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接过王昌林递来的账簿,翻看上面的收支记录,“大约多少斤?”
“我估摸着至少也得有个五十斤。”王昌林不确定地说。
闻言,叶蓁蓁面上不变,翻动页面的速度加快不少。
依照目前城市一人每月供应半斤油的份额来算,她们粮油厂生产出来的油足够一百个人的份额。
但她们粮油厂的油属于计划外,并不算在统供统销内,至少目前是,能做的很多。
并且这部分油还只是在吸收了青岩村和王家村两个村子粮食的基础上积攒出来的。
五十斤油,当个敲门砖应该不成问题。
叶蓁蓁看着手里的账簿,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真的成了干活的,还是得尽快培养人手,她当个只需要时不时上班的技术员就够了。
“成,这事我和李叔说一下,看看村里有什么想法。”
话音未落,旁听的李秀丽立即笑着说:“我爹当然是听蓁蓁姐你的安排。”
此言一出,立即引来粮油厂内阵阵笑声,笑声过后,大家也觉得十分在理。
叶蓁蓁没有多说,粮油厂有她的贡献,但村子的付出也不容忽视,且它是集体企业,还得是说一声。
一切如同大家预料的那样,李达满脸信赖地说:
“蓁蓁,你是厂长,一切看着办,有什么需要村里搭把手、使把劲的你直说。”
叶蓁蓁仔细思考一下,还真有。
“李叔,麻烦你请马木匠帮村里的粮油厂刻个章,去供销社谈合作的时候能用上。”
剩下的就是叶蓁蓁自己需要准备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李达摇摇头说:“刻章得找你刘叔才行,我安排,你在厂里等着就行。”
“行,”叶蓁蓁满意地回道。
村里她只知道马木匠有一手木工活,想来有工具刻章,现在有更合适的人选,她当然不会拒绝。
期间,叶蓁蓁也没有闲着,还画了关于青岩粮油厂的简易画,请刘叔绘制在滚轮上,用于粮油厂出品的油瓶包装。
顺带领着李秀丽一起去了趟县城,购买包装所需要的玻璃瓶、包装纸、印泥和胶水,全部记在粮油厂的账簿支出上。
这些全部都是需要花实实在在的钱的。
而这一切在员工们看来,厂子都还没真正赚到多少钱,却已经提前花出去大半,心不由得紧张和迫切起来。
只待刘叔的章一刻完,所有人目光灼灼地盯着叶蓁蓁的动作。
只见她将买来的容量500ml的油瓶灌满,拧劲瓶盖,并用一层纸和胶水封住。
然后将刘叔刻好的滚轮章在印泥上滚一圈,印在提前准备好的包装纸上。
下一秒,一张刻有“青岩粮油厂”的简易图案跃然纸上。
牛二妮惊奇地看着眼前的画面,忍不住嘟囔出声,“真漂亮,还是红色的呢。”
“没想到印章还能有这种用处,城里的印刷厂难道就是这样的?”李大寒说话时两眼放光。
齐志强忍不住跟这附和,“这么简单!叶厂长真厉害。”
叶蓁蓁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摆摆手说:
“是也不是。原理相似,但印刷厂可比我们复杂和优秀多了。现在的包装纸只是暂时没机会和印刷厂合作的无奈之举。”
说话间,一瓶金灿灿的油裹着红色的包装纸出现在几人眼前。
十分符合大家的审美,根本挪不开眼睛。
接下来,叶蓁蓁安排大家按照她刚刚的手法流水线作业,争取将所有的油全部分装完成。
她自己则是在计算一瓶油所含的成本。
目前到供销社买油大约是八毛钱一斤,还需要加上油票才能买到。
而私底下买卖则是其价格的两倍到三倍,青岩村粮油厂是集体产业,当然不能跟鸽子市一样行事。
叶蓁蓁把物资和人工成本算在一块,决定将一瓶的售价定在1.5元。
其中还需要让利给供销社一部分,算下来一瓶粮油厂能赚到三毛钱都是好的。
在几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六十瓶大豆油摆满了仓库的地面。
明天是周日,粮油厂休息,但供销社性质不同,是轮休,应该能找到人初步商量合作事宜。
一同商量的人选叶蓁蓁早已在心中做出决断。
作为村中一把手的村支书——李达必然不能少,剩下的就是目前粮油厂最有潜力的员工——王昌林。
王昌林有初中学历,身体弱小是相对繁重的下地劳动而言,再加上有一手的财务能力,目前是叶蓁蓁最看好的接手粮油厂的人选。
此次谈合作带上他,也是想多培养培养。
浑身长满心眼的王有福一听儿子被选中,立即叮嘱王昌林多听多看少说话,争取把叶蓁蓁的本事学到身上。
王昌林扭扭捏捏地没回答,把王有福看得一肚子气,“走走走!把自己洗涮干净。”
然后催着自家婆娘给准备一身干净的衣裳,别让城里人轻视。
马小兰没好气地瞪了自家男人一眼,“有好事你生什么气!不能好好说话?”
对此,王有福浑然不在意,怡然自得地晃动手里的烟杆,浑身上下美妙的气息全都溢出来了。
马小兰不知道丈夫又在打什么主意,一转眼出门为明天儿子进城的大事做准备。
翌日一早,叶蓁蓁三人乘坐着村里的牛车往县里赶。
几人到达县城供销社时,供销社刚刚开门,其中负责售卖蔬菜和肉食的档口被早已排队等候多时的居民们一拥而上,挤的根本看不清里面卖的是什么。
如此热闹的场面叶蓁蓁还是第一次见,惊讶的合不上嘴巴。
李达倒是清楚,甚至在看到时眉眼间露出骄傲的神色。
“城里就是这样,不用下地也有口粮,但想要吃些新鲜菜,还是我们村里方便。”
叶蓁蓁和王昌林赞同地点点头。
三人伴随着一旁争抢买菜的吵闹声踏入供销社。
售货员们刚上班,身为八大员的骄傲让她们对进门的人不说一两句都是好的,根本不可能笑着迎客和询问来意。
李达和王昌林在外面说的是头头是道,一进来,身体就僵的走不动道,还是得叶蓁蓁亲自出马。
她扫了一圈,将目的定在一个年纪较大的婶子身上。
“大姐,你好。我们是附近青岩村粮油厂的人,有点事想要找一下供销社的主任,大姐能不能帮忙通报一声?”
说话间,叶蓁蓁将自己从厂里带来的炒黄豆一大把全部塞进面前的售货员手中。
刘大花听到称呼,被打扰的怒火一下子浇灭。
听到后面,笑意瞬间消散,看向叶蓁蓁三人的目光中不自觉地带上审视。
她攥紧手里快要捏不住的炒黄豆,香味诱惑力十足,傲娇地点头。
“叫我刘婶子就行,一把年纪了。看你们面相老实,我这就上楼和汪主任说一声。”
转身间,刘大花将手里的黄豆全部塞进口袋里,鼓鼓囊囊的。
其他售货员看见这边的动静,瞥了一眼,什么都没说,继续忙活手里的事。
二楼,刘大花敲响房门,“叩叩!”
“进来!”汪明兴抬起头,看向门口的方向。
当看见来人是刘大花时,面色一紧,“刘售货员,有什么事?”
闻言,刘大花直接朝妹夫翻了个白眼,又没有外人,这样一本正经的干啥。
今天没轮到休息,她还一肚子气呢。
“楼下来了三个青岩村的村民,说是有事想要和你说,问问见不见?”
汪明兴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姐还做上传话的事了。
他可是供销社的主任,是什么人都能够见的吗?
汪明兴刚想摆手拒绝,刘大花看出妹夫的拒绝,不舍地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把炒黄豆。
这下子汪明兴算是看明白了,无奈地说:“让她们上来,但只有十分钟,待会儿我还有事。”
刘大花根本不听后半段,加快步伐往楼下走,来到自己的柜台。
“上去吧,汪主任在二楼最里间。”
“多谢大姐!”
叶蓁蓁将另外一个口袋的炒黄豆也塞给了刘大花,领着李达和王昌林往上走。
越靠近二楼里面,两人的神色越紧张,尤其是王昌林年纪小,都有些同手同脚。
叶蓁蓁只能在进门前提醒道:“今天代表的是青岩村粮油厂,都给我打起精神。”
顷刻间,两人绷紧脸,跟着叶蓁蓁往前走。
“叩叩叩!”
“请进,”汪明兴一边整理手里的文件,一边打量进门的三个人。
走在后面的两人和他平日里见到的农村人没什么两样,拘谨、紧张。
但为首的年轻姑娘却让他有点兴趣,不像是常见的农村姑娘。
不等他继续琢磨,叶蓁蓁已经开始自我介绍。
“汪主任您好,我是白云县白河滩乡下辖的青岩村的青岩粮油厂的代厂长,这是我们村粮油厂出产的大豆油。”
叶蓁蓁一边说,一边将罐装好的大豆油摆放到桌上。
“目前我们厂一个月可以生产出近百瓶的大豆油,我们希望能够摆放到供销社进行售卖。今天来,就是希望能够和供销社达成合作。”
在叶蓁蓁摆出大豆油的那一刻,汪明兴的眼睛完全装不下其他的东西。
这年头什么物资最紧缺,还不是这些事关生存的吃的穿的,其中肉和油就是居民们最惦记的东西。
刚刚他和刘大花说有事,就是去和县里油坊的人商议,能不能多榨取一些油,多些供应?
现在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汪明兴的表情一下子变得热切起来,连忙招呼道:“坐坐坐!”
“三位请坐,我叫人倒杯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