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他被她吸引了

先是安王安王妃那组,

由安王妃开始念出自己和安王做的诗:

“花开门庭前,

秋雨却醉落,

不知是何香,

丹桂扑鼻来。”

而后是谭王那组,这可把谭王激动坏了,他激动地大声道:

“桂花飘香满枝头,

金黄点点映日流。

芬芳四溢沁心脾,

月下花前乐无休。”

接下来又是好几组,各自念出来自己的诗,太后和皇后贵妃依次为他们打分。

……

最后是宁王宁王妃这一组,太后,皇后,贵妃,以及剩下的全场人都注视着宁王夫妇。”谁不知道这宁王妃是个不学无术的。

苏亦瑶在众人的鄙夷的眼光中站起来,她大声朗读: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出自唐朝王建,虽然说自己不会作诗,但她背的诗还少吗?

她选择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的意境跟她的心情一样,她真的好想家。

她念完后,人群中皆是瞠目咋舌,而后是响起雷震般的掌声,谭王更是直接跑到宁王夫妇面前,激动地泪落如雨,他说自己研究诗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诗。

饶是太后皇后,都被这首诗惊到了,太后称赞道:“这一轮宁王宁王妃胜出。”

众人唏嘘一片,皆是不敢相信,但没一会儿就平静下来了,这诗肯定是宁王自己作的,宁王妃那个废物,能作出来什么。

还打着两人合作的旗号,太后这招也算是足给宁王妃面子。

不过,太后和皇后也觉得,这肯定是宁王作的。

其实震惊的不只是众人,更惊呆的是宁王,文昌公主萧觅柔和贤妃。

他们和苏亦瑶一直都在一起,三人眼睁睁看着太后出题之后,苏亦瑶秒写出来这首诗。

苏亦瑶站起来念诗的那一刻,宁王心中就已经笃定,此女绝不简单,绝非是传闻那样。

他坐在那里抬头,看着苏亦瑶一字一字地把诗念完,烛光映在她的脸上,略施粉黛的她面容泛红,皮肤就如同那三月份刚开的桃花,白中带粉,粉中带嫩,仿佛吹弹可破,细嫩光滑,她的眼睛就像一片星空般耀眼,眼里泛着光芒,就如同那宝石,却又像一颗葡萄般晶莹剔透。

他被她吸引了。

……

太后心里不想再参与这个作诗比赛了,虽说宁王宁王妃这局胜出,但万一再来一局暴露了宁王妃的实力,宁王妃还是会给宁王丢人,便道:“时辰差不多了,都移至飞凤厅用膳赏月吧。”

众人皆知太后的心思,谁不知道太后心疼宁王萧铭辰,说来也是贤妃的原因。

当年皇帝还是太子时曾微服私访到林州调查民情,途中不幸遇到山匪,被山匪所绑,后来他想尽办法逃跑,却在逃亡时不幸坠下山崖,被正在河边浣洗衣物的贤妃所救,当时贤妃只是一个山下的小平民,家境更是贫寒。

太子得救后感激于贤妃,便在后来回京城登基后专门差了一道圣旨送到林州,将那救命姑娘封为贤妃,贤妃的两个弟弟也都因此被招入京城,做了个六品官员。

但贤妃的两个弟弟因是平民出身,对朝堂之事更是知之甚少,且二人并没有什么才华,官途屡屡不顺,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六品官员。因此贤妃虽位居正一品,但因母族势弱,在宫中长年低调行事,从不招惹是非。

而太后因救命之事对贤妃也感激于心,所以,对萧铭辰兄妹二人照顾有加,皇后和其他妃嫔们虽心里不满,但也不能说什么,毕竟人家有恩。

但这件事却在皇后心里扎了一根刺,她害怕太后会扶持萧铭辰,对明王安王不利,因此处处针对萧铭辰。

明王,皇后所出,排行老大,也是太子,是所有皇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之人。

皇后膝下有两儿一女,明王、安王和长平公主。

飞凤厅

众人移至飞凤厅后,下人们将晚膳一一呈上。

然而,众人却不能动筷,因为皇帝还没到。

良久,厅外有人大喊:“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拜见皇上。

皇帝高兴道:“免礼,都动筷吧。”

每逢中秋,如果朝堂没有什么事,皇帝都是最高兴的,因为此时他的儿子女儿基本上都在身边,虽说天家无父子,但他对他的孩子们还是有感情的。

众人开始用膳,每个桌前都是各个妃嫔带着自己的孩子,因此贤妃和文昌公主,宁王宁王妃四人一桌。

苏亦瑶数了数在场的王爷,凑到萧铭辰耳旁小声问萧铭辰:“所以皇帝总共有八个儿子?”

萧铭辰道:“不,是十个。”

“那另外两个呢?”

萧铭辰也凑过去回答道:“一个是太子明王,他去宿州了,还有一个是二皇子庆王,他生病了,就没来。”

苏亦瑶又问:“那你们这么多王爷里面有多少成婚了?”

萧铭辰看着她,不解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苏亦瑶回道:“就是问问嘛。”

萧铭辰还是回答道:“七个成婚了,还有八弟卢王,九弟代王,十弟康王未到成婚年龄,还未开府。”

苏亦瑶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间距离很近,用一个词形容便是交头接耳。

这一幕尽数被太后和贤妃看在眼里,太后心里疑惑,辰儿怎么会跟苏亦瑶亲近如此。

而贤妃则是欣慰,她的辰儿总算是长大了。

俩人又交头接耳说了一些什么,半晌,皇后开口道:“今日高兴,臣妾特意让太子妃准备了一场舞蹈,献于陛下和太后。”

太子妃刘倩琪,明王的妻子,宰相之女,身份尊贵,明王虽出差没来,但他的王妃也总该来。

皇后带头让人表演,贵妃也只能跟着附和,但她知道,不能压太子妃一头。

于是便让谭王妃扶琴,让琴声伴随太子妃跳舞。

台下上来一些穿着打扮一样的舞者,太子妃身着一身红艳位于那些舞者中间,似叶中花,花种芯,她在悠扬的琴声下翩翩起舞,舞步轻盈优美,她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不妖娆,犹如翩翩仙子。

舞毕,众人连连叫好,而画台前的湘王妃刘倩玥则是恨得咬紧了牙齿。

刘倩玥与刘倩琪一母同胞,皆是宰相之女,而刘倩琪就嫁给了太子,做上了太子妃,自己却嫁给了湘王这个不中用的男人。

湘王萧铭泽,德妃所出,排行老四,是个吃货,整日流连于各种吃食,对朝政之事一窍不通,只想逍遥快活。

淑妃起身道:“臣妾也让瑞王妃准备了一曲,献于陛下和太后。”

瑞王妃携琵琶而出,她弹了一首梅花曲,曲子清脆悦耳,悠扬宛转,如同天籁之音,娓娓动听,曲中带意,意中带味。

一曲毕后,众人回味悠长。

苏亦瑶悄悄跟萧铭辰说道:“要卷起来了,一会可能就要轮到咱们了,你说我准备什么表演?”

萧铭辰疑惑问:“卷是什么意思?”

苏亦瑶不知怎么解答:“就是……额……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通过激烈竞争去争抢某个东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位瑞王妃好像很善曲。”

萧铭辰懂她所说是何意思了,回道:“你会什么就展示什么,若是不会的话,你再作首诗也行,你刚才那首作的很好。至于瑞王妃,她是礼部尚书张大人之女,自是善曲。”

德妃也站起道:“方才太子妃跳舞时,臣妾便让湘王妃作画,玥儿,快拿出来瞧瞧。”

湘王妃的婢女便将画展开,画中画的就是太子妃跳舞时的一个动作,画的是栩栩如生,如同印上的一般,众人皆是称赞。

这次,真的轮到宁王妃了。

众人目光都注视着她,在场多少人都在等她出尽丑事。

空气静止了一会,略显尴尬,苏亦瑶还没想好要表演什么。

皇后突然道:“宁王妃刚才和宁王那首诗作的极好,本宫意犹未尽,本宫还想再听一首此等好的诗,不如宁王妃就以这明月也题,再作一首,如何?”

苏亦瑶顿时兴奋起来,明月为题?这有何难,她背的没有一百首,也得有八十首了,不如就背床前明月光吧。

苏亦瑶起身恭敬回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众人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很多更是惊掉了下巴。若是刚才那次是宁王所作,那这次可是皇后现场出题,苏亦瑶现场作的。

太后,皇帝,皇后皆是一脸不敢相信,这么好的诗居然是从苏亦瑶口中所作,这怎么可能!

人群中立马有人小声道:“该不会是提前准备好的吧。”

众人越传声音越大,皇帝、皇后和太后都听到了。

苏亦瑶心里回答:就是我提前背好的怎么了!你们要是比我背的多,比我背的好,我把头拧下来送给你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基地可不是吹的。

苏亦瑶也无所畏惧道:“可能会有人觉得我是作弊,那不如就再以其它为题,我现场来作诗,如何?”

皇帝道:“关于诗,朕前几日倒真是听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是让诗中涵盖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这些数字,朕百思不得其解,宁王妃可觉得有解?”

“回父皇,儿媳愚钝,不懂是何解,但若父皇需要,儿媳可以斗胆献个丑。”

皇帝都说不得其解,自己总不能要越过皇上说自己有解吧。

皇帝说:“但说无妨。”

苏亦瑶清了一下嗓音,便道: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十枝花。”

皇帝当场夸赞:“甚妙,宁王妃解了朕多日的疑题,来人呐,赏黄金百两。”

皇帝停顿了一下,又觉得不妥,忙补充道:“今日参与的表演通通有赏。”

倘若只赏了宁王妃一个人,会招人眼红,可能会遭暗算,所以就都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越后成妃成帝
连载中冰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