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这不是闭环了吗?

事实上,这是江家在京郊的一处别院,占地面积约3亩,有大小房屋几十间。从外观来看,青砖灰瓦,庄重古朴,内里庭院幽静典雅,意趣非凡。

从前江家原是住在棉花胡同的,那边宅院修缮的更加阔气些,江济民被平反后主动将它捐献了出来,仍作公用。

现在这座别院是他早逝妻子的陪嫁,他不辞路远搬到这里也只是为着这点念想。

卫明熹和杨红娇不知其中内情,在看到那个威严气派的大门后已经开始瞠目结舌。

两盏红灯笼映衬着高高的门楣,“榴园”二字刻于匾上。

拾阶而上步入红漆大门,越过雕刻精美的影壁再穿过繁复华丽的垂花门,来到第二进的院落,卫明熹和杨红娇被安排住在东厢的第二间卧房。

“红娇姨,你要发达了呀,”卫明熹坐在华美的雕花大床上不住感慨,“如此看来,别说两千了,两万块你也丢得起。”

“你胡说个啥,这……这宅子和我有啥关系,再说了,我又不是败家子,那钱不是都找回来了。”

杨红娇对她的吐槽表示十分介意。

“你真以为拿回来的钱就是你丢的那笔?”

“不是我丢的难道还是那汪局长自掏腰包白送的啊。”杨红娇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儿。

这恐怕才是真相啊,卫明熹摇摇头,暗叹杨红娇太天真。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啊。

钱或许是能找回来,但大概率不会那么快,除非他采取什么非常手段,可那样的话就会惊动很多人了。

汪副局长花两千块在报纸版面上买个好名声,对比能给江大勇卖个好,不知他心里觉得是赚是亏呢。

从卫明熹的角度来看,认为他还是赚了,毕竟他现在名声不咋地,而且很显然江家也不缺这“点”钱啊。

但愿他能想明白,不要在心里记恨才好。

一天里经历了许多事,卫明熹的脑子已经渐渐混沌了,多想无益,此刻睡觉皇帝大。

软枕锦被无疑是不存在的,只有寻常铺盖,就像这宅子虽富丽,一应陈设还是简单朴素的。

不过狡兔尚有三窟,以江济民的老辣,江家的好东西怕是被藏在某处不见天日呢。

两人都乏累的狠了,草草洗漱一番过后背对背各自睡去不提。

第二天毫无意外起了个大晚,到正房的厅堂吃早饭时,她们见到了这座宅子过去的老管家徐叔,当然现在都是同志了,卫明熹就管他叫一声徐爷爷。

他约莫六十多的年纪,面色红亮,精气神十足,以他的身份应当没被牵连,日子过得很安适才对。

如今他在江家是个什么情形卫明熹尚不清楚,大抵和《父母爱情》里安杰娘家的孙妈是一样的吧。

徐管家态度颇为和气,早餐就是他亲手做的,别看只是简单的白粥和油饼,手艺却没的说,再配上一碟流油的咸鸭蛋,滋味别提了。

饭后杨红娇被送去医院陪伴江大勇,卫明熹却被徐管家告知江济民找她有点事,请她稍待。

“丫头你也不必在这拘着,尽可到院子里转转,到时我自会去寻你。”

他的语气亲切和蔼,比卫明熹穿来后见过的任何一个“老头儿”都更像爷爷的角色,她自然也不能辜负这份美意,抬脚往外溜达。

她穿过第三进后院来到了花园,池塘似是连着活水,眼下仍在结冰,岸边错落堆砌着几块乱石,不同于假山的玲珑,却有一种别致的美感。

回廊不同于其他园林的曲折有致,显的笔直通达,廊柱的红漆偶有褪色,在萧瑟的冬日里更显庄肃厚重之美。

卫明熹最喜欢廊后空着的那一大片干枯的草地,只需简单打理,等到春夏时分,该是怎样的明朗开阔、绿意盎然啊——

这地方简直不要太适合养只小狗了吧!她忍不住在心里畅想。

要知道在后世的京都,能让小狗自由奔跑又不怕走丢的地方可太少了,这才让她犹犹豫豫一直没有抱一只回家。

江济民不知何时出现在她的身后,猛不防出声直接给她吓了一跳。

“这里怎么样?”他今天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嗓音都清亮许多。

“好啊!”卫明熹颔首的幅度可见其真诚。

“那你想留在这里吗?”

“想,”她点头的力度可见其实在。

“想的话便留下。”江济民声音里带了点笑意。

“那不行啊!”卫明熹先快后慢的摇头速度充分表达了她的坚定和遗憾。

江济民朝她点点下巴,表示愿闻“高论。”

“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狗窝啊,不过有朝一日,我也会将我的土房子修成一座漂亮的金屋,

让我最亲的家人都能住进来,从此高枕无忧。”她潇洒的一挥手,立下豪言。

“好!有志气!”江济民看向她的目光带上了几分激赏,

“不过,一个美好的家是由所有家人共同打造共同维系的,一家如此,一国亦是如此。

家族的兴盛不衰需要后继有人,民族的兴旺发达亦是如此。”

卫明熹:好家伙,到底是大佬,立意一下就升华了。

虽说她对这番话深表认同,但他的用意到底是啥。

总不能帮他促进亲子关系还和国家大事息息相关吧……

江济民却没按常理出牌,“你对如今的局势怎么看?”

? ?

这是他们之间应该讨论的话题吗,未免太看得起她了吧?

“我用眼睛看……”卫明熹弱弱的说。

这个梗显然让江济民很不满,她只好端正态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和进步,人类的文明也不会倒退,

即便发展的道路偶有坎坷和险阻,但我们毅力坚韧、自强不息的华国人向来是逢山开路遇水造船,

总之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她激情四溢的像在表演诗朗诵,感染力杠杠的。

江济民虽对她夸张的表演成分不满,但话里的内容还是让他十分赞叹。

“好,我果然没看错你的心性。”他这一嗓子中气十足,

“要知道,我们的领导人具有十足的前瞻性,虽目前为了抵御外来敌对思想暂行了一些保守策略,但都是出于为大局考虑,

他们时刻不忘要多方打通与外部的连接,带领我国在世界上站稳一席之地。

我如今被平反,组织上安排我去网罗各方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所长,为不久的某一天和国际多向接轨做最充分的准备。”

终于知道他的职务了,卫明熹内心波澜起伏,没想到他被授以这样的重任,可见其能力卓著。

光是站在他身边,都觉与有荣焉啊,更别提还曾经把他挤兑的哑口无言呢……那不更得骄傲了。

江济民:或许你的骄傲可以用在正经地方……

“我想,以你的觉悟,此刻应该已经摩拳擦掌了吧。”他和缓的循循善诱。

“我今年十六周岁……”卫明熹下意识的推卸一句,呜呜,她的肩膀还很羸弱。

江济民绷起脸,“梁公曾经说过,故今日之责任——?”

“……全在我少年。”

得,花言巧语诡辩她擅长,谈论起正道来还是略逊一筹啊。

“你可以先好好读书,为将来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做知识储备啊。”

“您说的有理。”这话没法儿反驳。

“我可以推荐你去燕大读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专业吗?”他背过手云淡风轻的说。

诶?这句好像可以,“我得照顾弟妹啊。”

人家还有点傲娇呢,过两年她可以自己考啊,“走后门”算怎么回事儿。

“你弟妹的教育问题也包在我身上。”江济民锲而不舍的看向她。

“这……无功不受禄吧。”卫明熹心乱如麻。

她这是不想吗?呸!她这是不敢啊……

话说他的执着究竟为哪般?

“我是在为华国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呐。”江济民挺直腰背活动了活动手腕。

卫明熹:……好一个大公无私。

“这事儿我得考虑。”她对上江济民的视线一本正经的答复他。

“这句话我昨天就听过了,”他老神在在的开口,“不过,我相信你是不会让我失望的。”

卫明熹也无比相信,这是穿越大神对亲闺女妥妥的偏爱啊,才能让她遇上这么“魔幻”的事情。

从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走到知识的最高殿堂,放在后世也要荡平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这个年代就更难了。

她却只走了一步——到关阳县派出所报了个“假警”。

不,或许是两步,给派出所的江队长做了个大媒。

又或者是三步吧,还收留了江队长媳妇半个月呢。

也可能是四步,发下“吃素三天”的狠誓祈祷江队长转危为安。

……

挖趣,这么看来,这一切都是她应得的呀。

而且江济民的任务和她的愿景真的是太对口了。

别的不说,下林村卫家后院还窝着三个老头儿,不,还窝着三个人才呢。

沈郁清精通的中医,不光能造福大众,还能做文化输出啊。

冯教授钻研的教育学那更是全民族的百年大计了。

就连钱彪在文学上的成果,那也是东方的名片啊。

她要是能在江济民面前说上话,说不定能夹带点“私货”呢,先把这几人网罗了呗,也不枉他们有缘一场啊。

你别说,这不是闭环了吗?

那这得好!好!考!虑!啊!

江济民的身份是仿年代编造,只为剧情服务,不做具体考究喔。

————————

今天是秃头鸭,写不完,真的写不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这不是闭环了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穿越七零当刺儿头
连载中一天八碗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