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是痛苦混双了?”刘丁硕笑着打趣。
“什么啊,”王楚钦洗完澡从浴室出来,甩两下还在滴水的头发,“本来也没有很痛苦吧,开始不熟,慢慢就好了。”
“所以现在是熟了?”刘丁硕挑眉,“熟到哪一步了?”
“熟到反手拧拉了。”王楚钦说。
刘丁硕没听到自己想听的,“啧”了一声。
“收收神通吧,别老把你脑洞放我身上,”王楚钦懒洋洋地拖长音,“下训晚是因为我最近在陪她练发球和反手,她陪我练正反手衔接。”
刘丁硕有点惊讶了:“你必杀技都教给她了啊,看不出来你还挺无私的。”
“……首先这不算我什么必杀技,其次我对谁都他.妈是这么大公无私,”王楚钦说,“我俩是站在球台同侧的搭档,捆绑在一起的,我当然希望我搭档是个六边形战士,越厉害越好。”
“而且,”王楚钦顿了顿,又补充道,“孙颖莎比你能看到的要厉害得多,有些东西我不教她,她自己也能悟到,早晚的事儿而已。”
“哟,”刘丁硕说,“这么高的评价啊。”
“等着吧,”王楚钦跟炫耀什么宝贝似的,“她以后会是大放异彩的人。”
-
梁靖崑觉得他兄弟最近有点不对劲。
刚开始搭混双那几周,王楚钦很少提练习的情况,梁靖崑知道他和莎莎在配,他跟莎莎关系不错,所以偶尔会问起两句。
王楚钦每次给的回应都是还行。他不做什么别的评价,称呼搭档的时候也是直呼大名孙颖莎。
但梁靖崑某天突然发现王楚钦也开始叫“莎莎”了。
——“莎莎反手越来越厉害了”、“莎莎把我发球学会了,我现在发什么她都不带吃的”、“莎莎今天和李指吵了一架,我.靠太牛.逼了,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胆子啊”。诸如此类。
过了几周,“莎莎”又变成了“小豆包”。
——“小豆包怎么那么喜欢零食啊,那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我跟你们讲小豆包是真能吃,我饭卡都快给她吃空了”、“这皮卡丘还挺可爱的,我记得小豆包也喜欢,要不我给她买一个吧”。
“不是,”刘丁硕问,“你也当她面儿叫她小豆包啊?人孙颖莎让你叫吗?”
“不让啊,”王楚钦一脸淡然,“我这么叫她她老跟我急眼。”
梁靖崑、刘丁硕:“……”
“那又如何,”王楚钦无赖地说,“我就叫了怎么的吧,她又不能打我,她也打不过我。”
梁靖崑扭头问刘丁硕:“……我错过了什么?”
“什么也没有,”刘丁硕一脸微妙,“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好像突然就被夺舍了。”
刘丁硕还记得之前孙颖莎来找他问王楚钦的喜好,这事儿他一直没告诉王楚钦。
当时一方面是因为他想看热闹,另一方面也是想帮两个人尽快搞好关系,所以瞒着他哥们儿毫不犹豫地就把他给卖了。
刘丁硕知道孙颖莎招人喜欢,他自己就挺喜欢这小姑娘的,有时候也能听到不止乒乓球队,还有其他项目的男运动员,私底下议论说她可爱的跟个白萝卜似的,要是留长发肯定更好看。
他知道孙颖莎有魅力,只是没想到他哥们儿这么不值钱。
看着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其实就是个纸壳子,孙颖莎刚撕开一点口子,他自己上赶着就给人家送过去了。
王楚钦被攻陷之后,刘丁硕觉得最大的受害人其实是他自己。
他平时喜欢搜罗各种美食然后去打卡,以前他问王楚钦:“我看三里屯新开了家西班牙菜,我准备去审判一下,你怎么说?”
王楚钦一般会回:“去呗……我给你报销,好吃的话打包一份回来给我。”
拿一份钱,办一份事儿,兄弟俩各自都愉快的觉得自己赚了。
现在他问:“听说西单那边有家糕点做得很不错,我尝尝去,你怎么说?”
王楚钦就会回:“哦,那我给你报销,好吃的话带两份回来给我和小豆包。她那份别买咸口的啊,不然她不爱吃又要丢给我。”
不是?哥?你?
刘丁硕大为震撼。
这跟谈了有什么两样?跟天雷勾动地火似的。他不知道孙颖莎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先磕为敬了。不过另外一个当事人一直打假,矢口否认有这回事儿。
“就是熟一点儿的搭档关系,”王楚钦说,“你别老瞎揣测,也别在她跟前瞎说,人才多大啊,打好球最要紧。”
打好球最要紧。
这句话之后,刘丁硕倒是熄了火。
确实是这样的,一队现在正在进行梯队建设,不难看出来教练组对王楚钦和孙颖莎都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
如果他俩能打出成绩,慢慢升上去,过几年成为主力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各种资源会向他们倾斜,相应的,外部内部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前提是他俩真的能打出去。
国家队的人也太多了,不只是乒乓球队。刘丁硕进了总局之后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实在是件很现实的事情,太多的人怀着一腔热血进来,又在失败中不甘地蹉跎完自己的黄金期,最后带着遗憾走掉。
领奖台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只站得下一个人。
打不到第一谁记得你。
“不拿冠军谁热爱你。”王楚钦也老这么说。
十六七岁的年纪,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骨骼、心智、技术,每一天都在噼里啪啦的发生变化。每个人都竭力维系着微弱的平衡,经不起一点儿节外生枝。
刘丁硕决定不去想了。管他哥们儿跟女队的老幺有没有什么呢,他相信王楚钦。
王楚钦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刚进一队的那天,他就告诉刘丁硕,自己进来了,就是要一路打上那个最高的位置的。
他要站上世界最高的领奖台,让所有人都记住他的名字。
王楚钦不是那种会甘于在平凡中落寞一生的人,他骨子里就带有向上的韧劲,折不断摧不垮,拼命地往上挣着。他的光芒,在进京队那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