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知道贾珍是挟私报复,但是荣国府宁国府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家里斗起来算什么本事。于是,转头就去求公爹贾敬。
贾敬倒还真没丧心病狂到逼着侄女元春就非要留在宫里苦熬出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要是能得宠,还等到现今的岁数吗?眼瞧着就已经到了出宫年纪了,平平安安的是最好。听了尤氏说了贾母的打算,又说贾珍张嘴要三千两银子去说项,贾敬倒是忍不住笑了,这个儿子不愧是当家的,搂钱是不手软。于是跟媳妇说道,“你且回去告诉老太太,有什么说的都交代好了,我自会寻个妥当人去说。”
这边贾珍左右等了两天见是丝毫没有动静,心里倒是惊奇,想着老祖宗难道被着三千两银子吓回去了?尤氏却是与他只字不提。倒是他自己耐不住性子,忍不住去问了尤氏,可想好了没有?
尤氏一面翻着帐本子一面淡淡回道:“老爷派人把事办妥了,西府大姑娘也说要安心等回家,老太太那边都回过话了。”
贾珍听了,倒没太惊讶,想着贾母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发掉的人,只是没想到尤氏直接去找了贾敬,他又算得什么。尤氏见他也不说话也不走,想了想,就把贾母的嘱咐一并告知:“老太太说哥儿们也不能光读书,怕熬煎坏了,让大爷带着练练骑射。”贾珍很痛快的应了一声,又道:“弓箭教习猎场都得支银子,请大奶奶也安排妥当。”尤氏却是眼也不抬:“这不是府里内务,外场子上的事大爷做主便是。”
贾珍正待说什么,只听得外头忽然传来惜春的笑声,自从惜春回了东府来,跟兄长嫂子亲了好几倍,动不动就来与尤氏说话。
“嫂子我来了。”惜春一面笑一面走进来,每天都这么高兴。进门见到贾珍在,只好敷衍的行了礼,“哥哥好。”老哥哥比她大了二十岁,见了这么一个小妹妹,原先养在别人家是见不着,现在回来了就在眼前,况且自己也没个女儿,对着惜春是很疼宠的。
“快给姑娘拿新蒸的栗子饼和才打的番石榴茶。”尤氏见了惜春,也露出笑脸来。她投桃报李,到底管的是贾家,这些贾家人里面,还能聊天说话的也只有惜春了,搬回来之后姑嫂住的近了,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不熟,但因为都是有志气的人,现在感情已经很好了。
贾珍见了惜春过来,也不走,照旧坐着喝茶,等着听她们说什么。老哥哥是亲的,惜春也不把他当外人。于是跟着尤氏撒娇道:“好嫂子,我昨儿跟着老太太去冯家,看见他们家小姐穿了一件极好看的春和锦,花纹式样都是崭新的,绣的花儿跟真的一样,我也要一件呢。”尤氏笑道:“你的衣裳柜子里都盛不下了,还要做新的,你先把那些衣服都穿遍了再说。”惜春也笑道:“好小气的嫂子,我下个月还要去北静王府参加赏花会,怎么样也得给我一件出门的新衣裳穿呢。”尤氏便做出无奈的表情,“好吧我的大小姐,我让人去绣房里说,□□和锦去。”惜春笑道,“不用嫂子的人,我自己去嘱咐,他们别把颜色买坏了。”忽而又笑道,“我给嫂子也选一件,我要雨过天晴的,嫂子要丁香紫的。”尤氏笑道,“去吧去吧,知道你孝顺,放心,全都记在我的账上。”惜春又笑嘻嘻的跑了,因为点心没来得及吃,尤氏又打发人连忙装了给她送过去。
贾珍原是不知道贾母还带着惜春出门子,听起来安排的还很紧凑。这也是老太太疼惜惜春自幼丧母,在外告诉诸人,宁国府的小姐有她这位叔祖母一并教养,女学规矩挑不出差错来。因见尤氏与惜春格外亲昵,又看到尤氏给惜春置办新衣裳送点心,常来常往的,长嫂如母,他心里便有几分触动。因抬眼见她身上穿着的一件秋香色褙子已是半新不旧,因为居家,头上也只戴了一根赤金凤簪,浑身上下真是朴素得很。
“还是老太太想的妥当,惜儿一天天年纪也大了,衣裳首饰得置办起来了。”贾珍说罢,又道,“我那里还存着太太在世时的几件首饰,你给惜儿拿过去。”
尤氏点了点头。
贾珍又道:“你是太太的媳妇,也有你的。”说毕就出了门去。
尤氏闻言略微惊异,见他走了倒没在多想。晚间,贾珍遣了婆子送来两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首饰匣子,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签子,一个是给尤氏,一个是给惜春。尤氏连忙令银蝶拿了惜春的一份给送去,说是她母亲留给她的。自己的那盒子也打开来看,只见一套点翠凤冠,一套是珍珠头面,还有镶翡翠和红宝石的金首饰若干,不像是成套的,应当是贾珍另添进去的。尤氏怔怔瞧了一会,收下不提。
黎胜这边得了元春的口信,又得开始盘算,大姑娘果然也是不愿意在那个见不得人的地方苦熬,见着家里也不逼迫,自己也不作难。说到底,还是得家里强了,姑娘们日子才好过。元春如果遣送回家,往后的日子也不好走。一是宫里出来的,名声上不好听,二是年纪大了,怕也不好找人家。所以有很多送进宫的女孩,即便是在宫里熬不出头,一辈子只能做个女史或者宫女,也不肯回家给家族蒙羞。黎胜相信元春是权衡过利弊,最终决定回家,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里给她送了信,欢迎她回家。
这一方面贾政王夫人不知就里,黎胜也懒得与他们多说。至于元春回来之后,自然是先找人家,找不到人家就在家里将养着,荣国府又不是养不起一个姑娘。至于宁国府那边,既然肯去传话,也是说明心里面没烂了根子,不卖孩子,不枉费自己为他们奔波了那好几趟。
因宝钗小面的日子迟迟未定下来,薛家难免有点焦躁。瞧着贾母带着迎春、探春、惜春常常出外交际,宝钗的年纪比着她们还要年长几岁,如果进宫不成,那也得早些另谋出路。因与其他人隔了一层,宝钗只好找了探春打探消息,探春何等聪明,见她这般,自然明白是心急缘故。但这世间也没有让着亲戚带着走亲戚的道理。宝钗略带着几分失望走了。探春在房中思忖半日,收拾了去给贾母请安。
此时黎胜正在与迎春说话。惜春现今阔了,迎春也能跟着享福,但都是外面来的,自己这边也要想办法有主意。黎胜知道迎春一向老实,又被他们欺负惯了,所以只好亲自上手点拨她。“你年纪也不小了,我成天的带你们几个出去,去瞧瞧人家怎么做娘子,怎么处事的,你都得上心。”迎春听了面上一红,轻轻点了点头。“这些话原该是你母亲与你说的,你姨娘死的早,这些事情都没有人给你张罗,我这边孙子孙女一大把,你自己要想办法。”迎春听得鼻子发酸,早流下眼泪来。
“你太太的脾性是有些左性,但是只顺着她,她脸上有了面子,凡事就好些了。她是太太,你是女儿,凡事都是你要趋就她的,你怕她躲着她,她心里更不疼你,以后可怎么办?”贾母一面说道,一面劝道,“你莫要自怜自欺,这些个孙女里你脾性柔和是好的,过刚易折,不是好事。往后你多去请安,陪着她吃饭,事事都与她说说,有话你会说就说,不会说该点头就点头,该摇头就摇头,长长久久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平素也做点针线手工什么给她,东西不在大,是一个心意,慢慢以后自然就好了。”
迎春一面听一面点头,“老祖宗放心,孙女都记下来了。”黎胜说道,“你们都是聪明孩子,凡事别想的那么一刀两断,事情都是可以转圜的,你太太有时候犯糊涂你是小孩子不能往心里去。”说罢,又叹道:“你们几个里面还是惜春好些,探丫头日子也不好过。”
说着说着探春就来了。黎胜让琉璃送了迎春回去,又来接待自己的三孙女。探春那么聪明,又常常在王夫人身边耳濡目染的,凡事都带着心神耳意,早瞧出来薛宝钗想着把宝玉做备胎的事。再加上年初林黛玉入府没几日又回了苏州,想必是老太太另有算计。宝玉的婚事应该是王夫人与贾母最重视的一件事,姑父忽然把林黛玉送进京来,是不是因为姑母在世跟祖母商量过什么,那么如今宝钗又来,又有了这个打算,说不得也是嫡母的意思,要么入宫帮大姐姐,要么留在贾府嫁贾宝玉,否则那么热络张罗薛家进京是为什么呢。这件事说不得老太太早就看出来了,但是如果自己不来说,老太太就不会把自己当成心爱的孙女。嫡母当然是靠不住的,兰儿还是亲孙子呢,就那么冷淡无情。自己一个庶女算什么,更何况自己的生母还是赵姨娘——嫡母最厌恶的女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