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王。”苏顺道,他们要继续行军,还需二十日左右才能抵达陆浑戎,这些琐事就交由郢都的臣子去办了。
除了齐国,其他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都收到了楚国的信,让他们不去晋国祝贺新君即位。
齐国,临淄宫。
“君上,晋侯瑄已经即位,册封公主为晋国夫人,还将公主所生的长子立为晋太子。”正卿高婴面带笑容,拱手向姜原禀报。
“这真是齐国的大喜事啊!”姜原听完欣喜若狂,激动地扔下手中竹简,大笑道,“君父真是独具慧眼,当时便相中了妹夫,看现在陵妹不就成了晋国夫人嘛。寡人要亲自去宗庙,将这件喜事告诉君父!”
“妾也恭喜君上。”陈玉鸾青黛般的秀眉微扬,明眸蕴含聪慧与敏锐,笑容端庄大气。
姜原拉起陈玉鸾的手道:“夫人,寡人想亲自去晋国庆贺晋侯即位,你和笙儿景节两个孩子同寡人一起去。”
“高卿,你快去准备厚礼,送到晋国庆祝晋侯即位。”姜原一边吩咐高婴备礼,一边又让其他人准备祭祀之物。
姜原亲往齐国宗庙祭奠完姜士任,便上了马车,和陈玉鸾以及一双儿女踏上了前往晋国的路。
后宫中,如夫人穆凤仙穿着厚厚的裘衣,烤着暖烘烘的炭火,怀里抱着只有两个月大的孩子,这是穆凤仙生的第三个孩子,是姜原的第四子,名唤姜康。
姜原的第三子是贾桃夭所出,比姜康大上几个月,姜原为其取名姜盛,而后将贾桃夭从美人升为如夫人。
穆凤仙心中生出一股不满,仿佛严冬般冰寒冷酷。在姬瑄即位前,亚卿郭归曾主张齐国亲附楚国,郭归因纳了许多楚国歌舞姬为妾,便一心为楚国说话,但却被正卿高婴驳回,姜原就没同意附楚。
现在齐女成了晋国夫人,齐国就更加亲附晋国了!
“桃夭姐,我们还是无法动摇君上亲附晋国之心,你说该怎么办呀?”穆凤仙启唇道,唇上的口脂鲜艳得刺眼。
“我们现在当韬光养晦,在后宫中站稳脚跟,而后徐徐图之。”贾桃夭明白她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争宠生子,提高在后宫以及姜原心中的地位,将来才能更好地为楚国效力。
“君夫人城府手段极为出众,看君上还带她和她那一双儿女去晋国,咱们是难以撼动她和嫡子的地位了。”穆凤仙嗔道,看着几案上的几碟糕点都没有了心思。
“天有不测风云,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贾桃夭目光深沉,话语带着几分寒意,她如今膝下有二公主姜璧和三公子姜盛,定要为儿子争夺君位。
穆凤仙凝眉道:“君上亲赴绛都,是因为齐女成为晋国夫人。这晋国夫人是君上的幼妹,但咱们对她却知之甚少,不想是个劲敌,有她维系晋齐之间的关系,楚国想要拉拢齐国就更难了。”
贾桃夭略思后道:“据说是老齐侯的爱女,咱们这些人中,只有君夫人见过她。”
“哦,那以后咱们练儿可以嫁给晋太子,将来也成为晋国夫人。”穆凤仙勾唇笑道,看了看宫女抱着的四公主姜练。
“你说的对,还得为孩子们好好考虑。”贾桃夭神色微沉,仿佛陷入了深思,“但你此举不是更加推动齐国附晋吗?”
贾桃夭认为将来齐国应该和楚国联姻,促成齐国附楚。齐国乃中原大国,文教昌盛,又首霸中原,尽管齐国已不复往日风光,但在诸侯国中实力居第三,仅次于晋楚。
齐国自视甚高,一向视秦楚为蛮夷,所以楚国难以和齐国联姻,不像秦楚那样联姻频繁,楚国要是娶楚女生的齐公主更容易娶上。
“这叫打入晋国内部嘛。”穆凤仙眉眼泛着万般算计。
楚国,郢都。
申廖和申渠跪在申荼面前,向她汇报行刺姬瑄的情况,他们二人都受了重伤,手臂用布条包裹着,腿脚发软,手心冒着冷汗。
申廖低着头道:“夫人,我们看到姬瑄出了单国后,当天夜里派出了两批刺客,先探探虚实,第一批三十人,死了七人,第二批二十八人,死了九人。”
“探完虚实后,我们第二天又派了两批刺客,第一批九十人,死了十九人,第二批四十八人,死了十八人。”
“到了第三天,我们把没出动过的,还有受伤轻的凑了六十人,一齐动手,这次死了十三人。一共死了六十六个刺客,剩下的人都受伤不轻,中途还跑了三十个。”
申荼眼里满是怒火,用手捶打了一下几案:“一群没用的东西,你们两个是怎么搞的,姬瑄的护卫那么多,竟然还敢让刺客分批上?”她记得这两个兄长平日里不像这么蠢的样子。
申渠眼里露出惊恐之色:“是那群刺客一起讨论后决定的,他们说这样可以保存实力,还能随机应变,我们以为他们有经验,就听了他们的,求夫人恕罪啊。”
申荼见他们很是狼狈,要是再受重罚可能会性命不保,怒气稍减:“你们先下去养伤罢,等大王回来再处置你们。”
“谢夫人。”二人连连磕头。
卫国,帝丘宫。
卫言紧紧捂着胸口,快要承受不住刺激了,他语声冷酷,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晋人竟然杀了寡人的女婿,把晋侯换成了姜士任的女婿,这姜士任的女儿不但克死了寡人儿子,还取代寡人女儿当上了晋国夫人。”
卫如意早已回到了卫国,她是被何复赶出晋国的,卫言咽不下这口气,何骠杀了姬丰,他一定不会放过何骠的。
卫仲道:“君父啊,晋人如此对待卫国,咱们还是改附楚吧。虽然楚国不让我们去晋国送贺礼,但儿臣以为,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不能让晋国起疑,还得准备贺礼送去晋国,君父若不想亲自前往,儿臣可以代劳。”
晋国,绛宫,书房。
姬瑄坐在几案前看竹简,忽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便召见正卿何复。
“何卿,寡人已看完战报,大夫祁彰是个难得之才,当让他返回晋国。”姬瑄看到战报中秦国派祁彰出战时获胜颇多,郑重地道。
“君上费心了,此事臣早有计划。”见姬瑄有心迎回祁彰,何复眸间泛起几分赞赏,国君关心国事,晋国便能走出阴霾,由乱入治。
迎接祁彰回国的事,姬丰尚在位时,何复便有计策,却因晋国接踵而来的祸乱耽搁了,现在已到了实施此策的时候了。
“迎回祁彰的事就交给何卿去办了。”姬瑄听罢何复之策,面容上露出几丝浅笑,恰如温暖明朗的阳光。
周天子派遣大司马柳昌前来祝贺晋国新君即位,齐国,秦国,郑国,宋国,卫国也纷纷送上贺礼庆祝姬瑄即位的贺礼。
齐侯姜原和齐国夫人陈玉鸾亲赴绛宫,还携大公主姜笙和二公子姜景节同来。
齐国贺礼丰厚,黄金八百镒、各色玉石温润莹洁、一百五十匹上好的布料。锦帛色泽鲜艳华美,灿烂如天上云霞,绫罗绸缎织造精细,光亮柔顺,质地轻软。
除了这些珍贵之物,礼品还有六十头肥美的羊和其他牲畜,以供食用。
姜云陵见陈玉鸾的两个孩子也来了,吩咐宫人拿出晋国特产的糕点等吃食招待他们。
几案上摆放着各种香甜的糯米糕,清甜爽口的桃干,鲜艳亮丽的红枣,镶嵌着豌豆的麦糖,嵌入红枣的粟糖,夹着碎板栗的蜀黍糖,镶着绿豆的糯米糖。
饴糖可以由麦子,粟,糯米,蜀黍等粮食制成,是珍贵的礼仪和祭祀用品。
姬瑄的君父姬文擅长烹饪,曾研制出一些样式新巧,味道可口的糖以及其他吃食,深受晋人青睐,几案上的许多吃食都是他研制的。
席间,姬瑄和姜原商讨着晋齐两国合作之事,姜云陵则和陈玉鸾闲聊。
姜云陵面容上泛着柔和的浅笑,仿佛阳春三月的东风,这些吃食很受侄女和侄子喜爱,她打算回礼时多赠一些。
秦国来送贺礼的使臣是孟朗,之前因为秦青蔓的关系,秦国为晋国的盟国,现在还未改盟楚国。秦瀛令孟朗前来献礼,也是为了探听虚实,为攻打晋国做准备。
卫国来送贺礼的是太子卫仲,郑国使臣是亚卿石阡,宋国使臣则是正卿华长卿。
王畿和诸侯国来送礼品,晋国也一一回礼。
没有前来恭贺的诸侯国,除了和晋国敌对的楚国,还有鲁国,蔡国和陈国。
鲁国和蔡国都已是楚国坚定的盟友,这两国不来,姬瑄对此并不意外。不过,陈国是晋国的姻亲国,按理不该不来祝贺。
秦使孟朗把贺礼送至绛宫后,看到送礼的使者还挺多,心里甚是不满,特别这齐侯姜原,居然还携妻子儿女同来。
孟朗想打探些有用的消息,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便决定先出宫,在回秦国的路上勘查一遍地形,为攻晋做准备。
走到绛宫门口的时候,孟朗看到两个人步伐凌乱地进了绛宫,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不是晋国的正卿的和亚卿么,孟朗就放慢了脚步,听他们的对话。
“何正卿,你说这陆临怎么突然叛乱呀?”谷阙不解道。
“人心难测,这两年叛逃的卿大夫还少吗,又出了这样的事,咱们快去禀报君上罢。”何复道。
孟朗看着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未动,心中有了一个计划。
秦国,雍宫。
秦高飞也似的跑到秦瀛的寝宫,进房门时却被门槛绊住了,险些栽倒,好在稳住了身形不至于出丑。
秦瀛见他如此匆忙,知晓又有要事,便开口问:“高弟,又发生何事了?”
秦高道:“孟朗将军从晋国带回了一名晋国大夫,是晋国卿族陆氏的家主陆临。”
“哦?他去绛都送礼,怎么还带回个晋臣?”秦瀛疑惑道。
“孟朗在晋国时,得知陆临因为不满姬瑄即位,就率领陆氏封地之人叛乱了,现在晋国已经把陆临的妻儿都抓住了,只有他一人逃出生天。孟朗便去与他接洽,他自愿投奔秦国,将陆氏封地并入秦国疆域。”秦高解释道。
“又有晋臣投奔秦国了,真是秦国之幸!”秦瀛的目光变得兴奋,严骏熟知晋国内情,祁彰多智善战,这些晋臣秦国可得重点收留。
晋国陆氏的封地与距离秦国很近,仅隔河相望,要是陆氏封地并入秦国,秦国又要开疆拓土了!
“君兄,不会有诈吧。”秦高有些迟疑地道。
“诈诈诈,诈什么诈,天天一惊一乍的!”秦瀛眉梢挑起瞪向秦高,声音夹着几分不屑,“这陆临不就是冉正卿的姐夫吗?”
秦瀛想到冉绕和陆临的这层关系,脸上笑意更浓:“蔓姐在姬丰做晋君时,格外厚待娶了秦女的晋臣,现在姬瑄一上位都没了,想必陆临感念姬丰在位时的恩惠,就不满姬瑄即位进而发动叛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