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汤沟一店有十几张理发椅子,钱经理对隔壁的师傅周菊兰说:“买到了。”
15岁的陶善友去买牙膏的时候,他们在背后议论:“绝对买不到!”
从那一天晚上,钱永来经理开始教陶善友,吐肚子教他,给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一天到晚,手把手地教陶善友理发技术,苦教两个月,钱经理认为15岁的陶善友很聪明,悟性极好,是理发师的好苗子,不需要再教了,钱经理对陶善友说:“凭你这理发手艺,在桂家坝能挣到钱,能挣到一碗饭吃了。”
陶善友回到桂家坝后,把汤沟学的理发技术,用到桂家坝客人身上,顾客都说他理发技术好,一传十,十传百,汤沟有些单位的人,专程来桂家坝理发店理发。人们埋怨钱永来经理:“不应该教会桂家坝的人,桂家坝抢了汤沟的生意,这真是教会徒弟打师傅了!”
县里干部来桂家坝理发,区里干部来桂家坝理发,都是陶善友亲自给他们剃头。长江过往的船舶老板来桂家坝理发,由徒弟们给他们剃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吴国英调来陈州公社当书记,第一次来理发店理发,他装普通老百姓,穿着朴素,陶善友给他理好头发,过一会儿,公社干部来到店里,对陶师傅说:“你给我们一把手理发了。”陶师傅对这位干部说:“没有呀。”想来想去,一个小老头子刚过来理发了,原来是吴国英书记。
第二天,吴国英书记同公社干部一起来店里,他对陶师傅笑容可掬地说:“你的理发手艺果然名不虚传!如果有干部陪着我来理发,给我理好,不为好!一个陌生人来理发,给我理成这样的好,才为真好!”从此,吴国英书记要陶师傅专门给他理发,不要别人理发。
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伙。”从前,理发工具简单,一把推剪子,一把小剪子,一把刮胡刀,一把梳子,就能给客人理发。
开始学理发,用小脸盆做道具,在小脸盆上练习,练到一定的程度,找来亲戚,朋友,同学来店铺里,免费为他们尝试剃头。
那些年,用冬瓜做道具,用刮胡刀把冬瓜上的白毫毛刮掉,冬瓜皮不能掉,那就是真功夫了。
如果拿剪刀的右手背上,放一盏盛满水的酒杯,给客人理完发,酒杯里的水不泼不洒,酒杯不倒不掉下来,剃的头发像自然生长的一样,看上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剃的头,毛桩子像玉一样,这才是高级理发师!如果理发手艺差?头发剃成一道道印痕,头发参差不齐,坑坑洼洼,这样的理发师,手艺真的做到家了!
什么样的发型剃什么头,瘦人剃圆形头;胖子剃菱形头;颈子短的人,剃站发;颈子长的人,后面头发留一些;胖瘦看脸型。
那些年,工厂招工,学员工资只有十八块钱一个月,而18岁的陶师傅,就拿四十多块钱一个月工资。陶善友年轻的时候,就像唱戏一样出名。人,一旦出名,相信他的人就越来越多,顾客盈门了。
那些年,陶师傅一共带三百多个徒弟,小伙子,小姑娘,都跟他学理发手艺。陶师傅收的徒弟,都要通过智力考试,陶师傅讲一遍绕口令:“天生我刁灵,地生我贫穷,要不是我刁灵,饿死我贫穷。天生我忽突,地生我有的吃,要不是我有的吃,饿死我忽突。”
如果新来的学员,当场背诵过来?陶师傅就收为徒弟;如果当场背诵不过来,陶师傅就拒绝收这样的笨学员。
现在,都是高科技,理发师都使用电动剃头工具,传统的手工剪刀理发,渐行渐远,已经失落了。
过去,给顾客刮胡须的时候,必须给毛巾在热水盆里泡一泡。拿热毛巾的时候,拧一拧,挤掉热水,用一根手指顶着毛巾旋转,这样不烫顾客,捂客人的嘴部,容易刮胡须。
从前,给婴儿理发,悬刀手艺,手不能颤抖,剃婴儿满月头,婴儿头就像嫩豆腐一样,绝对不能用力扶着婴儿的头理发,只能悬刀剃婴儿的头发。
从前,有一位顾客后脑勺长三条沟,俗称:“八卦头”。陶师傅给他剃头,怎么也剃不掉沟里的毛,陶师傅急中生智,对这位顾客说:“你上一次来理发,忘记付钱了。”
这位顾客听见,十分生气,怒火冲天,说:“哪有的话?我从来没有上你店铺理发,今天是头一回,谁欠你钱了?胡说八道!想赖我是不是?我砸了你这黑店!”
顾客一气之下,额头青筋暴露,后面三条头沟鼓起来,全部平了,陶师傅给他三条沟里的头发全部理掉,告诉顾客说:“你别生气,我记错了。”
这时,顾客气消了,三条头沟又凹下去,他摸摸后脑壳,眉欢眼笑地说:“我活大半辈子,没有哪一个理发师剃掉我头沟里的毛,仅仅这一次,你理发水平确实不错啊!”
原来,人生气的时候,皮肤内层会胀气,会膨胀,会凸起来。
从前,有一位客人,脸上有一块黑痣,黑痣上长了一撮毛,陶师傅问这位客人说:“你痣上的毛是继续留着,还是剃掉呢?”顾客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外地人,听不懂你讲的话。”
陶师傅给他的痣毛养着,没有剃掉,头发理好后,顾客笑容满面地对陶师傅说:“我是江西人,经常在外地理发,从来不需要付理发费,每一次理发,我左打招呼,右嘱咐,千万不要理我脸上的痣毛,偏偏理发师傅一不小心,就给痣毛剃掉了,我说是养的,找理发师傅理论,理发师傅只好叫我不付理发费,算自认倒霉呗。今天,在你这理发店里来理发,你没有给我痣毛碰掉,这就对了,我有点迷信,每一次理发,痣毛剃掉了,我都要生一场病,所以,我非常注重痣毛。”
并非是理发师有意剃掉顾客的痣毛,而是在光他脸部的时候,无意间,剃须刀给他痣毛碰掉了。如果给他痣毛碰掉了?他就找理发师的茬子。
从前,和尚出家,先剃三刀,只允许三刀成功。第一刀,从额头中间剃到后脑颈上来;第二刀,从额头右侧剃到后脑颈;第三刀,从额头左侧剃到后脑颈。如果有一点细毛?可以慢慢剃。剃三刀的时候,要说出16个字:“精心修炼,必成正果,掀开天门,一步登天。”
直到陶师傅60岁退休,汤沟理发店桂坝门市部才关门散伙。陶师傅退休回家后,在自己家里开起理发店,叫汤沟镇桂坝迎春理发店。
那些年,桂家坝有十多家理发店,生意都兴隆,铜陵大桥通车后,生意开始逐渐萧条,冷淡。
据桂坝迎春理发店老常客,70岁的吴多宏对我说:“我住在汤沟镇,特地乘车来桂家坝找陶善友师傅理发,陶师傅已经给我剃十几年头了……”
陶善友师傅为人相当的不错!有生病的老人,脑梗的人,瘫痪在床的人,行动不便的人,陶师傅不会骑电动车子,都是徒步上门,免费为他们理发,默默无闻地奉献一颗爱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