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都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戏楼了。
戏楼旁支着一个小摊,卖的是永都最好吃的拍花糕,每晚这里总是排起长队。
“你知道为何这里会排起这么长的队吗?”杜蘅站在糕点摊前。
沈韫猜测“旁边是戏楼,这些人应该都是来听戏的吧?”
“不是。”杜蘅道“这些人是来买拍花糕的,因为拍花糕的生意好,所以戏楼才请他来旁边
设摊。”
“如此大的戏楼,竟要仰仗一个小摊子?”
“这摊子的主人可不一般。他是昔日探花郎,却因家中突遭变故,一心想要赶回家人身边,所以放弃仕途离开永都。临走时他拍了拍月桂枝头,落了一身桂花,留下一句他日重返时,仍是折桂郎。”
听起来这倒是一个有着豪心壮志的人。
沈韫不禁好奇“那他后来为何会回来卖拍花糕?”
“他的家中已无一人,他要重新考取功名只能靠自己。卖拍花糕是为了谋生,可他依旧想要折下当年那枝属于他的桂花。”
这就是拍花糕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杜蘅的眼睛如鹰一般紧紧盯着忙碌的摊主,沈韫顿悟,他带她来这里绝不止是说个故事。
“杜大人想说什么?”
听到沈韫的问话,杜蘅有些惊讶,随后笑道“沈姑娘真是聪明。这个摊主是陈台的同窗,他们关系甚好。”
杜蘅突然转过身,目光沉沉地看着沈韫“沈姑娘,陈台案我便交给你去办,五天之内给我一个答复。以沈姑娘的能力,应该能办到吧?”
沈韫的心里在打鼓。
五天?要找出一个只见过人影的人,要查清陈台是否有冤屈。
她才刚到永都就要接下这样一个大担子,简直是要命。
杜蘅还在等她的回答。
沈韫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属下领命。”
“既然如此我便先走了,沈姑娘刚来永都,可以好好逛进永都的夜市。”
杜蘅的背影混入人来人往的长街之中,沈韫气恼地转过身,盯着摊主发愁。
“阿姐。”一个小孩儿突然窜到她跟前来,手里拿着几枚八卦钱“你在苦恼什么?需要我帮你算一卦吗?”
“你?算卦?”沈韫实在无法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
那小孩儿看起来十五六岁,穿着粗布衣裳,脸上稚气未脱,可言行举止却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
“阿姐别不信我,我的师父可是雾山寺的济慈大师。”他仰着脖子,十分骄傲地说。
沈韫倒没听过济慈的名号,只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有几分可疑。
“你是雾山寺的弟子,为何跑到永都城中来?”
那小孩儿似乎早就料到她会问什么,迅速接上话“我师父让我下山历练,我便来这里了。”
沈韫半信半疑地挪开目光,人群之中挤过三个衣着不凡的人,其中一人但看背影便觉得眼熟。
她不禁往前挤了两步,那个柔弱公子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回头恰好撞上沈韫的目光。
霎时间,沈韫愣在原地。
是柳祈。
这个时辰了,他怎会出现在此?
沈韫企图看清他身边都有什么人,可人来人往,她根本没法辨认谁是随行之人。
柳祈定定地站在原地,朝沈韫弯起了笑眼,温柔得如同他身上的洁白大氅。
“阿姐。”面前的小孩儿还没离开“你到底需不需要我给你算一卦啊?我看你眉心紧锁,那事情一定困扰你许久了吧?是姻缘大事?”
沈韫此刻听不进去他的任何一句话,一心只想确认柳祈为何会出现在此。
她好不容易才挤开糕点摊前的人,她迅速冲上前,在离柳祈只剩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住了脚步。
自始至终,柳祈都站在原地,眼中若有似无的笑意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就在等着她过来一般。
“你怎么在这儿?”
她不该问,不该管,可她像被人下了蛊似的,不受控制地问出这句话来。
柳祈还未答话,身边突然冒出来一个面容娇好的女子,捧着一包糕点递到柳祈面前。
“柳公子快尝尝,拍花糕,很好吃的!”
“周澄如!你能不能走慢点?我就是来给你付钱的是吧?”
她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
沈韫见过这个人,在宫宴上,他叫周郯二哥。
那位女子顺着柳祈的目光看向沈韫,好奇问“是柳公子认识的人吗?”
周沛闻言也转过头,惊讶道“沈大人怎么会在这儿?”
在三人的注视下,沈韫恭敬地行了个礼,道“我正准备回家,碰巧路过这里。”
“执御司这么忙啊,这个时辰了才下值?”周沛的目光在她身后搜寻“沈大人一个人?”
“是。”
既然柳祈和他们二人一起,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沈韫自觉不便多留,便打算折返回去。
她简单找了个借口便转身离开,还未走出去几步却听见身后一阵骚动,昏暗的夜幕下只见一个男人跌跌撞撞地朝这边跑过来。
“闪开!都滚开!别挡道!”他一边高声喊着,一边护着怀里的东西。
他的身后跟着好些个拿着棍棒的人,他就快被抓住了,慌乱之中撞开了周沛身旁的那个女子。
她的惊呼声将这场动乱推上**,人群四处逃窜,那个男子似乎找到了庇护所,不断地往人多的地方钻。
热闹的街道霎时被惊呼和咒骂声淹没。
那些拿着棍棒的人不由分说地挥动起手中的武器,企图将逃窜的人一击命中。
周沛急忙将地上的女子护在身下,柳祈被推了一下又一下。
这个人是傻子吗!不知道躲边上吗!
沈韫快步上前,朝他喊道“柳望月!你站在那儿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