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我踩着厚厚的积雪走向学校。钟声在晨雾中回荡,惊起屋檐下几只麻雀。虽然是被奶奶"骗"回来的,但既然答应了,总要认真对待。
当我推开三年级教室门时,三十多双亮晶晶的眼睛齐刷刷地望过来。这些孩子像一群好奇的小麻雀,打量着新来的老师。
"老师,你从大城市来的吗?"第一排扎羊角辫的女孩大胆地问。
"老师,大城市有这么大的雪吗?"胖乎乎的男孩用手比划着。
"老师,你的羽绒服真好看......"
孩子们的问题天真直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深吸一口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我叫闻冬。从今天起,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课堂比想象中艰难。孩子们注意力很难集中,总有窃窃私语和小动作。但当我开始朗读课文时,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我选的是《雪孩子》。当我读到"雪孩子为了救小兔子,融化成了一朵白云"时,注意到靠窗的男孩在偷偷抹眼泪。后来才知道,他叫小斌,母亲去年去世了。
下课铃响后,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涌向操场。我坐在讲台前批改课堂作业,突然发现小斌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画。画上用稚嫩的笔触画着两个雪人,一个大一个小,都围着红色的围巾。角落里歪歪扭扭地写着:"雪人爸爸和雪人宝宝,永远在一起。"
我心里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是小斌,他磨蹭着不肯进来,只是站在门边,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怎么了?"我走到门口,轻声问。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作业纸仔细包着的东西,塞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是半块芝麻糖,已经有些融化了。
"奶奶说......"他声音很小,"新老师从很远的地方来,可能会想家。吃糖就不想了。"
我捏着那半块带着体温的糖,突然说不出话来。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正在用他笨拙的方式,想要温暖另一个"远离家乡"的人。
"谢谢小斌。"我蹲下身,平视着他的眼睛,"老师很喜欢。"
他腼腆地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老师,明天的雪人会化吗?"
"会的。"我轻声说,"但是明年冬天,它们还会回来的。"
他用力点点头,转身跑开了,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
下午的作文课,我让孩子们写《我的梦想》。
"我想当医生,治好奶奶的关节炎。"
"我想开大飞机,带爸爸去看**。"
"我想成为最好的哥哥,保护妹妹......"
读着这些稚嫩的文字,我突然想起在华都时,那些精致的PPT里宏伟却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在这里,梦想是如此具体而温暖。
放学时,雪又下了起来。我站在校门口,目送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小斌是由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牵着手离开的。老人走得很慢,小斌就配合着奶奶的步子,一步一步,在雪地里踩出两行紧紧相依的脚印。
"老师再见!"小斌回头朝我挥手,笑容在雪光中格外明亮。
这一刻,五年来第一次,我没有想起KPI、晋升或者房租。心里那片荒芜已久的地方,仿佛被这些纯真的笑容一点点滋润着。
批改完作业已是黄昏。我收拾好东西走出教学楼,却在拐角处差点撞上一个人。
那是个穿着藏青色棉袄的年轻男人,围着一条很特别的白色围巾。他很高,身形挺拔,正弯腰从地上捡起散落的作业本。当他抬起头时,我愣住了——他的皮肤是常年被风雪吹过的冷白色,五官清俊得有些不真实,尤其是那双眼睛,像结了冰的湖面,平静又深邃。
"抱歉。"他的声音很轻,像雪落在松枝上。
"没关系......"我下意识地回答。
他点点头,抱着作业本转身离开。白色围巾在暮色中划过一道柔和的弧线,上面那朵蓝色的小花在雪光中若隐若现。
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心里泛起一丝说不清的熟悉感。这条围巾,这双眼睛,都好像在记忆的某个角落见过,却又想不起具体在哪里。
走出校门时,雪下得更大了。路灯刚刚亮起,在漫天飞雪中晕开一团团温暖的光晕。我想起孩子们的笑脸,想起那半块融化的芝麻糖,想起雪地里那两行紧紧相依的脚印......
指尖在口袋里触到什么,是那半块用作业纸包着的芝麻糖。我小心地剥开,将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慢慢化开。
也许,回来是对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