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章华台烬

柳枝摇头,临出门时回头,幽幽地道,“陛下,以您的人品,柳枝不信您做得出这样的事儿。之所以这么说,也能猜到些许。若在平时,依妍儿的通透,该是明白的。只是她正是心神俱损的时候,您可想好,到底是救她的命,还是要她的命?她对我说过,在她心里,你是亦主,亦师,亦兄,亦友,是恩人,是她最重要的人。是那时候软玉楼里存着杀母之仇的误会,她宁可把自己逼到死,也没有狠下心,对您下刀子。”

楚奕一默,对她道了声谢。

吐了那般多血的林妍,脸色更白,生机更弱了。

这实在是信息有差。

楚奕不知道林妍是文肃公主遗孤,不知道徐老太傅真正的目的是逼反林妍,只当是一场权力剿杀。他不想林妍一辈子活在没有答案的阴影里,索性就认了这盆脏水,毕竟,他不怕世人谩骂,他会用一生来爱她。

可他却不知道,真正让林妍痛苦崩溃的,恰恰是徐老太傅、妈妈、这许许多多人对她本心的摧残。

而楚奕,给了她最重的一下。

——所有人,都不会知道。

半夜里,又落了一场雨。

楚奕起身关了窗,又坐在林妍床头,守护着他放在心尖上十几年的姑娘,忍着肩上旧箭伤的疼,默默地,照顾着她,坐了一整晚。

楚奕衣不解带地守了林妍好几日,直到林妍的病情转危为安。林妍清醒了,就不愿意再看见楚奕,柳枝叹气又叹气,叫来苏辰把楚奕劝走。

又过了三五日,林妍才有力气坐起来,多说几句话。

夏莹看林妍喝完了药,接了空碗递上蜜饯,说,“江北战事有变,他可就要回去了,你当真不再见他一面?这一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得到了。”那楚奕对妍儿是真的体贴上心,松原送来的那些药,一样样楚奕记得比她都清楚。还说妍儿怕苦,蜜饯也是他交代准备的。只是楚奕不知道,这两年林妍喝药喝得多,已经不怕苦味了。

林妍望了一眼窗外。

鸟啼婉转,庭院里的芭蕉树高大茂盛,金灿灿的阳光打在翠绿的叶子上,蒲扇似的大叶子后面,隐约有个人影。林妍摇头,说,“我不想见他。”

夏莹看着她,犹犹豫豫地又说,“其实……这样倒是最好的结果了。你想想,退一万步说,总归,没那么糟心的,不是?”

林妍低咳两声,夏莹赶紧打住,不再这个话题了。

“给蛊族白圣女传信吧。”林妍对夏莹说,“她曾说过,若我能把身子底子养好,她有七成把握治病。我会好好休养身体,请她,只管一试。”

宁希1014年,九月十五夜,西雍朝前兵部尚书、青衣军大将军,即将待嫁的准皇后林妍深夜突发恶疾,暴毙身亡,立后大典取消;又因一夜混乱,京城百官忙得收拾不住,三妃入宫的事情也一并被搁置了。

宁希1014年,十月初七,轩明亲自上了归尘寺,请徐悠还俗,并册立为后。钦天监算过,将婚期定在了十二月初十。三妃也于同日一道入宫。

宁希1014年十月至十二月之间,朝廷下了许多调令,被外放出京的小林党们,有的被提前召回京城,有的或贬或调,林妍费尽心力安排的转运粮道,彻底被轩明打乱摧毁。

而平江大营也迎来了以杭文为首的五十多名监军、以及兵部、大理寺、御史台等上百人组成的钦差队伍,奉旨查办青衣军虚报兵饷的贪腐大案。不过屈赐与魏钊都是老油条,戍边大将,还有孔方这个奸猾商人在,这些人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出什么。也不敢查的太严,不然平江大营哗变,谁都担不起这个罪责。只是有这么一群人盯着,青衣军倒是不好再骚扰犬狄、也不能再向江北输送粮草了。

自此,江北再无江南的辎重支援。

车黎部与阿骨打部,也再无江南青衣军牵制。

楚奕与玄同会,都到了真正孤军奋战的时刻。

江北的局势,变得胶着起来。

菀南的气候于林妍的确很适合养病,一个冬天,林妍的咳疾没有再犯,气色好了很多。白妮二月份来了昱王府,这一次林妍求生意志之强,把白妮都惊到了,悄悄问夏莹这是着急去江北和阿奕哥成婚?柳枝听见了呵呵,说,“她那是着急去江北杀人呢!”

白妮觉得她搞不懂岛外人这些恩恩怨怨。

又休养一个多月,林妍见好了许多,去城外溜了两圈马,也没有再咳。白妮说,“我尽力了,你到冬天自己当心一些,配着松原的药吃着,三五年倒还使得。”

白妮回了蛊族,四月,林妍告辞了柳枝与苏辰,点了二百近卫营旧部,自华亭口渡江北上,直奔海齐。

宁希1015年,五月。未来的元武女帝,第一次踏上了江北故土,踏上了她的姥姥,统治过的山河故土。

在犬狄铁蹄下蹂躏近四十年,江北江南,俨然是两翻天地。

北上一路林妍见识了太多,看见犬狄贵族跑马圈地,看见犬狄爪牙横征暴敛;看见江北十室九空,看见良田荒芜、道旁白骨森森……

路过中山故地的时候,林妍去了一趟卫氏的陵园。朝廷南渡时,卫氏阖族两千多儿女誓死守卫江北不退,除了卫老太师,阖族战死。

战死的卫氏族人,大多曝尸荒野,如今,白骨无存。

卫氏的陵园很大,近乎一片山头,林妍一座座墓碑看过,终于在后面,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找到了一个墓碑、一方半秃的土丘。那墓碑上刻着两个名字,一个是卫国公世子卫桓,一个,是珠珠。

林妍祭拜过,又给坟茔重新塑了土,而后重新踏上北上的征途。

林妍又路过了前朝帝都,昔日繁荣昌盛的帝都已成一片废墟。当地人说,因着几十年前围绕着这座千年古城反反复复的争夺,一轮又一轮誓死血战,帝都每一寸土地上都浸染了鲜血,每一块砖瓦下都有英烈的亡魂。

帝都,已然成了一座鬼城,阴阴森森。

尽是废墟。

林妍带人走进了这片断壁残垣。

南雍的京城承袭帝都的格局而建,林妍似乎找到了楚氏在帝都的旧宅。

而与楚氏旧宅一墙之隔的,就是旧日的卉阳公主府、后来的文肃公主府,她母亲出生的地方,也该是——她的家。

甚至墙上开了一个角门,两座府邸居然相连。

废墟里有一株百年银杏树,十分的枝繁叶茂,树干上有一道道模糊却似有规律的刻痕,似乎是小孩子记量身高所刻。林妍围着银杏树走了一圈,抬头看见树干上有一行模糊的字,勉强能从残存的稚嫩笔画里看出来,写的是——

“珠珠与卫郎永结同心”。

原来珠珠,是圣文肃公主的乳名。

林妍伸手,指腹摸过这一行字,感受着树皮粗粝的质感,好似忽然地,与她祖母圣文肃公主,隔着六七十年的春秋岁月,就这么对上了话。

她突然就懂了,圣文肃公主筹谋隐忍十年,也要为章华台案平反的决心。

百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很是高大。一片片小扇子似的叶子,若是到了秋天,满树满地的金黄,应当很是凄美绝艳。

怪不得卫老太师他们一眼就能认出来她,康老夫人说她气质神韵随了文肃公主……林妍低头,轻轻一笑,她真的,很像她的姥姥。

帝都城外,明台陵还在,章华台却早已烧成一片废墟。郁郁葱葱的树木长出来,草木葳蕤,粉蝶翻飞,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只有零零散散塌倒的宫灯柱台、散碎的琉璃瓦片、断裂的石柱诉说着昔日的章华台是何等繁华风流,如那一册《章华台集》,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这里曾有章华双壁、有九科进士,士子风流,知天下、论政事,风发意气,在此地的章华台宴上,曾许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壮志豪言。

林妍站在章华台的废墟上,遥望帝都的断壁残垣,果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从章华台坍塌的遗迹向山脚下望,能看到青石书院的旧址,也能看到楚氏乌堡的地基。

此处的山脚下,曾经有一片雪桃林,结出的桃子清甜味美,享誉京城百年。

卫老太师给林妍的文肃公主遗物里,有《章华集》最原始的手稿,也有不曾刊印的《章华台集序》和《章华宴记》。那尚显青涩的笔触,是她姥姥年少的笔迹。

六十多年前这里章华台宴的盛况与豪情,都透过文肃公主年少的笔触,一幕幕在林妍眼前展现。

而今,曾经在此横槊赋诗的人们,都已作古。

千古风流人物,风发意气,尽作尘土。

林妍回头看着早已被烧成废墟的章华台,摇头下山。山脚下的青石书院,也早已荒废——

章华台啊,已烬了。

千古风流,只剩传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从暗桩头头到一代女帝
连载中万舞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