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160、靠谱

160、靠谱

告宗亲三言两语

婺源迁徙来枞阳,选在含山口住家。

繁衍儿孙百十万,散居四海谋生涯。

不分低贱和高贵,先烈祖宗不可忘。

忠孝传家名久遠,诗书继世源流长。

一一含山张氏十九世孙张贵甫

皖桐含山张氏七修宗谱还是1922年修的,至今已经有102年了。2024年5月中旬,皖桐含山张氏八修宗谱正式启动了。

编纂宗谱,讲起来容易,其实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尽可能不遗漏一户家人,不漏掉一位宗亲,必须广泛联络散居或迁居外地的宗亲,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没有一定责任心的人、没有一定吃苦耐劳并能忍辱负重的人、没有一定学问的人,是很难修谱成功的。

最近两天,我跟随长辈们寻访宗亲,登记填表,亲身体验了其中的艰难,才知道长辈们十年来,寻访、联系宗亲的心酸历程,实属不易。

2024年5月23日,应武忠、晓阳、长江三位长辈的邀约,我们四个人一起去池州市涓桥镇普丰村,寻找宗亲垂金、垂生兄弟俩。

垂金、垂生兄弟俩,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年轻的时候,由枞阳雨坛镇迁徙到池州市涓桥镇普丰村安居乐业。现在,兄弟俩都已经是儿孙满堂了。近些年,垂金、垂生两家人,同枞阳的亲人走动、联系,少之又少,几乎失去了联系。

上午八点多钟,阳光灿烂,骄阳似火,天气显得异常的闷热。武忠长辈亲自驾车,载着我们三个人,一路风驰电掣,过枞阳银塘东路,过池州大桥,驶向池州市区。为了尽快找到宗亲垂金、垂生兄弟俩,少走冤枉路,武忠长辈提前联系了定居在池州市区的宗亲张垂义。宗亲垂义对池州市乡镇路线非常熟悉,他在小区大门口迎接着我们。

下车,入座,一番简短的寒喧之后,直奔主题,商议怎样去涓桥镇普丰村寻访宗亲垂金、垂生两家人。

宗亲垂义为人诚恳、热情,他提议自己带领大家去一趟,免得大家跑错路。亲自驾车在前面带路,长辈武忠驾驶小车跟随其后,一起奔赴池州市涓桥镇普丰村。

涓桥镇普丰村离市区有四十多里的路程。约四十分钟,两辆小车驶入涓桥镇普丰村部广场。一行五人下了车,徒步走进村部办公楼。

涓桥镇普丰村委会主任是位年轻人,见我们如此心诚,打消了顾虑。我们向他询问垂金、垂生兄弟俩的情况,村委会主任告诉说:“他兄弟两家人都不在家,外出上海打工去了。”说完之后,居委会主任为我们提供了垂金的手机号码。

武忠长辈当场拨通了垂金的手机,经过一番交流,果然,垂金、垂生两家人在上海务工。

得知情况后,大家情绪不免有点失落,但总算联系上宗亲垂金了,此趟行程没有白来。

告辞了宗亲垂义,返程。我们几个坐车谈不上累,和武忠长辈比起来,他确实身心疲惫,却没有一句怨言,仍然笑容满面,乐观豁达。

这一天,武忠长辈从桐城嬉子湖驾车赶往枞阳,在枞阳县城,载着我们赶往池州市区,在池州市区,还要开车赶往涓桥镇普丰村,从涓桥镇普丰村,驾驶小车返回枞阳,还要开车返回桐城。为了寻访宗亲,在这燠热的天,一天开车跑数百公里路,累不累可想而知。

2024年5月24日,下午一点多钟,不顾天气炎热,我又随晓阳、长江两位长辈一起去铁铜江心洲拜访宗亲张醒群(二十世、垂)。

长辈晓阳夫妇早在九年前就曾访得宗亲张醒群的信息, 2015年3月1日,夫妻俩来到我父母家,从我父亲口中知道的。张醒群居住在铁铜粮站附近,也是含山家族的后裔。他们俩是有心人,给宗亲张醒群的信息记在笔记本上。事隔多年了,不知道这户人家在不在家?近况如何?

我们三人乘坐出租车到达铁铜和平轮渡,再乘坐渡船到达江心洲铁铜,下了轮渡,徒步走上堤坝,向西走约百米,堤坝内侧旁边,有一食品店,向店老板打听,才知宗亲张醒群夫妻俩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他夫妻俩的儿子精神方面有障碍,儿子离开他的妻子儿女,已经出走他乡,杳无音信。目前,两位老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情况不容乐观。

经热情的商店老板指点,原来宗亲醒群就在商店斜对面,约六十多米处,堤坝外侧,一栋二层楼房。我们径直走进他家。

眼前所见,让人唏嘘不已。年逾八十多岁的宗亲醒群坐在一栋平房堂厅的床上,头发凌乱,胡子拉碴,满脸沧桑,堂厅家里的生活用品东倒西歪,杂乱无章,不忍直视。

我们询问八十多岁的醒群妻子一些信息,醒群妻子说话,断断续续,有点语无伦次,问不清楚。宗亲醒群夫妻俩的情况,很是凄凉,让人心生怜悯之心。

大家一致表示,要想方设法联系醒群其他亲人,一定要登记好醒群家人的信息。枞阳别的姓氏重修宗谱都能完成,相信我们含山张氏八修宗谱一定能够圆满修纂成功。

返回后,我们又去拜访了另外一位宗亲张和珍,和珍热情好客,配合我们一一填写好家人信息的登记表,她的嫂嫂、垂友宗亲的爱人为人相当的好,晚餐热情接待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家亲的温暖。

2024年5月25日,几位主事长辈约天次宗亲又一起去江西彭泽县寻亲,填写登记表。武忠长辈驾车,下午返程,接着马不停蹄,去安庆光彩大市场拜访了垂玉宗亲。几位长辈,为了皖桐含山张氏家族的事业,为了八修宗谱,辛苦奔波,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此情此景,让人感动!让人由衷的敬佩!确实是我们含山张氏家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含山张氏后裔学习的榜样。

宗亲厚春校长说:“长辈辛苦了!做什么事,都得有“三千精神”才做得成功。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

2024年5月28日,宗亲垂印率先捐款10000元,5月29日,宗亲武忠捐款10000元,宗亲晓阳捐款6600元,5月30日,张寅捐款1000元,宗亲张杰捐款3600元,宗亲晓兵捐款3600元,5月31日,宗亲长江捐款9988元,6月2日,宗亲大勇、小细捐款8000元,宗亲张军捐款6000元,6月6日,宗亲裕应捐款6666.66元,6月7日,宗亲云意捐款3600元,宗亲玉兴捐款4200元,6月8日,宗亲垂发,捐款4200元,宗亲方云捐款5000,6月9日,宗亲扣荣捐款3000元,宗亲垂和捐款10000元,宗亲垂旺5000元,宗亲厚春四兄弟,捐款9999.99元,6月10日,宗亲垂峰捐款5000元。至此,皖桐含山张氏八修宗谱有了首笔启动资金。相信,后期会有众多的宗亲踊跃捐款,赞助八修宗谱。

正如垂印长辈所说:“八修宗谱是含山张氏家族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含山张氏每一位成员的光荣,所以首先要感谢此次修谱发起人张晓阳、张武忠等宗亲前期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希望我们每一位都能为此次修谱的圆满完成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至此,皖桐含山张氏八修宗谱,正式开始。

我如实地记录八修宗谱的一些经历,为宣传家族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含山张氏家族的后裔,为人淳朴、善良、务实,不花言巧语,不好高骛远,仅有两个字:靠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弃子成皇

抗战之红警无敌

三国:无限爆兵流

三国:开局带领许褚投奔曹操

神话版三国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枞阳河
连载中清泉涌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