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获的四十六匹战马极大地缓解了队伍的运输压力。
原本需要人背肩扛的行李和沉重物资,现在都稳妥地放在马背上。
刚刚经历了以弱胜强的自卫战,百姓们的情绪格外高昂。
夏若见此,索性下令连夜赶路。
第二日清晨,队伍终于到达辽西城范围内。
她看着远处地平线上,隐隐约约浮现的城墙,还没来的及松口气。
前方官道上便升起滚滚烟尘,明显有人马正疾驰而来。
陈屿和曹家兄弟立刻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神情警惕。
夏若凝目远眺,片刻后,语气轻松的摆了摆手。
“自己人。”
几人紧绷的身体霎时放松下来。
那队人马逐渐靠近,她也看清了为首之人。
只见李铁带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气势汹汹而来。
直到李铁看清队伍前方,那端坐在马背上的纤瘦身影时,脸上的严肃瞬间化为惊讶,继而转为惊喜。
“女郎!陈排长!居然是你们!”
李铁惊喜地喊道。
他身后的士兵们也认出了两人,纷纷收起兵刃,满脸喜悦笑容。
原来,汉阳军的巡逻士兵老早就发现了这支奇怪队伍,并立刻回城禀报。
梁盛听说队伍主要由百姓组成,却仍不放心。
还特意将李铁招去,让他带人前来查看。
李铁此时注意到夏若身后长长的队伍,和其中大量物资和马匹,表情有些发懵。
“女郎,这些人是……?”
夏若语气平静地解释。
“这些都是当年破城时,从辽西郡逃出去的百姓,他们一直在山中隐居。”
“我和陈排长此行正好遇见,乡亲们听说辽西郡重归汉人手中,都愿意回来。”
她又指了指板车和马背上的物资。
“这些,是父亲留给我的……至于这些马。”
“路上遇到一伙不开眼的劫匪,缴获来的。”
她说得云淡风轻,甚是随意,但李铁和他身后的士兵,却听的满脸错愕。
短短三天。
女郎不仅找到了流落山野的同胞,带回了大将军留下的物资,还顺手剿灭了一伙劫匪,缴获了数十匹战马?
这效率,这手段……
看着众人呆呆的表情,夏若只是淡淡一笑,随即提醒道。
“乡亲们连夜赶路,到现在都没合眼,其他的事以后再说,我们先回城。”
李铁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点头。
“对对对!女郎、陈排长,还有各位乡亲,快请!咱们立刻回城!”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辽西郡城行去。
距离城门还有老远,夏若便听到鼎沸的人声和乒乒乓乓的敲打声。
到了近处,只见辽西城门外,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以千计的百姓正在忙碌。
他们喊着号子,夯土的夯土,搬运石料的搬运石料,砌墙的砌墙。
虽然人人衣裳破旧,身体消瘦,但脸上却没有了昔日被徭役压迫的麻木,反而有了一种充满希望的干劲。
她才离开三天,瓮城的地基已然夯实,墙体已筑起一人多高。
夏若眼中闪过惊讶,随即满意的看向身旁的李铁,由衷地夸奖道。
“李排长,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的工作能力。如此进度,远超我的想象。”
得到她的肯定,李铁黝黑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
“主要是百姓们积极性非常高,日夜轮班赶工,才能有这样的速度。”
“如今,大家都盼着城墙早日建成呢!”
他们身后。
钟庆荣、曹家兄弟以及那些刚刚归来的百姓,则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他们好奇地张望着,不明白城门前多出来的奇特建筑是做什么用的。
周围劳作的百姓也都好奇地望着他们。
但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夏若身上,眼底带着敬畏和感激。
队伍从瓮城的入口进入,逐渐走向城门。
很快,辽西郡那高大、老旧的城门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离乡背井、在山中苦熬了许久的百姓,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曹仁虎目含泪,嘴唇微微颤抖。曹义直接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睛。曹礼更是直接低声啜泣起来。
这哭声仿佛会传染,瞬间,许多人都红了眼眶。
有人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有人奔跑上前,抚摸着斑驳的城,也有人和身边的亲人相拥而泣……
这些人不停的说着。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这悲喜交加的场面,感染了周围正在修建瓮城的百姓。
他们听着那些哭声和话语,立刻明白了这群人的来历,顿时感同身受。
许多人纷纷出言安慰: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别哭了,现在好了,咱们辽西郡又回来了!”
“现在有夏城主在,日子有盼头了!”
在修建瓮城的百姓中,一名中年汉子突然走出,他盯着一个号啕大哭的老妇人,有些迟疑的开口道。
“你……三姑!是三姑吗?”
那妇人抬头一看,顿时满脸惊喜。
“小树!你是小树吧!”
“我的老天!真是你啊!三姑!”
“小树!你、你竟然还活着!太好了!”
姑侄俩凑在一起,霎时泪水涟涟……
又有百姓一脸惊喜上前,来到一人面前。
“老李!老李啊!”
“老刘!”
有人发现了失散的亲戚,有人认出了往日的邻居好友。
一时间,城门口变得更加喧闹,场面无比火热。
修建瓮城的百姓拉着刚归来的亲戚,激动地说。
“你们回来得好!现在辽西郡由夏女郎掌控,日子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身旁,一个人立马附和道。
“对对!只要肯干活,每天都能吃饱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