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金社镇枫冲村王岗街道纪行
吴世民开篇诗:宝地有龙气,王岗出状元,文章之府地,余庆喜新天。
枞阳县金社镇枫冲村王岗街道,是铜安公道一小段,约1公里路程。铜安公路的建设,是通往铜陵长江大桥的主干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设铜陵长江大桥的时候,同步建设铜安公路,王岗街道就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而成,至今,有三十多年历史。
王岗街道,是原和平加油站一带长街。座落在烟波浩渺的白荡湖东边水岸上;西毗邻风景秀丽的乌金渡,豸嶺和老桐城八景之一的竹湖落雁栖息地;北临家喻户晓的项铺老街和孙畈老街;东邻远近闻名的杨市老街。王岗街道,无论到北方的城市,还是到东边、南边、西边的城市,水、陆交通十分的便利,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
王岗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有超市、水果店、药店、理发店、家用电器店、山窑店、油坊等店铺,还有银行、加油站、液化气站,小饭店、大酒店,农穗农资等单位。而干净整洁的枫冲村村部正好座落在街道北边的中间位置上。
我应允浮山中学吴约中老师的诺言:“张兄您好,您抽空写篇金社镇枫冲村王岗的文章。”我怦然心动,不怕自己才疏学浅,还是欣然接受。其实,走进金社镇枫冲村,心仪已久。
2024年8月16日,中午十二点多钟,乘坐公交车赶往枫冲村王岗街道。在和平加油站东侧路边的站牌下车。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整条王岗街道的两边正在拓宽,机声隆隆,热闹非凡。这次拓宽路面并新建两边的下水道和管网线地下连通。附近油坊榨菜子油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沿着这条路徒步向东而行,沿途遇见街道门面房里的老年人,我同他们交谈,请问他们枫冲的由来?王岗的由来?
过去的龙山大队和现在的王岗街远近皆知。当地居民告诉我说:“从前,王岗街道北边,也就是老龙山大队的位置,在大王庄,而菜市场的位置属于王岗庄。如今,整个王岗街道两边的居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姓吴,是豸嶺吴氏的后裔。”
提起豸嶺吴,自然而然地想起好友吴世民老师。吴老师在项铺镇行医和王岗街道经营项铺镇吴世民大药房近半个世纪(46年),是2000年第一次通过国家认证的标准药房(个体全县仅2家),县药监局曾授予信用建设A级牌匾(全县仅5家),2023年确定为铜陵市民生工程药事服务站。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以奉献仁心仁术为宗旨,坚持安全用药,传承中医为己用,深得百姓好评。他不但中医医疗水平高超,而且,创作诗词歌赋更是游刃有余。这次来王岗,当然要去拜访我最尊敬的吴世民老师了。
走过一家门面房又一家门面房,请问一位老人又一位老人,不知不觉中,走到世民大药房门前,我直接进入药店,进入眼帘的是许多铜字牌匾,五好文明家庭,药事服务站,药房信用建设A级企业等,同吴老师一见面,相见恨晚,亲切如故。
吴老师告诉我说:“王岗街道,大多数居民姓吴,是豸嶺吴。相传宋朝时期,皇帝赐金渡村灵山寺御碑,规格极高,其有底座,两侧护柱,上有盖樑,中间碑文,惜哉,□□被毁。大约明清时期,朝庭赐豸嶺吴御匾,御匾上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七叶洐祥。”
我问吴老师说:“为什么皇帝赐御匾给豸嶺吴氏宗祠呢?”
吴老师告诉我说:“豸嶺吴氏七代不分家,居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上报朝庭,感动了皇帝,于是,皇帝赐御匾给枞阳豸嶺吴氏宗祠,彰显豸嶺吴仁厚和睦,兴旺发达。浮山中学初建,有豸嶺吴捐资。史料记载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给吴氏宗谱作序或题字。”足以证明豸嶺吴影响深远!
在交谈中,吴老师得知我的来意,不顾外面骄阳似火,烈日灼心,带我去王岗街道走一走。
我同吴老师漫步在王岗街道上,吴老师对我介绍王岗街道的一些风土人情,他对我说:“山河的天王寺,乌金渡的灵山寺,各有一口大钟,每当敲响,钟声遥相呼应。如今灵山寺这口大钟因浮山发展旅游需要,已被悬掛在浮山腰寺庙里。有我游灵山寺题诗为证,山顶黄梅入碧霄,九株连体樟多娇,紫薇红艳玉兰白,山寺钟声隔水敲。王岗菜市场是早市,有菜、有鱼、有肉,有鸡、鸭、鹅售卖。一天二十四小时,王岗街道,南来北往的车辆来往不断,车水马龙,是省级公路。枫冲村,以前是龙山大队,属于龙形地,是出人才的地方。安庆曾有“一门五进士,十里两状元”。而王岗街道有两户人家的子女,同一年,一位考上清华,一位考上北大,相距不足半里。(注:一为省理科,一为市文科状元。)”
吴老师正说着,路过一家理发店,吴老师带我进入理发店堂。店铺里有一张老式铸铁理发靠椅,我一见这铸铁理发椅,就知道此理发椅子有些年头了。
店老板正在午睡,吴老师同我进入店堂,惊醒了熟睡中的店铺老板,他从躺椅子上站起来,热情地迎接着吴老师和我。
吴世民老师对我介绍说:“吴师傅家住豸嶺,也是豸嶺吴氏后裔,他是武术世家,从小练习武术,武功非常棒。”
吴师傅中等身材,面额饱满,乌黑短发,给我的感觉,精气神旺盛,英姿飒爽。
彼此互相介绍一番,吴师傅对我说:“从前,白荡湖基本上属于豸嶺吴氏家族,豸嶺吴氏家族人员个个从小习武,学好武术就是为了保护白荡湖。另外,练习武术对身体有好处。豸嶺吴氏家族练习的武术有打五虎、棍子、路条等武术。”
当场,吴师傅在他的理发店里演示武术“朝天蹬”给我和吴世民老师看。吴师傅身手敏捷,身轻如燕,双腿并齐站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右脚立地,左脚蹬天,双手迅速抱住左脚,整个身姿犹如垂直的标杆,纹细不动,我从心里油然而生地敬佩:“这武功了不起啊。”
约过片刻,吴师傅收起左脚,对我和吴世民老师侃侃而谈:“这叫朝天蹬,练武术人腿上的基本功。每天早上、晚上,看时间和精力,我都要练武术一两个小时。”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问吴师傅的姓名和年龄,吴师傅告诉我说:“我叫吴春生,今年65岁。”
闻听此言,我脱口而出:“我的天,已经65岁,比我大两岁,看不出,您显得如此的年轻。您这么大岁数,能做如此高难度的动作,确实身手不凡。”
吴春生师傅继续对我和吴世民老师说:“我十几岁理发,闲的时候,练武,业余爱好。我能做各种倒立,做标准的腹卧撑三十多个。我两个大脚趾行走,能走六七十米远。走遍全国,我没有见过第二个人能大拇脚指行走。我躺下来,还能鲤鱼打挺,直立起来。功夫都是练出来的,我练各种各样的倒立。我不怕吃苦,不怕累,腿功高,横扫千斤。年轻的时候,在苏州、厦门做理发手艺,现在,年龄大了,在枫冲村王岗街道租间门面房理发,有七年了。
我家在豸嶺村。豸嶺村舞狮子的人很多。春节期间,去枞阳钱桥、白湖、白柳、浮山、白云、汤沟、钱铺、将军等地舞狮子。有一年,在汤沟街道舞狮子,舞到十八层大桌子上,舞狮子头的人,在十八层大桌子上做高难度的动作,没有站稳,失手了,往下掉,舞狮子尾的人手疾眼快,给舞狮子头的人捉起来,救场了。舞狮子尾的人镇定自若,对观众微笑着说:“这一招叫老鹰抓鸡。”众人纷纷拍手叫好。其实是舞狮子头的人失误了,如果从十八层大桌子上掉下来?非死即伤。舞狮子人有力气,能拎二百斤重物。功夫是练出来,不是学出来的。学功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吴世民老师当场评价吴春生师傅说:“你是枞阳县一大奇人,一般人不行。”
我心生敬意:“枫冲村王岗街道是卧龙藏虎,人才济济的地方。”
吴世民老师和我辞别了热情开朗的吴春生师傅。吴老师带我向王岗菜市场走去。
王岗菜市场东边就是十字路口。吴老师带我向十字路口南边街道走去。
走过数户人家,我见一户人家门楣上挂有“五好文明家庭户”的牌匾,我驻足拍照,此时,从屋里走出女主人,她笑容满面、幽默风趣地对我说:“拍屋也要拍人嘛。”她站立门前,配合我拍照。果然,五好文明家庭户就是不一样,人,慈祥善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又走过数户人家,吴老师带我走到枞阳县龙山小学大门前。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电动铝合金栅门已关,透过栅门上方空间,视野里的龙山小学清洁干净,窗明几净。教学楼、操场、绿化树布局合理规范,赏心悦目。教学楼高高的外墙壁上有一行文字:“校训:自强博爱,求实健美。”
吴老师对我说:“1975年左右,吴荣生任校长,他参加全国教育先进校长代表大会。大会在北京召开,万里主持,并合影留念。从前,这所学校是初中、高中部,我在竹湖小学上的小学,在这所学校里读书五年,上的初中和高中。”
吴老师带我走进十字路口北边的街道。进入北边的街道,宁静祥和,一股菜籽油的清香,沁人心脾。果然,走过数户人家就是一家油坊。再走过几户人家就是一块健身场地,水泥场地上晒着稻谷。吴老师对我说:“中稻收割了。”
走过体育健身场地,水泥路两边的香樟树郁郁葱葱,浓荫蔽日,给我以凉爽舒服的感觉。香樟树的前方就是枞阳县金渡初中。金渡初中门庭气势恢宏,大门东侧门墩墙壁上竖排七个大字:“枞阳县金渡初中”。七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沐浴下,熠熠生辉。大门西侧的教学楼外墙壁上,有竖写的文字:“教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学风:乐学守纪求真创新。”字体气势磅礴。
我回头看见吴世民老师满头大汗,在这烈日炎炎的浅秋,吴老师不顾热浪滚滚,为我当向导,陪着我探访枫冲村,让我感动不已。
吴世民老师特地为我创作一首诗:
赠友人
高温难阻友情真,引得骄阳拇指伸。张弟我誇文彩美,民间高手笔中新。
此次走进枫冲村,时间虽短,然,枫冲村的美丽,枫冲村人的善良,却永恒地镌刻在我的心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