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回

史湘玉走进房间,看到床上两个孩子抱在一起睡觉的画面,心头不由地一软。她坐在床边,伸手轻轻地捏了捏两个孩子的小脸,“两个小懒虫,该起床用早饭了。”言讫,见两个孩子一点反应都没有,她又伸手捏了捏两个孩子的小鼻子。

宋嘉树被逼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无奈地看向他娘。

“娘,时候还早,你让我们再睡一会儿吧。”

“辰时了,你们该起来用早饭了。”史湘玉一把掀开儿子的被子,“你们两个都是小孩子,不能不吃早饭,赶快起来。”说毕,伸手把睡在宋嘉树身旁的三宝,也就是苏轼抱了起来。

前些时日,苏洵出去游历,临走前,终于给三宝取了大名,名叫苏轼。

“姑姑……”小苏轼醒来,发现自己坐在姑姑的怀里,姑姑正在给他穿衣服。“姑姑,我想睡觉。”

“不能睡觉了,你和哥哥都得起来吃早饭。”史湘玉见儿子坐起身,迟迟没有穿衣服,催促道,“二宝,赶快穿好衣服。”

宋嘉树点了下头,坐起身开始穿衣。等穿好衣服,跟着史湘玉去耳房洗漱。他拿起刷牙子,沾了沾牙粉,低着头慢慢刷牙。

刷牙子就是牙刷。他前两年准备把牙刷做出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竟然有牙刷,而且跟现代的牙刷很像,当时他心中受到不小的冲击。

他一直以为牙刷是在民国时期出现的。民国以前的人都是用手指沾着青盐漱嘴。他记得《红楼梦》一回的内容是贾宝玉去找林黛玉和史湘云,他蹭史湘云的洗脸水洗脸,接着用手指沾青盐刷牙。没想到在宋朝,就有了牙刷。他特意问了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用刷牙子刷牙。

刷完牙,洗好脸,宋嘉树和小苏轼都清醒了,两人的小肚子也饿了。

史湘玉牵着他们两个去吃早饭。早饭十分丰富,有粥、有馒头、有面,还有汤。

在宋朝,百姓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不吃中饭。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只吃两顿饭,官宦和有钱人家,一天是吃三顿饭的。宋家和苏家一天只吃两顿饭,所以早饭会吃的丰盛些。

“哥哥,吃鸡子。”小苏轼剥好一个鸡子,递给宋嘉树。鸡子就是鸡蛋。每日早饭,宋嘉树和小苏轼都会吃两个水煮蛋。

“谢谢三宝。”宋嘉树接过鸡子,两三口吃完,之后他剥了一个鸡子,递给小苏轼。

小苏轼眉眼弯弯地向宋嘉树道谢:“谢谢哥哥。”

宋嘉树伸手揉了揉小苏轼的小脑袋,“多吃点。”

“哥哥,你也多吃点。”

坐在对面的史湘玉看到两个孩子这副兄友弟恭的画面,面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这两孩子虽是表兄弟,却比亲兄弟还要亲。

这时,史湘玉身边的丫鬟桃花走了进来,“娘子,这是今日的小报。”

史湘玉伸手接过小报,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娘,小报上写了什么?”宋嘉树好奇地问道。

前几年,他因为刷牙子一事,大吃一惊。后来,见还有报纸,心中更是震惊。他也以为报纸是在民国才有的,没想到北宋就有了。

北宋的报纸分为两种,一类是官方的报纸,叫邸报。一类是非官方的报纸,就是小报,是非法报纸,同样刊载朝廷或者当地衙门的事情。不过,小报刊载的内容不一定全部是真的。——【来自度娘】

小报在民间非常盛行,根本制止不住。朝廷和当地衙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初始,小报刊载的内容都是跟朝廷或者当地衙门有关,但是慢慢的,小报不满足刊登这些内容,开始刊载一些名人名事。

小报的商家发现刊登名人的事情后,报纸卖的非常好,于是各种小报都开始刊载当地的名人或者汴京的名人,又或者其他地方的名人的事迹。

宋嘉树没想到在宋朝就有八卦报纸,震惊他一千年啊。刷牙子和小报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穿到北宋三年多,他真的被北宋很多事情震撼到。

在他的印象里,宋朝是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百姓们的日子也一定过得非常窝囊,反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他对宋朝改观了不少。他觉得日后还有很多事情让他跌破眼镜。

史湘玉把小报上刊登的正事读给两个孩子听,至于那些名人的事情,她没有读。现在这些小报刊登的名人事情越来越不正经,不适合让孩子知道。

看完小报,史湘玉就收了起来,待会带去隔壁给程瑾初看。

用完早饭,宋嘉树和小苏轼去了隔壁。

自从小苏轼会走路后,就变成了宋嘉树小尾巴。宋嘉树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他白天跟在宋嘉树身边玩,晚上跟宋嘉树一起睡觉。为此,史湘玉还打趣程瑾初是给她生了一个儿子。

宋嘉树带着小苏轼去找四宝玩。四宝刚喝完奶,正精神着。

看到两个哥哥来了,四宝立马扬起笑脸,朝他们咯咯地笑着。

两个多月前,程瑾初生下四宝,也就是苏辙。

苏辙满月后,苏洵便出去游历。临走前,他不仅给大儿子取好了名字,也给刚满月的小儿子取了名字。

苏轼和苏辙都在,这让宋嘉树在心里彻底松了一口气。一直以来,他都担心苏轼或者苏辙因为他这个穿越者而消失,不然他万死难辞其咎。

陪小苏辙玩了一会儿,宋嘉树和小苏轼就被两个娘亲叫到书房读书。两人都还小,并没有真正的启蒙。两个娘亲平日里就教他们背诗、识字、写字,其他的书不教。等到他们六岁,便送他们去学堂,届时再正式启蒙读书。

宋嘉树和小苏轼都十分聪明,两个娘亲教他们的诗,他们都能背下来。两个娘亲教他们认字,他们也能马上学会,并且永远都会记住。两个娘亲教他们写字,他们一样能立刻学会,并且能一笔不差地写出来,就是写出来的字有些丑。

两个娘亲教两个孩子一首诗后,便不再教他们了。

宋嘉树和小苏轼聪明,一首诗从背诗到识字,再到写字,一个时辰不到就能全部学会。

学会后,两个娘亲便让他们去玩。

宋嘉树在院子的地上画了一些格子,随后就跟小苏轼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跳房子。

跳房子是他们俩每天必玩的活动。

小苏轼又输了。跟宋嘉树玩石头剪刀布,他从未赢过。

宋嘉树揉了揉小苏轼的脑袋,随即拿起一块石头放进格子里,接着他单腿跳进格子里,用脚把石头踢进第二个格子里。如果石头压在格子的线上,那就败了。如果石头踢进第三个格子,或者其他的格子里,那也败了。

小苏轼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宋嘉树单脚踢石头。

史湘玉和程瑾初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插花。

小苏辙趴在摇篮里,一双不太大的眼睛,盯着两个哥哥看。他时不时会拍手、时不时“啊啊”地叫着、时不时咯咯地大笑着,像是在给两个哥哥喝彩呐喊。

宋嘉树跟小苏轼跳了一会儿房子跳累了,便朝两个娘亲走了过去。

史湘玉和程瑾初各在两个孩子的头上簪了一朵花,“我们二宝和三宝真俊俏啊。”

头上簪花的宋嘉树和小苏轼变得更加可爱。

在宋朝,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簪花。

“就跟磨合罗一样。”磨合罗是一种人偶娃娃,类似于现代的芭比娃娃。在宋朝,夸一个小孩子长得好,都会夸他|她是磨合罗。

“谢谢娘亲和舅妈的夸奖。”宋嘉树先端起一碗甘豆汤递给弟弟小苏轼,接着他才端起另一碗,自己喝了起来。

小苏轼拿起一块点心递给宋嘉树,“哥哥吃。”

“弟弟也吃。”

趴在摇篮里的小苏辙对着宋嘉树他们“啊啊”地叫着,像是在说他也要吃。

宋嘉树走到小苏辙的面前,伸手轻轻握住他的小手,“四宝,你还小,不能吃点心,等你长牙了才能吃。”说完,朝小苏辙张嘴露出他整齐的牙齿。

一旁的小苏轼赞成地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对小苏辙说道:“弟弟,你没有牙齿,吃不了点心。”

小苏辙好像听懂了他们的话,立马憋着嘴,肉乎乎的小脸上露出委屈巴巴的神色。

宋嘉树忍不住轻轻地戳了戳小苏辙的小脸,“四宝,等你长大了就会有牙齿,到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小苏辙抓住宋嘉树的手,旋即张嘴咬住他的手指,然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宋嘉树的手指方才拿着点心,多多少少沾了些点心的甜味,小苏辙吃他手指吃的非常开心。

“四宝,不能吃手指,脏。”宋嘉树小心翼翼地把手指从小苏辙的嘴里抽出来,整根手指上沾满了小苏辙的口水。小苏轼看到,立马用自己的袖子擦了擦宋嘉树手指上的口水。

小苏轼有些嫌弃地看着弟弟:“四宝脏死了。”

宋嘉树轻敲了下小苏轼的脑袋,打趣他道:“三宝,你以前也喜欢吃我的手指。”

小苏轼:“……”须臾,他变脸道,“那是因为哥哥的手指好吃,我才吃的。再说,哥哥的手指不脏。”

宋嘉树故意逗小苏轼,把手指伸到他的面前。

“那你要不要吃……”言未毕,他的手指就被小苏轼咬住。

魔合罗又叫摩睺罗,是宋朝特有的人偶娃娃,而且还特别贵,不是一般人家能买得起。

像牙刷和小报不算什么,在宋朝还有肥皂,不过叫肥皂团。

宋朝有很多现代有的东西。后面文里,会写到很多宋朝日常生活用品。

最后还是求收藏!求留言!求疼爱!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到北宋捞苏轼
连载中七年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