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长恨歌》白居易
杨玉环怔怔环顾着四周。她刚下马车,咒骂与抱怨四面环来,不绝于耳。人们穿着凌乱,绢、丝、麻,各个材质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贴在疲软无力的身体上。年迈的黄袍老人在身前佝着腰,正一步一步地蹒跚着。
人们手中举着灯,照亮一片荒凉。暮夜热浪翻滚,野田皆已枯焦。
木制的建筑上,有不少划痕,杂物与破布散落一地,似乎不久前,这里刚经过了一场逃亡。这似乎是一座驿站。站内的一片黑暗,正向站外点点灯火行礼。
她认出了发潮木板上苍劲有力的题字:“金城驿”。
金城驿,位于京兆兴平县,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八的夜半时分,玄宗在逃亡入蜀的途中,经过金城驿,金城驿的人们早已仓皇四散,用杂乱的驿站招待三军与帝王。
金城驿距长安一百一十三里,而距马嵬驿仅有二十八里。
本不该是这样的景象,她也不应是杨玉环。
她本是在兴平市旅游的一个历史系学生。游完杨贵妃墓后,四处闲逛,不料越走越偏,直到看见一座废弃的佛堂。
佛堂的外墙早已斑驳不堪,曾经朱红的大门,如今颜色褪去,只剩下腐朽的痕迹。
佛堂后院,枯木与杂草间,静立着一棵梨树。坍圮枯木为庇所,厚重青苔作衣裳。
她被枯木绊了一跤,摔倒在梨树下,再睁眼,便是如今的景象了。
随着贵妃的记忆不断涌入脑海中,她打了个冷战,在热得能让人蒸熟的风中。
杨玉环知道,明日,待到三军行至马嵬坡,便是自己命殒佛堂之时。
马嵬坡之变,由禁军左武龙大将军陈玄礼发起,诛杀杨国忠后,乱军屠尽杨氏全族。当玄宗以为这场闹剧已经结束时,六军将士扬言:“杨国忠谋反被诛,贵妃也不宜事奉陛下”。
若是想活命,留给自己的,只剩下了几个时辰。
怎么办?
马嵬坡之变似乎是一个死局,仅有的两个结局,一为杨贵妃为盛唐殉葬,二为玄宗与贵妃一同赴死。而第二个结局,在帝王家,在极端惜命、屡次求长生之法的玄宗帝王家,几乎是天方夜谭。
这两个结局都不是她想要的。
面前的玄宗似乎发现了她的踌躇,回首望向她。
皇帝已到暮年,身形瘦弱如枯木,鬓角似落满了深冬皑雪。他的眼中空洞无神,除了迷茫,杨玉环再看不出任何色彩,开创过盛世的自信在他躲闪的眸里尽数烟消云散。
“爱妃,可是身体不适?”他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不知是等杨玉环攀上他的胳膊,还是搀住他摇摇欲坠的身体。
先演一演吧,杨玉环想。
她知道军队逃亡时的怨气有多重,她若是表现出异常,被误认为妖魅附身或是被指控大不敬,指不定又会被缢死。
她并没有继承杨玉环的感情,无法对一个能当自己爷爷的老人产生爱慕之心,在她看来,他,只是历史上一个孤单的彗星。
闪亮,却转瞬即逝,纵身坠入无边的黑暗。
杨玉环立马眨了眨眼,向前走去。
古时的长裙她有些不习惯,刚迈出步子时还踩到了裙摆,绊了一下,好在没有跌倒。她重新站定,顿了顿才继续走去,轻轻地伸手挽住了玄宗的胳膊。
好细的手臂,她心想。
这就是强大到撑起一个盛世大唐的玄宗吗?
玄宗心不在此,也没有感受到杨玉环与之前有什么不同。他扭过头,一步一步踏入了驿站的黑暗中。
玄宗以心情不佳为由,把自己困在了一间屋内,不让任何人接近,哪怕是她,或高力士。
趁着这个时间,杨玉环坐在榻上,在脑海中一遍一遍地演算着可能的破局方法。
她清楚地记得历史的脉络,知晓此刻的局势犹如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换上粗布衣裳,逃跑吗?
不可。处处兵荒马乱,虽然安禄山的军队几日后才会抵达长安,但永远不知道在路上会碰到谁。一个女子在乱世的荒野中游荡,存活几率微乎其微。
去向陈玄礼求情吗?
如今,不止陈玄礼,三军将士都多杨家抱着满心怒火,自己贸然前去,……指不定会被陈玄礼扣上一顶“蓄意谋反”的帽子,再报到玄宗处。
让杨国忠反吗?
陈玄礼和太子李亨手握重兵,禁军尽数听从他们调遣,而李亨与杨国忠素来不和。杨国忠又是众矢之的,若是选择了他,便也把自己置身在危险的中央。
对,杨国忠是众矢之的。
马嵬坡之变,事变的中心是杨国忠,而杨玉环,只是事变惯性的结局,整个杨氏一族溅起的鲜血,也只是石头扔入水里的涟漪,被殃及的池鱼。
杨玉环想着,唤来了侍女。“把高力士请来。”她小声说道,“不要引人注目。”
高力士,是一位忠仆。
在历史上,他被贬谪大赦回京路上,听闻玄宗的死讯,望向昔日帝王的方向恸哭,吐血而亡。
况且,杨玉环与高力士素有交情,若是在如今的军中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杨玉环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高力士。
很快,侍女就带着一个高大的太监进了屋。
太监高挺的鼻梁附近挤满了皱纹,他似乎在悲伤,但似乎又很平静。杨玉环看不出他的情愫。
他深深低着头,走到贵妃面前。
“屏退左右。”
杨玉环话音刚落,周围的宫人便走了出去。
“娘娘,让您受苦了。”高力士开口说道。“娘娘身旁从未有过这么少的侍从。”
“无妨。此次出京,本就匆忙。”杨玉环看着那憔悴的高个子太监,像是在看一座濒临坍塌的山。
“不知娘娘唤老臣来,是为吩咐什么?”高力士问。
“如今,六军俱疲,我在想,是否我才是罪魁祸首。”杨玉环看见高力士那低垂的大眼瞬间睁开,眼旁的皱纹更加分明,他正震惊地看着自己。
“诶,娘娘,您莫要这么说,您并未干政。”
听到高力士的表态,杨玉环更放心了。
她不过是在试探罢了。
“算了,我不过是有些恐惧罢了,今天我的状态极差,大概是无法抚慰皇上了。”
说完,杨玉环想起,似乎该自称本宫,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贵妃的身份。
罢了,如今也不是纠缠称呼的时候。她继续说:
“皇上今日状态不佳,劳烦您在皇上门口守着他,不要离开半步,若是他唤我,您再来找我便好。我想先休息一会”
玄宗大概率是不会喊自己的,毕竟在杨玉环的记忆里,唐玄宗几乎一天没有说过话了。
她要做的,只是让高力士盯紧唐玄宗,同时把高力士也支开。
如果自救,不能等到马嵬坡,必须现在就出手。
既然……士兵们满心想除掉杨国忠,那我就帮他们除掉他。
但是,要让自己与杨国忠划清界限。
高力士点了点头,再没说话,便消失在了窗边的光照不到的地方。
接着,杨玉环喊来贴身侍女。
“云裳,半柱香后,去找杨国忠,高力士约他在马厩一见。”
接下来,只剩下半柱香的时间。
她深吸一口气,走出了屋。
虽然天色已晚,但刚安顿下来的士兵还未歇息,人们正四处搜寻着食物。
几个硬如磐石的粗面饼就能让一群贵族子弟抢夺许久,平日的优雅矜持早已荡然无存。他们表情狰狞地啃着难以下咽的干饼,生怕吃的慢了让人抢走。
士兵们从泥土里扒出满是土腥味的野草,往嘴里塞去,试图填满脏腑。
夜色沉重,暑气难耐,食不果腹,舟车劳顿,家国破碎。
士兵们怨气很重,三三两两地讨论着。
杨玉环在穿着各种服装的人群中搜索着,找到了一片穿着藏袍的人,约莫二十人左右。他们发红的脸上流着一滴滴汗水,正捂着肚子坐在树下打着瞌睡。
吐蕃使者。
杨玉环认出了他们。
此次动乱乃是胡夷叛乱,汉将们或多或少有些迁怒吐蕃,休憩时也故意与他们隔开距离。
在确定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之后,她走到一位看起来较为年长的使者面前,她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向其打招呼。那人赶忙睁开惺忪的睡眼,用并不标准的汉语与她对话。
“远道而来的使者们,很抱歉让你们一路颠簸流离。”杨玉环微微欠身,眼中满是歉意地说道。
“娘娘,不敢。佛祖保佑,圣上定会早日回京。”使者急忙站起身,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恭敬地回应。
杨玉环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目光在使者们疲惫且饥饿的脸上一一扫过,又向前迈了一小步,眉头轻蹙,似乎带着些不忍,轻声问道:“您是否饿了一天了?”
说话间,她的双手不自觉地交握在身前,手指微微收紧,显示出内心的一丝紧张与不忍。
“是的,我们行得匆忙,带的食物并不多,且被贵族们抢了些去,如今也饥肠辘辘。”使者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疲惫。
杨玉环微微咬了咬下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杨国忠大人似乎是掌管粮食的,下午我见不少人去问他要粮。他过会儿会去清点马匹,您可以在那里等他,找他说明情况。”
说完,她也并未多言,扭头回到了汉将中央。
杨玉环看见角落聚集着一大群人,她悄然接近,发现他们偷偷杀了一匹马,正分食马肉。
他们从马厩中偷出了马,将它牵到驿站稍远处隐蔽的地方,这里能看得到马厩的动向,若是发现丢了马,士兵们能迅速逃离。
但他们藏的其实一点也不隐蔽。人们寻着烤肉的香味能找到这里,并且,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也十分明显。
这一同征战沙场的伴侣,如今,成了他们在饥饿绝境中的救命稻草。士兵们粗糙的大手急切地撕扯着马肉,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双手。
有人发现了偷偷走来的贵妃,他把马肉揣在怀中,跪了下去。
“娘娘。”
其他人见状,扭头看到她,无不惊慌失措。
他们在恐惧。
他们害怕杨玉环把他们分食马肉的事情汇报给皇上,那样的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定罪。
在恐惧中,杨玉环还捕捉到了另一种神色,他们看向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本人并非历史专业,只是喜欢历史故事,所以有些知识不一定会十分标准,但也尽力在写前查阅了资料,看了《杨贵妃》《弃长安》两本通俗文学,选读学习了部分《资治通鉴》《唐书》,尽力还原,但有处理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提出,我在查证后会虚心改正。[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驿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