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方桂儒的背水一战,是他的孤注一掷。
家里典当了所有能典当的物什,真正的“砸锅卖铁”凑了一点盘缠。他这一路一边务工一边乞讨,直到遇见苏轼兄弟,才在二位贵人的帮助下结束了流浪式赶考。
“家中已是空无一物,唯有这件宝贝,父母不舍得典当,交予我,若是真到了要饿死的地步,能当了保命。”
方桂儒拿出一只圆润的碧玉,没有任何雕琢,只有天然的碧绿仿佛液体在其中流动。
一只价值上乘的翡翠!
04
方桂儒虽然贫穷,但懂得感恩。
这一路得到苏家兄弟照顾,到了京城之后的住店也是苏轼掏的钱。方桂儒便要将这传家宝赠予恩人。
苏家两兄弟一眼便看出这翡翠料子上乘,劝他收好这宝贝,千万不要再拿给别人看,避免招致祸端。
方桂儒自然是听话的,甚至不敢在张二哥面前“炫富”,待人走了,桌面上只剩“自己人”,且已经喝得五迷三道时,才又拿出这枚翡翠璧,再次诚恳地赠给苏轼。
又再次被谢绝。
“即是你传家之宝,就好好收着。方郎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定能获得官家欣赏,谋取个好功名,造福百姓!我们有缘相识,日后免不了相互扶持,情谊比这翡翠更要坚固。”
“好!”方桂儒已是泪流满面,“若我方桂儒日后登科,必为苏先生朝中之友,手中之剑!”
05
直到夜色浓郁,豪华的瑶光舫沿汴河向东缓慢行驶一圈回到下土桥,这场游轮盛宴才结束。
苏辙怀中抱紧酒壶酒杯,防止哥哥趁其不备抢夺过去再来一杯;李士卿困住宋连双手,防止他“接着奏乐接着舞”。
倒是方桂儒,尽管席间大哭大笑看起来醉的最厉害,但行动却十分正常。头不晕脚不软,路线走得笔直,仿佛豪饮三坛的另有其人。
醉鬼难缠,苏辙拉着他的好大哥,李士卿绑着他的鬼室友,只顾得上匆匆道别,便连拖带拽各自回家。
有些人就是有这种特殊体质,喝酒不上脸,看起来越喝越精神,聊起来也有来有往,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但实际上早就醉得彻底。
方桂儒就是这样的人,他只是看上去人间清醒,游刃有余,实际上脑子已经断片,早就醉得找不到北。
于是他吹着河风,闲庭信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百花深处。
百花深处没有面容安详、缝着绣花鞋的老情人,却有一位粉黛佳人,头盖红纱巾,穿着红艳薄纱褙子,露出缎面镶边肚兜,酥-胸半露坐在地上,一手搭在脚踝处“诶哟诶哟”的哼吟。
看到有人走来,那美艳女子抬手略过额头,小指勾住头盖一角,却没有掀开,柔声细语说:“这位俊俏公子,可否帮帮小女子?”
06
方桂儒没见过鬼总听过鬼故事,夜半三更、百花深巷、红衣女子,这么传统的鬼故事桥段他不可能意识不到。
但酒醉壮人胆,他正头脑发热,别说区区女鬼,就是阎王老子来了他也能按住喝上三杯。
那姑娘坐在地上哎呦哎呦轻吟个不停,方桂儒甩了甩脑袋就冲了上去,一把抓住姑娘的手腕。
“冰凉!”这是方桂儒的第一印象。
再仔细看那姑娘头盖下露出的一点肌肤,脸色煞白,嘴唇血红,不同寻常活人。
方桂儒心里“咯噔”了一下,正要松手逃脱,却被女鬼反一把抓住。
“多谢郎君,小女子家就在旁边,不知郎君可否好人做到底,送我回家?”
那姑娘抬手缓缓掀起头盖,并没有预想中的红眼血泪血口獠牙。虽然肤色苍白红唇烈焰,却有一种艳丽浓郁的美感。
方桂儒自觉心跳停顿了片刻,鬼使神差点点头:“好的,好的。”
那姑娘搭着方桂儒却仿佛没有重量,哪里看得出崴了脚,一路轻飘飘移动着到了一处别院门口。
“郎君若不嫌弃,再送我一段。”说完她就默认方桂儒同意了,拉着他从一处偏门进入,来到一间屋子门口。
“郎君,帮我开门。”
方桂儒稍稍用力,屋门被推开,迎面就是一排灵位。
“吱嘎——”身后的门被关上,方桂儒一下子清醒了许多,猛然回头。
昏暗的烛光忽明忽暗,香火烟雾缭绕。那女鬼已完全祛了头盖,也脱了身上那层薄纱褙子。
只穿着肚兜和半透明的亵裤,一步步走向方桂儒……
北宋考公上岸的顺序:先参加各州、府举行的解试,考过颁发及第举人文凭;次年春季,持文凭参加礼部的省试,考试地点在首都汴京,由皇帝任命的高级官员担任主考官,考过颁发进士文凭;紧跟其后就是殿试,皇帝担任考官,在皇宫内考试,根据答卷评定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等名次。名次决定了仕途起点高低。
方桂儒他们这次要参加的“制科考试”,是独立于上述常规进士科之外的一种“特招”考试,全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不定期下诏举行。 主要考“策论”,即针对具体的时政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难度极高,非常考验考生的真才实学和政治洞察力。含金量极高! 制科的入选者,往往被视为“天子门生”,是真正的精英。一旦入等,通常会直接被授予比普通进士更高的官职,是进入仕途快车道的最佳途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10 别和陌生人说话也别在午夜问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