材,不知能做出多少有用的丸药,可不能浪费在赵桓身上。

“奉御说的是,是我失态了,还请奉御再为官家诊诊脉。”赵栎连忙松开手,后退几步,将赵桓身前的位置让出来。

范白术上前再次把脉,好半晌轻吐一口气,“大王放心,官家伤势并未恶化。只是成国公往后再不可如此了。”

迎着范白术不赞同的眼神,赵栎重重点头,“奉御说的是,那奉御来与我细细说说,何处是人之死穴?如何攻击又能致痛却不致残?”

“还有怎样才能在并无损伤的情况下,激发出人体的潜能?以及如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人体潜能?”

范白术迟疑地看向赵桓,熬煮的汤药还没来,皇帝身上的伤也还没上药,他就这样离开不太好吧?

不过,成国公问的这些话,显然是针对明日的训练所问,让皇帝听了,对他的伤势似乎更不妙?

赵桓迅速理解了范白术眼神中的意味,立马催促道,“汤药送来我直接服用就好,伤药也有邵成章伺候,范白术你去和成国公好好说。”

他十分确定赵栎这一回谈话回来自己就没好日子过了,但是他能反对敢反对吗?赵桓不能,他甚至连给范白术使个眼色都不敢,只能眼睁睁看着二人并肩离开,留下几句让他浑身发冷的讨论。

直讨论到夕阳西下,赵栎才将范白术和等候在外的范远志送走。想着离别之际,范远志脸上那矜持中带着几分得意的脸,赵栎怀着满满的期待,进入了梦乡。

***

翌日,赵栎在内侍的提醒下清醒过来,简单收拾过后,便跟在内侍身后,去寻赵桓,准备随他一同前往延福宫。

延福宫处在宫城之外,其内殿、台、亭、阁众多,是宋徽宗赵佶取名并精心扩建而成。

因昨日聚集而来的宗室人口已经超过千人,赵桓特意挑选了延福宫,供他们安置训练。

朦胧夜色中,赵栎对着赵桓打招呼,“见过官家!”

“啊!”听到这熟悉的恶魔语调,赵桓浑身一个激灵,残存的睡意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净。他吞了口口水,干干地回道,“成国公起的真早。”

赵栎微微一笑,“官家想来是忘了,你昨日答应过我,今天要带领宗室们参加训练。”

赵桓忙不迭摇头,“成国公想多了,我怎么可能忘!只是我既然身在皇帝之位,这早朝可不能偷懒,我只是想上完早朝再去延福宫而已。”

“原来如此。”赵栎理解地点点头,“官家说的不错,政事确实不能耽误。只是,如今除了应对金人和安排河北河东诸事,朝中还有其他大事?”

其他大事?赵桓眨眨眼,如今最大的事已经被赵栎说完了,最多再有一项应对他爹夺权。但赵桓很有自知之明,这事在他属于大事,对于目标是匡扶社稷、收复国土的赵栎而言,或许完全不值一提。

于是,他淡淡摇头,“除此之外,朝中暂无其他大事。”

“我听说,道君皇帝拦截了东南方向的运输和勤王军,官家莫非准备继续放任?”赵栎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宋朝这一父两子三个皇帝,在他眼中都是值得被狠狠唾弃的东西!如今既然他在赵桓这里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赵栎也不想赵桓翻车,暂时维持赵桓的稳定很有必要。

那宋徽宗赵佶可就是一个大大的隐患,看看他做的那些事,阻拦物资援兵,不就是想在江南再立一个小朝廷?这是给赵栎的任务增加难度啊!

赵桓敏锐地感应到赵栎对赵佶的不满,他立刻支棱起来,“我正想着再下一道诏书,所有命令非经三省、枢密院所签署,诸司不得遵行,不知成国公以为如何?”

“官家既然已有计较,何不早日下诏施行?”赵栎怂恿,想要搞事的人,早按下来早省事。

赵桓兴奋地笑起来,“好!那就请成国公与我同往便殿,待与众臣议过此事,我便和你一起前往延福宫。”

终于在赵栎口中得了站在自己这边的准话,赵桓甚至忘记了从昨天积累到现在的对训练的恐惧,只想着用最快的速度将事情落实。

赵栎十分配合地与他一起去了便殿,山呼万岁之后,赵桓毫不拖泥带水地道,“东南道路阻塞已久,定是有人未曾得到朝廷消息,便听从了有心人指派,才会有如今状态。”

“故朕欲下诏,非三省、枢密院所奉旨,诸司不许奉行。众臣可有异议?”[1]

朝臣们也不是傻子,如今已经身陷皇宫、生死皆在赵桓掌握之中,就算有二心的,也不会跳出来当被儆猴的那只鸡。

剩下的人或是身家性命仍在开封,或是支持正统、心怀天下,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齐齐向赵桓行礼,“此议甚好,陛下英明!”

满意地示意朝臣拟旨用印,赵桓的眼神看向宇文虚中,“叔通,用于送行的酒食准备得如何?你何时出发送行?”

“回陛下,酒食礼物皆已齐备,臣随时可以出发。”宇文虚中认真地答。

“好!”赵桓重重拍了下扶手,“朕这便命你为金军饯送使,立刻出发,务必要将金人送过黄河。”

“臣遵旨。”宇文虚中应声而退。

赵栎接过话头,“众位臣工想了一夜,可有想出可行的计策来?”

众臣面面相觑,都不敢言语。要说该如何稳定北方,这些朝臣真的想不到吗?

例如在边关重镇设藩镇,指派大将镇守,允其爵位世袭、以当地租赋养兵,我朝可免金军深入之祸。

又如派人前往河北收容逃亡之保甲,加以训练,再赐其武器铠甲,免其赋税,若有外敌,其必拼死守卫家乡,腹地更无兵灾之险。

再有朝廷养马的牧场近年来几乎全部废止,首要恢复监牧之制,使朝廷以后再无缺马之患。而此时可从民间征调购买良马,迅速恢复军队的战斗力。

还有恢复河北沼泽环境,大修河北、河东城池,免除赋税、恢复生产等等。[2]

只要有前朝因藩镇而亡这一实例,文臣就绝对不会同意这事。让武将占据藩镇,那往后文官的优势哪还能体现得出来?

修城、免税、养马,样样都要花巨款,朝廷有钱吗?各路衙门有钱吗?

恢复保甲制度、恢复沼泽等等,以北宋冗官冗员的状态,有人会做事吗?事情又能做得好吗?

群臣都知晓答案,只是在赵栎虎视眈眈的眼神下,他们也不敢再随便忽悠,只能齐齐朝赵桓俯身,“陛下恕罪,臣等无能!”

“众位臣工商议的皆非小事,陛下合该多给他们些时间。”赵栎出声打圆场,“陛下不如先往延福宫?”

事情要一步一步慢慢来,金兵的威胁还没过,他先容他们再苟苟,训练宗室才是刻不容缓的事。

赵桓心中的恐惧再次浮现,然而威胁就在眼前,他完全没法躲。

认命地叹了口气,赵桓哭丧着脸,在群臣的恭送声中,带着赵栎前往延福宫。

[1]这道诏书来自于 宋史 本纪 第二十三 钦宗卷

[2]几项政策来自于 李纲所著 靖康传信录

昨天没更新,今天多更点,不过已经是把所有存稿全改完加上今天一天的成果了

我本来有三章存稿的,然而设定一改,全废了,呜呜呜呜

明天的更新就只能看明天能写出来多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穿成赵构手刃靖康
连载中筝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