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未褪尽,天海交际处刚露出一线白。
千户所有个兵早起解手,因为睡不着就站在防倭城墙上往海面上瞧,本想吹吹海风,朦胧中却看见远处有几艘船。
那个兵揉揉眼再仔细一看,没错,几艘船正往这边驶来。
在城墙上守了一夜的兵士们此时正迷迷瞪瞪的,被那个兵一个个喊醒。
所有人一起到城墙上瞭望,眼看着倭寇的船越来越近,慌忙上报给千户所指挥使。
等到千户所指挥使来到城墙上定睛一看,海面上已经出现十几艘大船,还跟着一些小船。
事情紧急,指挥使高喊一句:“这是倭寇,赶紧准备好应战。”
所有兵士聚集起来严阵以待。
指挥使严厉告诫官兵:“虽然这次倭寇只带来十几艘大船和一些小倭船,但是更利于他们快速侵扰和劫掠百姓,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指挥使命令一部分官兵驾船迎战。
清晨本该宁静的海面却变成了战场。
炮火落在海面上炸起了一个个巨大的水花。
倭寇和浪人驾着小倭船逆风迂回,灵活周旋在官兵的几艘船之间。
官兵每每靠近,大船上的倭寇犹如狰狞恶鬼,有的手举倭刀、有的手举洋枪,叫嚣着、狂笑着。
官兵抗击倭寇大船,倭寇带来的小倭船就配合着大船像狼群一样灵活出击,在官兵疲于应付的时候往海岸方向冲过来,想要趁机登陆。
每个小倭船上都有八到十个携刀的倭寇和浪人,靠近海岸后,就纷纷跳入海中,试图游上岸。
岸上的官兵用火铳瞄准,将已经游上岸的浪人一个一个击毙。
这些倭寇和浪人都是亡命之徒,前面倒下了,后面的接着冲上来。
他们眼里只有杀人、掠夺。
海岸线漫长,有很多登陆口,官兵们无法处处设防,小倭船为了躲避官兵的剿杀,总能找到防御薄弱点。这些小倭船四处分散,准备往无人的海岸跑去。
小倭船分散行动,目的是让官兵们疲于奔命,给他们制造登陆的机会。
指挥使命令一部分驾着小倭船的官兵在海上围堵。另一部分官兵守在可以登陆的岸口,举起火铳。
海上陆上两面围剿。
太阳刚刚露出“半边脸”,倭寇的大船已经被官兵的炮打成几个窟窿,而那些倭寇不仅打坏了官兵的船,被他们打死的官兵比起被官兵打死的倭寇还要多。
倭寇有备而来,他们用的都是洋枪洋炮,官兵的火器却相对要弱一些。
眼看官兵们处于劣势风口,千户所指挥使正发愁呢,年轻的军户宋海跑上前自告奋勇:“指挥使,让我们试试吧。”
指挥使疑惑地说:“你们能行吗?”
宋海说:“指挥使,我们之前做的火药一直没用上呢,白放着可惜,不如让我们去试试。”
指挥使点头:“那好吧,你带着人去助兄弟们一臂之力。”
宋海领命带着其余兵士驾着船用他研制的火药攻击倭寇的船。
这些火药是宋海根据前人的办法用鱼油、硫磺、硝石、木炭等东西改制的。
在接近倭寇大船的时候,宋海等人用火炮瞄准倭船,装填火药,一名兵士点燃药线。
船上所有人立刻掩住耳朵防震。
只听“轰”的一声,火炮击中倭寇的船体。
这种火药击中倭船后,炸裂、飞溅的火药直接点燃船体,比一般的火药燃烧的时间更长,火势也更大,火势之凶产生的浓烟几乎呛满了整个倭寇的大船,船体开始摇晃倾斜。
宋海一看,他们做的火药威力还真不小,兵士们紧急调整火炮角度,宋海等人冲着倭寇的船舱又发了一炮。
顿时半个倭船炸裂,船上倭寇炸飞,无一人活命。
接下来又发了几炮轰炸在另外几艘倭寇的船上。
火光灼天,浓烟滚滚,很快几艘倭寇的大船也被大火和浓烟包围。
倭船因火势太大,被烧死、被呛死的倭寇众多,浑身着火的倭寇跳进海里依然没能逃脱死亡的召唤。
海面上滚滚浓烟四处飘散。
宋海等人在船上高兴地大喊大笑。
指挥使远远观望,兴奋的高喊:“打得好”!
和宋海一起迎战的兵士们在另外的船上也用这种火药炮击倭寇的船。
最先迎战的官兵们又趁机驾船撞上另外的倭船,倭船狼狈不堪,无路可逃的倭寇们纷纷跳进海里,水性差的被淹死,水性好一些的最终也被抓获。
后来,几艘夹杂着假倭寇的船见势不好仓皇逃走,有的船屁股上还冒着烟和火。
剩余的小倭船也想跟着跑,有跑的慢的被官兵的炮火当场炸成碎片。
倭寇们仓皇逃窜,太阳照耀下的海面上只留下一片尸骸和船的残骸,随波飘飘荡荡,以及还未散尽的黑烟。
这次官兵们不仅抓获了一些倭寇,也为朝廷缴获了一些重要的火器。
出身普通军户,家境并不富裕的宋海因为立功,跟着指挥使等人进京接受赏赐,获封百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