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九章:雨痕与星光是觅香与心迹的转折点

周五下午,视觉艺术系大楼顶层的工作室里弥漫着松节油,木屑味的混合气息。时朗小心翼翼地将装着机械鸟的保护盒放在罗维教授宽大的工作台上,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罗维教授看起来比想象中年轻些,穿着舒适的亚麻衬衫,头发微卷,眼神温和却透着洞悉力。

“罗维教授,您好。我是时朗,叶瑜若同学帮我预约的。”时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时朗同学?”罗维教授示意她坐下,目光落在保护盒上,“瑜若跟我提过你的机械鸟,关节设计非常精巧。”他的目光落在保护盒里的木鸟上,带着专业审视的意味,“说说看,这只追求芭蕾梦想的小鸟遇到什么问题了?是色彩附着?”

“是的,教授。”时朗打开盒子,她深吸一口气,将上色遇到的困境清晰描述了一遍,露出那只关节精巧却色彩斑驳的木偶,“我想实现这种金属感与羽毛质感的渐变效果,但椴木纹理干扰了颜料的附着和过渡,定画液也产生了副作用。”她将凌琬潼的设计图和自己的失败尝试一一展示,解释得清晰明了。

罗维教授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抚过木鸟翅膀上那片被时朗打磨掉失败涂层的区域,感受着细腻的木纹。“椴木,尤其是未经特殊处理的,对水基颜料确实不太友好。它的‘活’性,既是优点,也是难点。”他拿起旁边一块椴木边角料,又拿起一小管矿物颜料,“追求极致的光影流动感,想法很好,但有时,材料本身的‘语言’会限制我们,或者说,引导我们走向另一个方向。”

他拿起木鸟,指尖轻轻抚过翅膀上晕染的鎏金色和残留的微小气泡,又凑近观察了木料纹理。“椴木,确实是个温柔的陷阱。”他放下木偶,没有立刻给出技术方案,反而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葱郁的树冠,“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布拉格,为一个木偶剧团修复一尊百年历史的提线木偶。它是一位老伯爵夫人的心爱之物,描绘一位林中仙子。修复时,我发现前人为了追求极致的光泽,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厚重清漆和金属粉,结果呢?几十年后,清漆龟裂剥落,金属粉氧化发黑,反而彻底掩盖了樱桃木本身温润的光泽和雕刻的灵动线条。”

他转回头,看着时朗,眼神里带着过来人的感慨:“那时我才真正明白,最好的‘上色’,有时是懂得退让。不是用颜料去征服木头,而是去倾听木头的声音,引导它的纹理和色泽成为你表达的一部分。材料不是敌人,是伙伴,它有它的语言。”

这番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时朗连日来的迷雾。她看着工作台上那件木偶,琥珀色的眼睛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也许我不该执着于完全覆盖木纹去模仿金属?而是利用木纹本身,结合更合适的颜料和技法,创造出属于木头和颜料的独特质感?”

罗维教授赞许地点点头:“聪明的姑娘。矿物颜料附着力强但颗粒粗,水基丙烯细腻但易受木纹影响。你可以尝试用虫胶漆或专用的木质底漆先做一层极薄的封闭,稳定木性,减少吃色不均。然后,试试油性树脂颜料,比如醇酸树脂颜料这种,它的流动性更好,干燥慢,便于你进行精细的湿画法渐变,而且最终形成的膜更坚韧,光泽也更自然内敛,接近哑光金属感。至于羽毛的‘寒霜’边缘,”他拿起铅笔,在时朗的设计稿边缘快速勾勒了几笔,“可以用极细的笔尖蘸取高遮盖力的哑光白色或浅灰色丙烯,以‘点染’或‘干扫’的方式,沿着雕刻好的羽片边缘轻轻点缀,模拟霜花凝结的效果,而不是涂满。保留部分原木的底色在阴影转折处,反而能增加层次和呼吸感。”

他走到旁边一个陈列架前,拿起一个约半米高、造型古朴、色彩却有些斑驳褪色的骑士木偶。“看这个,很多年前,我在瑞典参与修复的一个老剧场道具。”他指着骑士盔甲上残留的金色和暗红色,“当时团队里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和你一样,执着于恢复它最初记载的那种耀眼的、近乎镜面的金属光泽。我们尝试了各种现代涂料和技法,效果都不理想,要么附着力差,要么破坏了木头本身的温润感,显得廉价。”

他放下骑士木偶,目光重新回到时朗的机械鸟上。“后来,是一位当地的老木偶师点醒了我。他拿起一块原木,只上了一层极薄的琥珀色清漆,然后对我说:‘你看,阳光照在上面,木头自己的纹路和光泽,不就是最好的金属感吗?何必强加给它不属于它的光亮?’”罗维教授的眼神带着回忆的温度。

他放下笔,目光再次落到时朗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我看了瑜若转给我的一些你之前关节设计的草图和过程记录,非常具有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这种将精密机械结构与艺术表达融合的能力,在年轻一代里不多见。设计理念非常独特,将机械的精密与生物的柔美结合得很有灵性。更难得的是你解决问题的韧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失败是常态,能从失败里迅速找到新的可能性,这是真正的天赋。”

时朗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豁然开朗的兴奋:“谢谢教授!您的方法和故事太有启发了!我回去立刻试试虫胶底漆和油性树脂颜料!”困扰多日的难题似乎找到了解决的路径。

“不忙,”罗维教授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郑重:“时朗同学,”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印刷精美的项目书,“我这里正好有一个合作项目,是跟欧洲一个木偶剧团以及本地非遗基金会合作的,也是为苏黎世举办的一个国际木偶艺术节制作一组大型互动木偶装置,主题是‘丝路传说’,需要制作一批大型舞台木偶,融合东西方的造型和操控技艺。项目周期大概一年,对参与者要求很高,既要扎实的手工基础,又要有创新的设计思维。我看过你关节设计的草图,今天又亲眼看了你的木偶,我觉得你很合适。这个项目,需要融合传统木偶工艺与现代机械联动、甚至一些基础编程和传感技术。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项目,参与者的履历会非常漂亮,对申请顶尖艺术院校或设计学院是强有力的加分项。这项目虽然辛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接触到最前沿的跨媒介木偶技术和团队协作模式。我觉得你的天赋和态度非常适合加入。有兴趣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次鱼月际
连载中柏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