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自己不该恨安竹青也不该恨夜父夜母的。
可他就是忍不住去恨,去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包括曾经那个耀眼的自己。
夜霁望并没有恨多久,那缕对安竹青和夜父夜母的恨意早就消散了,但夜霁望依旧不想见到他们。
他不想看到他们那一双双饱含同情、怜悯的眼睛。
他不想让他们可怜自己,他讨厌被人可怜,哪怕是至亲之人,也不可以。
所以,夜霁望一遍遍撕开自己的伤口,展露于关心他的人面前,树立起尖刺,用最尖锐的言语去刺伤他们也刺伤自己。
就好像那个意气风发的夜霁望,从未存在过。
亦或者是,从未变过,只是永远留在了17岁的夏天。
.
“填一下名字。”
小霁望接过笔写下一个夜字后,迟迟没有下文。
写夜霁望太奇怪,两个人共用一个名字有悖常理,但现编一个他又想不出。
“我来吧。”夜父将笔从小霁望手中抽走,在夜字后落下潦草的两个字——初霁。
夜母站在小霁望身后低声解释:“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几乎是话音刚落。小霁望就反应了过来。
霁望这两个字就是取自于“夜雪初霁,荠麦弥望”这句诗中。
而现在,他们又从中抽出两个字,组成了他的新名字——夜初霁。
夜母比小霁望矮了一个头,她看着身前人的背影,透过小霁望看起了那个站在国旗上,握着话筒沉着冷静做着百日高考演讲的人。
阳光毫不吝啬的全部倾注于高台上的人身上,连同一起照亮的是他光明的未来。
夜母低头,眼泪连同呜咽一并咽了下去,她盯着地上的影子,喃喃道:“雪止,天晴。”
身份证和户口很快办了下来,夜父夜母在外奔波多年,积攒了不少人脉,上学的事也很快办好了。
小霁望穿来前的时间与这个世界的时间是重合的,这个世界的高中也刚开学了半个多月。
夜父夜母托关系让小霁望进了一个高考实验班,成了插班生。
在看到学校的时候,小霁望稍怔了一下。
夜母解释道:“平南中学的副校长和我们是老同学,彼此都熟悉,好安排一点。”
小霁望的手抚上那件校服,明明前几天他还穿着这套校服和安竹青一起上下学,一起吃饭,但现在看到这套校服就像是三年前的事情。
这次再也不会有一个戏精强行挽的自己,在自己身边有说不完的话,像夏日的蝉一样聒噪,惹人心烦。
但没关系,小霁望抬头,和楼梯口的人对视,他弯了弯眼。
这次有人在家里,等他回家。
.
刚开始上学的半个月里,小霁望因为夜初霁这个新名字很是不习惯。
老师为了让他快速融入班级,上课时时常点他起来回答问题,但这却让小霁望有苦难言。
他还没熟悉起新名字,每次被叫到都要愣一会儿,然后才反应过来叫的是自己站起身回答。
还有一次。临到交作业了,他才看见自己习惯性将名字写成了夜霁望。
学校里还能碰见以前教他的老师,他们总是惊讶的看着自己喊出一个名字:“夜霁望?”
而小霁望则是搬出家里早就串供好的原因,向各科老师解释,聊到最后,他们都会颇为遗憾的说起他的“哥哥”夜霁望,并向小霁望追问夜霁望的现状。
每当这种时候,小霁望会用各种借口糊弄过去。他不想让他们知道夜霁望如今的样子,不想看到他们同情、可惜夜霁望的眼神。
夜霁望不想被人可怜,小霁望同样也不想让他被人可怜。
同情,才是对一个天之骄子最大的打击。
.
小霁望上了半个多月的学,这半个多月里夜父夜母也在家里住了下来。
让小霁望颇为惊诧的是,夜父夜母开始接他放学。
有时是夜父,有时是夜母,但更多的是两人一起。
生拉硬扯的话题,两人略带局促的寒暄让小霁望压力倍增。回家后桌上摆着牛奶、水果、炖的汤,说是小齐望学习累了给他补身体的。
像是为了快速接纳他而做出的改变,但更多的像是补偿。
带着对夜霁望的那份愧疚,一并补偿到了小霁望身上。
这让小霁望很累,他总觉得夜母注视着自己的那双眼里饱含着悲伤,压得小霁望有些喘不过气来。
只有每晚在夜霁望房内与夜霁望独处时,才像是卸下厚重的铠甲,在这个方寸之地,微微的喘一口气。
.
直到某天,小霁望照常在房间一边刷题,一边听门外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房门外响起脚步声,夜父夜母一前一后进了门小霁望收拾好东西,像往常一样准备溜进夜霁望房间里待会儿。
但在经过夜父夜母房间时,听到了低低的哭泣声,他迟疑的停下了脚步。
房间门没有关紧,夜母哽咽的声音从房间里传出:“我知道初霁和霁望是两个人,可我就是控制不住的将他们想为一个人。如果、如果没有那些事,霁望会和初霁一样,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事情刚发生,我甚至…甚至不敢看霁望一眼,到现在我都不敢去看他的眼睛。”
“多可笑…啊,我是他的母亲,我都害怕…害怕他的眼睛。”
小霁望呆愣在原地,剩下的话他一句都没听清,脑中只有一个念头。
幸好夜霁望的房间隔音,幸好夜霁望没有听到这些话。
夜父安慰了夜母一会儿,准备下楼去给夜母找点东西敷眼睛,推开门,看到小霁望后愣了一下:“初霁你怎么在这?”
小霁望没回答,视线直直的落在屋内抹泪的女人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