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们被捆起来扔做一堆。
众人一边处理伤口一边讨论如何处置俘虏们,意见非常一致:杀光。
只是对怎么杀产生了分歧。
拂晓看着旁边滚滚奔流的大河:“不如祭河。”
万物有灵,众人看了看大河,觉得自己能在大河之畔打赢,大河必定庇护了自己,既如此,给大河献上祭品也是应该的。
虽然大家都没用过人这种祭品,平时祭祀都是用牲畜,不用人,但没关系,无夷部落有人祭的传统,可以抄一下。
幸存的十四名俘虏,包括无夷被推到河边一处高地。
“汝有耳鳍与尾鳍,头颅回到水中,当可安息。”拂晓对无夷道。
无夷问:“汝希望吾感谢汝?”
拂晓道:“只是看在过去的情谊上,想让汝保留一点东西。”
无夷道:“既如此,吾便道谢了。”
“随汝。”
拂晓举起铁剑,一剑斩断无夷的头颅。
容貌绝美的头颅坠入滚滚长河,尸体倒地,下半身化作尾鳍。
另外十三名俘虏也相继被斩下头颅,但不是每个斩首者都有拂晓的技巧,大家对铁剑用得不熟练,有一半的俘虏不幸被砍了好几剑才被斩下头颅。
十四具尸体,与其余尸体一同被架到火上烤熟、分食。
“咦,那个叫无夷的主人,她的肉怎么吃起来这么像鱼肉?但鱼肉要腥一些,没这么鲜。”
拂晓咬了一口鱼脍,别说,确实比淡水鱼鲜,还不腥,吃起来很像献曾提过的海鱼。
拂晓道:“听说鲛人来自海,献不是说海鱼比甜水鱼鲜美,且无腥味吗?说不定就是因此。”
众人也没吃过海鱼,但拂晓这么说,也不觉得对方会撒谎,纷纷恍然,原来如此。
肉类一部分吃掉,一部分烤熟后用树叶包起来做路上的口粮,一行人开始沿着激女河往回走,回到无夷部落与留守的人汇合,补充补给后继续往回走,回到淇水与激女河交汇处时已是漫天飞雪。
部落离得近的带着口粮回部落,部落离得远的则留下来,等河面完全冻结了再从河边走。
走之前,离开的人要求分配战利品,尤其是兵,拂晓拒绝。
“兵乃不祥之物,无夷部落正在因为兵的不祥而走到今日,如此不祥之物,不可留。”
一人忍不住道:“可它很方便,无论伐木或狩猎。”
拂晓道:“无夷部落灭亡了,因为它。”
“吾看汝就是想独取。”
拂晓摇头。“吾不会带走兵,这些兵乃不祥之物,不该为人所有,吾等当举行祭祀,将其祭祀大河。”
众人:....你认真的?
拂晓用行动证明自己是认真的,将所有的兵堆到一起,用绳子捆成一大捆,再举行祭祀,将兵与那块巨大的陨石一同沉入滚滚大河中。
献看得肉疼无比。“兵不用来攻击人,只是用来做工具,非常好。”
拂晓道:“吾知,但它在人的手里,只会被用来攻击人。若它足够多,能让每个人都有,那还能互相克制,但它太少了,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持有,多数人用的还是石器与木器。石器与木器不如兵,这决定持有兵的人必定走上无夷部落的老路,无夷部落经过的地方都成什么样了?那些土地的部落不知多少春秋才能缓过来,再来一个,这片大地还能剩几个活人?”
献无言。
虽然都很肉疼,但谁都没得到,也能让众人接受,因而祭祀后,回家的回家,不回家的闲着也是闲着,纷纷拿着渔网凿冰捕鱼。
拂晓白日钓鱼,晚上用动物油脂照明阅读献在无夷部落里找到的大量无夷的手稿。
为了方便,无夷的手稿大多刻写在树皮与羊皮鹿皮上,只一小部分刻在石板上,献一个都没落下,全都打包带了回来。
看了手稿,拂晓发现无夷也在研究星星的位置变化,认为星星与历有关,星星如此大的变化,历也会受到影响。
拂晓检查了下无夷修的历,发现还真是,这家伙近几十个春秋修历修得超勤快。
拂晓对献叹道:“或许吾不该杀她,她很聪明,杀之太可惜了。”
献道:“可她不会放弃做主人。”
拂晓道:“罢,还是杀了吧。”
虽然那么聪明的脑袋砍了非常可惜,但不杀后果更严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拂晓咬牙道:“她都留下这么多记载,吾就不信吾不能修好她的历,增加农田作物收成。”
与无夷部落的战争收获颇丰,无夷部落存粮过于离谱,即便几十个部落每个部落拿走了足够弥补这场战争损失的部分,也还剩下很多。
有人提议剩下这些要不分了。
拂晓想了想,理智拒绝。
真要分了,那按什么方式分?
按出的人头还是出的粮食还是出的舟楫,还是猎手们杀敌的数量?
不论是哪种都会有很多人不满意,而综合算....算了吧,两千人出征,只回来一千两百人,每个部落都伤筋动骨,都需要投入人力与时间去采集狩猎,没那么多耽误。
最后拂晓提议,这些粮食就做为救回来的受害者们的口粮,而受害者们吃着这些粮食,要在重建部落之余,在淇水、洢水、激女河之间的一块高地上修建一座无夷部落那样的大粮仓。
以后再修水利,各个部落先将粮食运输到粮仓里,再从这里中转与集中运输到工地,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众人想了想,水利那还是要继续修的,而各个部落自己送过去,时间不一,沿途也确实费事,有这座粮仓做为中转站确实可以,遂同意。
但受害者们一边重建部落一边修粮仓着实快不起来,尤其无夷部落的粮仓修建起来不是一般耗费劳力,需将地面挖出很深的坑,再用石头将土夯实,夯得和石头一样坚硬,最后铺上沙子与石灰,还要分隔成不同仓室防止一处受潮,全部受潮,因此还要同样修建夯土墙。
休养了两个春秋,各个部落都有余力继续修建水利了,粮仓才修建三分之一。
见此,诸部干脆拿粮仓当临时中转站,粮食在这里存放几日便集中运输至工地。
*
“啊啊啊.....”
“怎么了怎么了?”听到拂晓充满痛苦的叫声,植第一个冲过去。“发生什么了?”
拂晓抓了抓脑袋。“修历修得太痛苦,叫两声排解,无事。”
植想安慰,却发现实在不知该如何安慰。
拂晓痛苦道:“若是以前,修历其实也不难,但近些春秋,气候变化莫测,无夷最早的时候每隔五到十个春秋才需要修一次历,如今却少则一个春秋,多则两个春秋就得修一遍。偏偏还不能不修,若修历后,对作物气候的掌握是六,那不修历便是四。”
虽然只差了个二,但一口粮食的短缺说不定就是一条人命。
植道:“可以慢慢....好像慢不起来,汝可以多挑一些数算厉害的幼崽帮你算。”
大人就算了,忙着生产,实在没多余精力干别的。
关于陨铁,灵感来源于现实,在美洲,盎撒人发现极北的爱斯基摩人没有铁器技术,却有铁器,最终调查发现,爱斯基摩人的铁器来自一块几十吨重的陨铁。然后,盎撒愉快的把陨铁抢走,因为陨铁太大不方便操作,还给肢解了,然后拉走拍卖。
Ps:无夷的死亡,做为一个古代科学家,她真的很珍贵,但科学家这种生物再珍贵,如果破坏力太大,那也只能宰了。
以及她被女奴捅刀,灵感来自于网上看到的一笔记载。
西藏解放后,有个土司小姐逃去了巴黎,写了回忆录,回忆录里说农奴都是又懒又馋,成天惦记着偷土司仓库里的食物。有一个寒冷的冬季,有一家农奴钻进仓库里偷取食物,才吃了两口就被发现了。
按照法律,盗取食物要喂狗,但农奴一家四口里有一个年纪小非常小的小女奴,土司小姐善良的救了她,而小女奴的父母与哥哥自然是喂了狗。
多年后,解放军打进西藏,女奴打开门给解放军带路,带着解放军将土司庄园端了。
土司小姐在回忆录里深刻表达了对女奴忘恩负义的不理解与愤怒,估计是真的非常痛恨。
当然,无夷拟人点,虽然不当人,但毕竟是个天才,有自己的分析能力,比这位土司小姐正常点,她能很快反应过来对方为什么背叛,或者说,对方凭什么不背叛。
她也不会为此愤愤不平,因为她当初保下小女孩不是出于自以为的善良,纯粹是因为对方长得好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祭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