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月下意识地裹了裹身上的狐裘,有点儿冷。
旁边魏锦明要去脱她狐裘的手顿时停下,咋回事,紫宸殿的炭火烧得很旺,陛下还冷吗?
林嘉月迈步坐到了主位,端起旁边已经准备好的热茶抿了一口。
嗯……太浓了,不喜欢。
这时,她看到陆斯灵的双眸越来越冷,心里莫名一虚。
咋了?她啥也没说,啥也没干啊。
随即上茶的宦官上来,见林嘉月手上捧着的茶杯,脸色一白,手都抖了起来。
但宦官强忍着不说话,说出来就完了。
她老老实实地把茶水上好,赶紧退下了。
林嘉月已经发现了不对,要是茶水是她的,就不会再上,说明茶水是别人的。
她没来之前,能坐主位的只有首辅……陆斯灵?
所以她喝的是陆斯灵的茶,怪不得这么难喝。
不是,重点是她好像占了陆斯灵的便宜?
不会吧,陆斯灵不会以为她是故意的吧?她偷偷看了一眼陆斯灵的脸色,啧,好冷啊。
她硬着头皮把茶杯放到一边,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灵活地换了另外一杯茶小抿了一口。
清香淡雅,不错。
估计是陆斯灵太困了,不得不用浓茶提神。
真是勤劳的首辅大人,一天三个时辰恐怕都睡不了。
五位阁臣已经坐好,第一件事就是刺王杀驾,刺杀皇帝,导致皇帝受伤,这可是大案。
天大的功劳比不过救驾,天大的罪名也就是造反刺杀皇帝。
“听闻刺杀王驾时,首辅也在旁边。”
陆斯灵闻言开口,“嗯,此人是为陛下抬轿的太监叫王二钩,是太后身边太监王多石的族侄,手中有匕首,经大理寺查验,匕首来自京都西城的打铁铺。”
阁臣孙含章蹙眉,“打铁铺的武器是有限制的,多少刀多少剑都有记录,可查明?”
陆斯灵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大理寺已经查明,匕首是王二钩自己去买的,手中的单是器具司的左司丞开的,大理寺审出来,是王二钩送了二十两碎银,借口说得罪了人,有人上门找麻烦。”
大周的武器管理很严格,铁器铺都得在官府挂钩,里面一年能制作多少兵器,且需要卖得比器具司贵,而想购买武器的人,得先到器具司开单子,说明用途,且此人来历干净。
也就是说,王二钩的背景确实干净,要不然就算是王多石,也不敢给人整进来。
用家世清白的人来刺杀,九族就完了。
问题是王多石是太后的人,那此次刺杀是否跟太后有关。
有人想到了这点,却不敢说出来。
这些阁臣都是人精,陆斯灵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是不敢直接指出来。
阁臣礼部尚书张无为率先说话,“既然如此,审王多石就好。”
谁不知道张无为是站在崔太后那边的,他开口显然是想把事情终结在王多石那里。
可是终结的了嘛,陆斯灵心中冷笑。
自从查出王多石的那一刻,崔太后注定脱不了干系。
张无为见没人说话,继续开口,“王多石一个太监,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让自己的族侄行刺陛下?出了事整个家族都要押送断头台,除非王二钩的背后是别人,恰好走了王多石的路子入的宫。”
“恰好?张阁老这么说,有证据吗?”
阁臣孙含章乃工部尚书,尽管都是商户,工部却是六部之中最边缘的,要不是陆斯灵,她进不了内阁。
因此,大家都知道,孙含章是陆斯灵的人。
众人都看向陆斯灵,想知道她的态度。
然而,陆斯灵喝着杯中的新茶一言不发。
林嘉月大概看明白了,内阁分为四派。
陆斯灵跟孙含章,长孙修远是勋贵的人,而皇后出身勋贵,张无为是太后的人,至于周守正,一个不想参与争斗的人。
几个人都各有各的心思,张无为当然不会让罪名最后归到太后身上。
“孙阁老,有没有证据,内狱不是在审吗?”
张无为的话,让陆斯灵勾起了唇。
“恰好,本首辅叫了内狱司正与大理寺少卿前来,诸位可以听听她们怎么说。”
林嘉月仔细想了想,小说中关于这段陆斯灵是怎么处理的。
好像因为原身作妖,陆斯灵为了防止自己被信香控制,议事没有带原身,还很强势的一槌定音。
再加上广薇,导致这件事的争议很大,引发了朝堂弹劾。
这次不一样,广薇带短箭的事没有被抓到,刺客证明跟太后身边的人有关系,那她就算强势些也无妨。
再说了,有些人想弹劾,就算早上吃的不是稀饭,是干饭,也能给你找出麻烦来。
这就是为什么,陆斯灵变法的第一步就是吏治。
管不好执行的官员,再好的变法落到百姓头上,都将是晴天霹雳。
陆斯灵虽在东宫长大,却也见惯了人情冷暖,游学时也看到了人间百态,她很清楚,内阁制定的所有制度,都要经过一层一层地落实,最终由小吏完成。
中间有一个搞事,就会让制度的味道变了。
陆斯灵不在意官吏有私心,她只在意这些人听不听话。
吏治不明,变法不通,因此她现在身上还担着吏部尚书的职务。
对此,林嘉月倒是有一个想法,政策不通,向来与信息有关,朝廷有官报,可识字的人不多,口口相传就变了味。
况且,历经中间官员时,还会修改夸大政策。
如改稻田十亩种桑,传下去就变成了改稻田一万亩,这时老百姓的反抗情绪就起来了,没有一个干的,冲突就起来了。
这个时候是朝廷妥协,还是镇压百姓?
她的想法则是组建一个信息通道,让信息能传到百姓的耳朵里,且不会有任何篡改。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那些施行新政的官员乃至小吏,蒙骗百姓,百姓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承担了重担。
想必陆斯灵也是知道这些,才迟迟只做吏改,而非大动干戈。
还有试点绩效什么的,要不是看过小说,她都以为陆斯灵也是穿越过来的了。
没一会儿,大理寺少卿欧阳淑石与高令仪一起走了进来。
两人都没有什么表情,相比起来欧阳淑石看起来更好接近些,高令仪一脸严肃,让林嘉月想起了教导主任。
她转了下杯子,抿了一口茶。
两人一同行礼,“陛下万安。”
“嗯。”
林嘉月主打一个话少,字更少。
内阁议事,她原本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这还是陆斯灵允的。
所以议事时,她不能瞎提建议,只能听着,不过她能问问题。
“陆师,朕有一事不解。”
皇帝发问,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所有人都得站起来,恭候皇帝发问。
“刺客为何要杀朕?”
“朕登基以来,日日读书,一日不曾荒废,想亲政后为天下百姓做事,是朕,做错了什么吗?”
此言一出,众人立即起身弯腰。
“陛下万勿伤心。”长孙修远叩首在地,“陛下好学是大周幸事,想是如今新政初施,难免有人心怀不轨,非陛下之过。”
这个人,直接把事情引到了新法上。
陆斯灵皱眉,长孙修远有能力,却是坚定站在变法对立面的人,一有机会就想诋毁新法,在小皇帝的心里种下她被刺杀的原因与变法有关。
这样一来,小皇帝掌权还愿意执行新法吗?
不过,要是以前,她还会反驳,现在不重要了。
皇帝?换一个就行了。
林嘉月起身,去扶陆斯灵,“朕向来认为,变法为国为民,若因此引来宵小之徒的恶意,朕亦无所畏惧。”
“凡是有人妄图阻挠新政,朕虽未亲政,却有三尺青锋在手。”
此言引得陆斯灵讶异地抬头,她自认为了解小皇帝,上辈子小皇帝虽没有反对变法,却从未支持变法,还与别的大臣联合起来,试图废掉新法。
从未有一次,像这样站出来,坚定地说支持新政。
林嘉月勇敢无畏的模样,让陆斯灵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她为了抵挡刺客,用手抓住匕首的样子。
她的视线落在林嘉月受伤的手掌上,心情莫名地复杂。
就仿佛上辈子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场噩梦,实际上现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马上,陆斯灵就想到了自己被下药这件事,刚刚的恍惚仿佛不存在,无论小皇帝做出了什么改变,都无法阻挡她的杀意。
恨意终究占据了上风,况且她也无法确定小皇帝是否真心。
君子论迹,她往往不会揣测别人的内心动机,然而对小皇帝,她一定会更加苛刻。
陆斯灵后撤一步,躲开林嘉月搀扶的手,“此案,臣必追查到底。”
林嘉月收回扶了空的手,啧,果真是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啊。
“欧阳少卿,高司正,说说吧,你们查到了什么。”
陆斯灵的声音响起,让默然站在一旁的两人重新走了上来。
刚刚皇帝的表态,给两人下了定心丸,接下来无论她们说什么,这些阁臣都不会再从私心出言。
陛下都这么说了,若这些人再不能秉公处置,那天下人的唾沫都会淹死几人。
想入阁的人多着呢,兵部跟刑部的都在虎视眈眈。
陆斯灵这时忽然想到了什么,林嘉月这是在借问问题的理由,参与此次的议事,并成功影响到了内阁阁臣。
她就知道,林嘉月没有表现出的那样大无畏。
此人就是个只会阴私算计的混蛋。
林嘉月:对对对,我是混蛋,人渣,姐姐不爱,终究处处是我的错
陆斯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