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请旨赐婚

勤政殿内,厉云征揽袍跪于阶下。

“当初末将手刃乌达将领大败敌军后,陛下曾允过末将一个心愿,如今斗胆请陛下兑现当初承诺。”

文帝手中捧着奏折翻看,以为他又来求请兵之事,眼皮都未抬半分,直接拒道:“带兵出关之事免提。”

厉云征心下一横,朗声道:“末将心中有一中意之人,斗胆请陛下赐婚。”

文帝闻言颇为意外,合了奏折,询问道:“哦?怎的没听皇后说起……是哪家姑娘?”

“太师府千金,钟离芷。”厉云征一字一顿,铿锵有力。

文帝面露不悦,扬眉嗔他一眼,压抑着怒火道:“钟离芷与你家二郎有婚约在前,你再求娶,传出去岂非令人耻笑?”

厉云征不卑不亢回道:“只是有婚约,尚未下聘,更未过门,此亲事拖了两年产生变故实在情理之中,故而末将所求合情合理,不在乎旁人如何看,望陛下成全!”

空气凝滞一瞬,左右内官大气不敢出,殿内静的能听到文帝粗沉的呼气。

随即奏折被摔于龙案之上,“啪”的一声打破宁静,内官齐齐跪倒在侧。

“哼!好一个合情合理!你眼里还有礼法吗?”

若是其他人文帝允他所请也罢,太师府……如何使得?

“君无戏言,望陛下成全!”厉云征犯起轴来顶着盛怒亦无所畏惧,再次奏秉。

见他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立时怒上龙颜,文帝拍案而起,随手抄起杯盏砸下,在厉云征额前破开,鲜血混着温热的茶水往下淌。

厉云征面不改色,依旧将身板挺得笔直。

文帝气得浑身发抖,许久才定住神,冷笑道:“人都道厉将军一身肝胆,忠君爱国,这便是你的忠心!”

“末将知陛下顾忌,愿将兵权交还于陛下,从此只做马前卒在营中效力。”厉云征情绪激涨,简直要豁出去了。

他自是赤胆忠心,一心继承先者遗志,守卫疆土,驱除胡敌,并不在乎名利功勋,可执掌军权多年,早已是军心所向,若真心存有异,只需振臂一呼总有亲卫响应,交了兵权有何用?此番说辞,落在文帝耳朵里无疑是胁迫。

多疑帝王脸色煞白,刀子一样的目光盯着厉云征:“你在威胁朕?”

“末将不敢。”厉云征醒悟是提及兵权触了上位者逆鳞,俯身叩首,“末将只求一旨赐婚。”

文帝看着俯身于阶下的厉云征,又想到他素日的耿直和桀骜,叹息一声,说道:“念你有军功在身,今日之事朕不与你计较,若再提起,以忤逆罪论处!”

“陛下。”

“退下!”

厉云征又深叩三个响头,直起腰,固执道:“如果军功不够,可否念在末将生父救驾有功——”

“厉云征!你笃定朕动不得你是不是?”一声呵斥,惊得内官浑身抖擞,厉云行仍是面不改色。文帝几乎是吼出的命令:“来人,传廷杖!”

侍卫自外而入,欲架跪在地上的厉云征出去。

“就在这儿打,朕倒要看看他骨头有多硬!”

厉云征朝服褪于腰际,古铜肌肉上,爬着数条蜈蚣似的疤痕,白中泛红,一道道皆是赫赫功勋。

执刑侍卫几不可察地倒抽一口气,迟迟未动。

文帝睨见下跪之人倔强的眼神,丝丝恻隐再度被愤怒盖过。

“愣着做甚,打。”

厉云征脊背挺直地跪着,坚如磐石,任凭左右执行者的击打交错落在背上,半声不吭。

槌头铁皮上的倒钩撕扯血肉,渗血的伤口随着他的呼吸起伏,似鲜活血虫蠕动,骇然醒目。

侍卫未被告知廷杖之数,只能一下一下挥杖,内心祈祷帝王赦免或将军告饶。

受刑之人咬紧牙关不开口,眸光死盯着正前方,屹然、无畏。

“行了,备轿送他回府,朕看着心烦。”终是文帝不忍,摆手叫停。

“谢陛下……望陛下……准,准末将所请……”厉云征神情恍惚,还惦记着此行目的。

他已站不稳,被侍卫架着出了勤政殿,火辣辣的阳光刺下来,晃得他眼前一黑,失了知觉。

***

乍闻宫人报厉将军遍体鳞伤被架出勤政殿,皇后焦急万分,一脚迈出宫门,又踌躇折回内殿,瘫软在贵妃榻上。

“本宫乏了,都退下吧。”

虽不知文帝何故发作厉云征,但如此情形必是天威震怒,她贸然前去反倒为厉家招忌。

再忧心也去不得。

殿门再次推开,一抹明黄的身影带着沉闷的火气停在软榻旁,她不必抬眸已清楚来人身份,撑着孱弱身骨欲起身行礼。

“免了。”文帝语气不善,按着皇后肩膀的动作却格外怜惜。

“陛下有火便发出来吧,臣妾受得住。”皇后长睫浅浅交错,垂眸等待承接萦绕在他周身的怒气。

文帝在她身侧落座,沉默许久,将几欲喷薄的怒火压下,才重新开口:“他的心思,你知道吗?”

“臣妾不知,是厉将军说错话了吗?”

文帝攫她许久,确认她神色中不掺隐瞒,目光逐渐缓和,道:“他以军功求朕赐婚,娶钟离芷。”

凤眸猝然一震,俯身咳嗽不止,原本苍白的脸颊被逼出红润。

帝王最忌权臣与将军联姻,厉云征此请同瞄着龙鳞舞剑有何区别?

文帝替她抚背顺气。

皇后思量着厉云征那日在她面前的言行,心中有了大概。面色重新退回苍白。

“他自回京与阿芷遇见过几次,这臣妾倒是知道,阿芷是个出挑的,厉将军血气方刚,难免不能自持……”

“咳……不过草率请婚委实悖逆了,这顿罚该他受。”

娓娓一席话将厉云征的行为归结为英雄难过美人关,试图消解文帝疑虑。

文帝未置可否,摇头道:“朕不允他,他便提子坤救驾之事……他那双眼盯着朕的时候,朕仿佛看到了子坤。”

皇后嗫喏着张口,却发不出声响。

-

文帝口中的子坤是厉茂哲的兄长,与文帝和皇后有青梅竹马之谊。

文帝三年,皇后回姑苏老宅省亲,偶一日去寒山寺上香遇袭,贼人打伤侍从劫持皇后,幸被回乡祭祖的厉子坤寻回。

皇后受惊病重,原本半月的省亲行程,拖延近一年,直至养好身体,恢复精神才返京。

銮驾离开不久,老宅中侍奉的下人陆续因各种由头被发落,为此姑苏城内流言纷纷,言皇后实是清白受污,为掩人耳目抱病休停。

文帝以厉子坤在危难之际,及时救护皇后有功为名,破格任其为中郎将。一旨封赏,其中“及时”二字寓意明了,堵住悠悠之口。

厉子坤确实有功,但这份功劳背后关乎皇后的清白。

文帝爱重皇后从不过问,然而越是爱重,为夫为君的他越是心中有结,厉子坤的存在便成了心中刺。

三年后,厉子坤晋升宣威将军,带兵戍守漠北。

又两年,身死沙场。

-

文帝将游移的目光定在皇后半垂的眸上,语气晦暗不明:“他居然提子坤,朕该不该应他?”

皇后背上一阵阵冒虚汗,不明白是询问还是试探。

“陛下自有圣断,臣妾不敢妄言。”

文帝搭在皇后肩上的手微微拍动,一下比一下疲倦,他想哄她,却略有些生疏,只好低唤一声:“阿柔,若是……我问你呢?”

文帝想说旧时她唤自己的称呼——桓郎,到嘴边生涩难言,遂以我替代。

“君子有成人之美,但云征是晚辈,当为伯父分忧。”

他要抛开帝王之尊,皇后便顺着他的话论伯叔子侄,唯不失言语间的模棱和客气。

说到分忧,文帝眼前遽然浮现厉云征的满身疤痕,和倔强不屈的眼神,心中的芥蒂逐渐淡化。

“他是个好孩子,就是太过刚硬耿直,”顿了顿,轻笑一声:“这点倒是和太子蛮像的。”

文帝还在将厉云征与太子的模样重叠对比,未看到皇后嘴角一闪而过的抽搐。

***

暴雨过后一日比一日闷热,念念受不得暑气,因此屋内整日摆着冰桶,她禁足未解,百无聊赖便握着一枚冰块在手心,默数数字直到它融化。再换下一块继续,如此反复。

日复一日,感受着手心的冰冷与身体内的火热碰撞,竟像是折磨自己。

因为那夜厉云征离开后,她起了一刀两断的心思,无法摆脱命运的人,不该任性错下去,拉着对方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直到皇后派宫人传念念进宫,她才得以从封闭的天地中走出来。

念念照例行着万福礼,忽听软榻上传来微弱的嗔怒:“跪下。”

皇后少有的疾言厉色惊得她有一瞬愣神,旋即双膝触地直直跪下去。

“《论语》颜渊问仁篇如何说的?”

皇后此问一出,念念心中警铃大作,只不知哪里漏了怯,唯有老实回话。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①

“本宫同你讲此篇时说过什么?”

“娘娘教导臣女,身不由己者,切勿妄图不可得之物,勿妄恋不可念之人。”

最后一抹尾音还未落地,念念已揣摩出三分皇后动怒的缘由,面上血色尽失,上下牙齿打着颤继续回话,“若不能克制私欲,终将,终将害人害己。”

“你何等聪敏,怎不知落实于行呢?我这些年的警醒竟是白付了。”

“臣女有罪。”

此刻念念就像沙漠大风沙下的一株小草,细弱的身板颤巍着,等待接受枯萎的终局。

皇后瞧着跪在身前的人心疼更甚,斥责之色逐渐被忧思取代,无奈道:“你和云征,何时之事?”

厉云征:不管,本将军在这一章的人设必须是美强惨!

*注①:《论语·颜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请旨赐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镜中色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盼莺来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春归玉门关
连载中抹茶非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