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坝宴的余温延续到正月的一场大雪里。
雪是夜里下的,让人无知无觉。
一夜之间,白雪将整个坪山村盖住,徒留远处的河流依旧碧绿;村中错落各处的房屋,如地里冒出来的白顶蘑菇,颇有几分童般。
早晨推开房门,尤志程激动于眼前的纯白。作为一个纯纯的南方人,哪怕曾经为了看雪远赴大东北,可是再见到触手可及的雪,他依旧激动。
一脚踩下去,雪花压实的沙沙声让人感觉治愈。可接着尤志程整个人都麻了,这积雪都快淹没他整只小腿了。
小雪怡情大雪费人啊。这雪太大,出行不方便不说,还可能会压垮房屋。他抬头望向屋顶,积雪厚度比起地上的不遑多让。
尤志明这会儿正好出屋,也被眼前的雪震住,他已经好些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
“三弟,快别看了,赶紧先把屋顶的雪薅下来,别给屋顶压垮了。”
说着他转身进屋,把媳妇叫起来帮忙。随后拿来木耙子,从堂屋屋顶开始,一耙耙的扒拉积雪。
尤志程也找来工具,学着大哥的样子薅。积雪大块大块的砸下来,听到动静的尤老爹和林秋也跟着出了屋子。
一家人齐心协力,两刻钟后才把屋顶的积雪薅完。紧接着又要把屋顶上薅下来的雪从屋檐下弄走,院子里也要铲出通往门口和其他屋子的路。
全家除了尤贤静玩得特别开心,大人们都忙得出了满身的汗。
冬天最怕出汗后冷着,那样容易受凉感染风寒,这个小病在没有郎中的坪山村也可能致命。
连秀娥看雪扫得差不多了,赶紧点燃小炉子把堂屋暖着,还煮了一锅浓姜汤。
都忙活完了,一家人在堂屋里守着小炉子取暖,再来上两碗姜汤,终于安心了下来。
尤志程回想起村里各家的房屋和人员情况,他有些担心。
村里大多是茅草屋,积雪太厚容易出问题。这会儿出去查看会不方便,可如果不出去查看,他不安心。
没有太多纠结就做了决定,尤志程说道:“爹娘,我想去各家看看,早食就不用等我了。”
林秋:“这会儿各家应该都在扫雪,你去看又有何用。”
尤志程:“我就是不放心,想去看看住茅草屋的那些人家。这么厚的雪,我们家木屋都怕压垮,我担心那些茅屋受不住。没事最好,要是谁家遇到麻烦,我也能帮一帮。”
林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疑心病太重,她曾不止一次怀疑过眼前这人还是不是他的三子。
她的三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很清楚,可自从那次摔沟里再醒来后,这孩子的性情变得完全不同,连最看重的科举都能放弃。
可每次不经意说起曾经的各种事情,他又记得清清楚楚,说得比自己都真切。
林秋看向尤老爹,希望对方能阻止,毕竟这么大的雪,出去容易感染风寒。
尤老爹没有接收到老妻的暗示,三子作为村长确实有责任去做这事。
他说道:“去吧。你是村长,理应去看看。老大也一起去,兄弟俩互相照看着,别出什么事。”
尤志明:“好。”
尤志程出门前先去找了两块大木板,再找来四根竹竿,这可把尤志明看懵了,问道:“三弟,你拿木板和竹竿做甚?”
尤志程:“大哥,给你表演一项雪上技能,你仔细看着啊。”
说完,尤志程走到院门边儿,把木板放到还没动过的雪面上,伸直腿坐了上去,然后左右手两根竹竿扎进雪地向后一撑,他连人带板的滑了出去。
尤志程:“大哥看会了没,坐上去,就像撑船一样。你赶紧跟上啊,我先去禹先生家瞧瞧,那里近。”
眼见三弟就这么滑了出去,尤志明都惊呆了,然后有样学样的坐上木板,摸索一番后倒也成功滑行了起来,只是方向感不太好。
尤志程到禹文颂家的时候,他正在薅屋顶的雪,只是他动作生疏、效率极慢,看得尤志程都捉急。
环顾茅屋一周,好在没看到有损坏或是要倒塌的迹象。
尤志程:“小文颂,你要不先来给我开个院门。”
听到声音,禹文颂转身就看到尤志程坐在块木板上,两侧有两根竹竿撑着,样子挺滑稽的,莫不是伤了腿?
因着院里的雪还没铲出路,他踩着雪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院门前,再把院门扒拉开。
禹文颂:“你怎的这个样子,可是伤了腿?”
“没有,这是我自创的滑雪木板。”说着尤志程从木板上下来,活力十足。
“滑雪木板?专门滑雪用的木板?可这怎么看也是块普通木板?”
“是啊,就是普通的木板。合理利用接触面与压力成反比的原理,简易滑雪板你值得拥有。可惜没时间打磨,摩擦力还是太大了。”说完,尤志程看向临时滑雪板无奈的摇头。
又是禹文颂听不懂的话,不过刚才尤志程坐着板子在雪地里滑行,看起来还挺方便的,起码比走的快。
没一会儿,尤志明也滑着木板过来,三个人合作,很快把屋顶的雪全都扒拉了下来。
然后,连着禹文宸,每人喜提冯幸牌红糖姜汤一碗,又甜又辣。
后续除雪开路的工作留给禹文颂自己处理,兄弟俩坐着滑雪木板赶往下一家。
村里住茅草屋的人家还是挺多的,他们沿着村里的小路滑行,一家家的查看。
好些人家都在薅屋顶的雪,遇到人手不足的,他俩就停下来帮忙;人手足的他们就问问情况,没大问题不需要帮忙,他俩就离开前往下一家。
到牛家门口的时候,屋顶的雪都已经薅干净,可是他们听到屋里传出来男人的骂声和女人的哭泣声。
这些家务事,只要不告到尤志程面前,他不会主动去管。
在村子里,这种事情只要不闹到人命关天,也不会有人插手干涉,最多就是谴责几句。
不怪别人冷血,这里的人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规矩。
人家一家人过日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贸然插手,等人家和好了,帮忙的人会变得里外不是人。
更可怕的是,和好的夫妻俩还会一起责怪别人多管闲事。
尤志明:“走吧,估计又是牛二在打他媳妇了。”
牛二打骂媳妇在村子里不是秘密,牛老爹管不住,村里其他老人也劝不住。那牛二媳妇还是个懦弱性子,全身心都附在自己男人和儿子身上,外人是想帮都帮不了一点。
尤志程:“嗯,走吧。”
全村六十二户人家,兄弟俩一家不落全都看遍了,没有发生房屋坍塌和人员伤亡的情况。
两人回到家时已经是未时初,林秋心疼的看着两个儿子,鞋子和裤子全都湿透,人也被冻的脸色苍白、嘴唇发乌。
加大炉子的柴火,把早上留着的饭菜热好,待两人换了衣衫出来正好吃。吃完饭,连秀娥又端来一锅姜汤,两人听话的喝了个干净。
缓了好一会儿,尤志程才觉出自己整个身体重新暖和起来。
一个上午,忙碌又神经绷着。尤志程回屋睡了一个午觉。下午醒来,陪着小侄女在院子里堆各种形状的小雪人。
两人正玩得不亦乐乎,院外有人找了过来。
“小村长,救命啊。”来人居然是牛二。
尤志程皱眉,上午才听到这人打骂媳妇,这会儿过来叫救命,难不成把人给打死了?
尤志程隐着那股子怒气问道:“怎么回事,救什么命?”
牛二:“我儿子发热昏迷了,从上午到现在怎么做都没有消热。我家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请小村长帮帮忙,救救我儿子啊。”
尤志程不会治病,小儿发热他更没有经验,可是这村里谁又会了?老人们可能会有些经验。
尤志程带着牛二进屋,先找母亲问了各种可以降温的办法。
林秋说的喝姜汤后捂被子里出汗消热,牛二家已经试过,一天了没有消热;用冷毛巾擦身也试过了,还是不行。
村里常用的办法,牛二说能用的都用过了,都不行。
愁绪间,尤志程想到禹家。他家曾经应该是有钱人,见识比他们广,或许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办法。
反正都这样了,有希望就都要去试试。
尤志程让牛二先回家去看着,他晚点再过去。
转身尤志程就去了禹家。
尤志程到禹家,直奔主题把牛二家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和生病的基本情况跟冯幸复述出来,也把他们村里常用的那些退烧方法列举了一遍。
“除了你说的这些方法,我倒是知道些别的办法。”说着冯幸将那些年她照顾两个儿子的经验都分享了出来。
还提到了一种植物的嫩叶,和鸡蛋搅拌后加水做成蒸蛋,也有利于孩子恢复。
人在虚弱的时候确实需要多补充蛋白质,村里没有鲜瘦肉,蛋羹还是可以搏一搏。
“冯姨可还记得那种植物叫什么?”
“叫什么记不得了。只记得那植株上长有小刺,多分枝,每根分枝上是小片的叶子。要是有医书,倒是可以查一查。”
“算了,来不及了,而且这下着大雪的冬天,也找不到绿植嫩叶。”
冯幸这里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尤志程准备离开,尽早去牛二家看看孩子。
“谢谢冯姨,那我先告辞了。”
“说什么谢不谢的,孩子没事才最要紧。家里还有些糖,我让阿颂取来你一起带过去,用温水化开后多给孩子喂些。”
“好。那我就先回了。”
“嗯,路上注意些。”
尤志程提着一包糖回家,又从大嫂那里薅了几个鸡蛋,一起提着去牛二家。
牛二坐在堂屋发愁,他媳妇守在孩子身边。床上的孩子捂着厚被子,脸上是不自然的红,看着让人揪心。
尤志程把牛二夫妻俩拉到一起,将冯幸教的冷敷头热擦身,暖屋子少穿衣的降温方法教给他们。
待他们把这些都做了后,尤志程又把吃蛋羹补营养,多喝糖水补力气的道理给牛二媳妇交代清楚后才离开。
村里缺医少药,这就像个隐患,让尤志程心里毛毛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引进人才。
文中方法来自网络。生病了要及时就医吃药,多遵医嘱少信偏方、土办法[药丸][药丸][药丸][药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雪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