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招工

这日,坪山村发生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招工。

招工这种事情居然会发生在坪山村,活了一辈子的老阿公,都忍不住问问招的什么工。

招工内容非常简单:小村长家招工。

招工信息是通过通知栏传出来的,几个跟着禹先生学习的孩子都认得这些字,所以消息传得非常快。

通知是上午写的,消息传遍村子是在中午以前,下午尤家就挤满了人。

尤『幽怨』志程:“小阿颂,你觉得你这事儿做得厚道吗!”

禹『得意』文颂:“不厚道,但是你家方便。”更何况他征求过尤大哥的意见,对方也同意帮忙。

“……”好想来句栓~扣。

禹文颂的龙窑修建进度已经过半,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就可以开始烧砖,因此他要招人制砖坯。

工作内容很简单,包括挖土、净土、拌土、定型砖坯、晒砖坯五项。

这些工作并没有太难,女子也可以做,因此招工不限性别,年龄从十六到六十,但是人品必须过关。

工作时间从辰时中至申时末,午时吃饭、休息。

后期用砖量大,前期就必须大量囤货。因此要求入工后,非农忙时节不得随意告假,农忙时节视村中耕种情况而定。

工钱面议。

这最后一条是尤志程提的,否定了禹文颂一天十文的提议后提的。

禹文颂不解,但是他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尤家时常来人,来的次数多了,大家就当自家似的,坐到一起就开始蛐蛐,猜测招工的情况。

村民1号:“你知道是招的什么工吗?”

村民2号:“不知道。”

村民3号:“我们村子除了禹先生的砖窑,没有别的活儿需要招工了吧。”

村民4号:“禹先生那是手艺活儿,我们村子也没人会啊。”

书房里,尤志程听着这些声音,第N次看向禹先生,用眼神谴责对方。

可禹先生早已经免疫,不接招。反倒是大哥,半点都不介意,还一副随时准备出去招工的样子。

尤志明:“确定没有要增减的条件,我就出去选人登记了。”

禹文颂:“谢谢尤大哥,”

继而,尤志明拿上登记册子出了书房。

尤志明近来都快成为第二个村长了。

村里犁具借用,找他;挖引水的水沟,找他;第一架水车安置,也是他盯着完成的。

所以当他从屋里出来主持招工,村民们不仅没有疑惑,还理应如此的向他问起相关的问题。

对于做工的内容、时间和各种要求,大家很快理解,他们也完全接受,可是何为工钱面议?

书房里,禹文颂也问了这个问题。

尤志程:“就是不把工钱定死。如果定了固有工钱,你管理严格,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

“尤其是赶工加大做工量时,毕竟烧砖是以数量来决定收益。可若是你放松管理,又有可能让他们生了闲懒之心。”

禹文颂:“赶工之时,给他们适当加工钱就行,用钱可以解决的就不是问题。”

“嗯,你这个法子确实不错,但是我有一个可以让小工自主工作的法子,你要不要听。”

禹文颂:“志程兄,还请赐教。”

“有事志程兄,没事小村长。禹先生惯会视情况而叫人,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视情况而说话。”

禹文颂没想到这个幼稚鬼,这时候都能想起来犯病。

禹文颂看着对方,自己跟自己的内心较劲。

他也不是不能叫尤志程一声程哥,那人原就比自己年长几年。

可心底就是觉得,若是叫了这声哥,他就不能在那人面前“放肆”。

那人会不会就把自己当成弟弟一般,不再与他说那些出格的言论,向自己展示他脑子里的那些宝藏。

他希望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不用像对待尤大哥那般,带着一层对年长者的敬重。

尤志程:“小阿颂,想什么了,这么入神。”

“没什么。我只是突然想到,我不叫你哥,你可以叫我弟啊。”

“……”文颂弟弟?文颂弟?颂弟?弟弟?算了,还是兄弟吧。

“怎的,你也有叫不出口的?”

禹文颂看到他那个吃瘪的样子,想到他平日私底下叫自己的各种“花名”,犹如验证了某种猜想,竟有些得意了。

“那什么,也不是非得有一个称呼,以后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听动静,外头应该也完事儿了,一起出去说吧。”

尤志程说完就往屋外去,这书房空气不太流通,让他有些呼吸困难。

禹文颂轻笑一声,也跟着出了屋。

尤志明这边进行很顺利,符合要求、接受安排且人品过关的,他记下来有十二人。

后期怎么安排活计,就由禹先生自己决定了,毕竟招来的小工是给禹家干活。

他正准备往书房去,尤志程他们就出来了。

尤志程:“大哥,怎么样?”

“一切顺利,都是踏实能做活的。男人有八个,妇人有四个,这是名册,你们看看怎么安排。只是这工钱没定,大家心里没底也不是个事。”

尤志程:“我出来就是要说这个事的。先去堂屋,这么久了,你也该先喝口茶再说。”

随后,尤志程就将底薪加提成的概念,给二人灌输了一番。

每日给小工的工作都定一个基础量,完成这个量就可以拿到固定工钱。

小工在完成这个基础量后,超出的那部分量,就可以算作额外的工钱。

如此两部分工钱合在一起,就是小工每日的工钱了。

尤志程:“所以,文颂你要将制砖坯的各个环节都定一个单价,方便小工算出自己额外的工钱,如此小工也更有动力做工。”

禹文颂:“嗯,类似商铺店小二多多揽客人买货,店掌柜给红封奖励。但是你这个方法更直观,确实可以提升出砖坯的效率。”

尤志明:“那是不是还需要招一个管人的,帮着计村民的做工量。”

禹文颂:“尤大哥说的是,只是这个人在村里招不合适,我会进城请牙人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尤志明:“那就好。什么时候开工,你跟我说,我去跟他们讲。”

禹文颂:“好的。谢谢尤大哥。”

尤志明离开,招工的事情完美收官。

禹文颂非常庆幸请来尤志明帮忙,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己对村里人不多了解,怕招错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再没有别的事情,禹文颂起身准备离开。

尤志程忙把人叫住:“要是没事儿,带我去看看你那个龙窑吧,我还没见过了。”

“行,走吧。”

禹文颂当初说要拿了尤志程的选址建砖坊,可是在看过那块地后却不甚满意。

最后在尤志程的帮助下,选了比小团坡更下游的一座半山坡上。这片山的坡度较缓,他当时一眼就相中,很快就在脑子里建了一座龙窑。

还没走到地方,尤志程就看到远处半山坡上那座巨物,如匍匐在山坡上的大虫,怪不得叫龙窑了,挺形象的。

待到走近了看,更是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依托于山坡倾斜的适当角度,用砖块砌成斜坡式的隧道。看这个长度得有十来米,宽度两米左右,高度比自己的183还略高些,估计也有两米了。

尤志程:“禹先生给介绍下,让我也长长见识。”

禹文颂看向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长窑,自豪的说着:“这是龙窑,也叫长窑。外观如你所见,如一条长龙。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得更长更高。我见过最长的足有50米,高度10米。”

“长窑的内部分为窑头、窑床和窑尾三部分,山脚这边就是窑头,砖坯就是从窑头这里的窑门搬进去。”

“侧面你看到的那些孔洞,叫做鳞眼洞,用于投放柴火和观察窑内的烧制情况。”

禹文颂如数家珍般,将龙窑的点点滴滴说给尤志程听。

如果这个时候看向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到那里面的精光,好似龙窑给他带来了无上荣耀。

尤志程:“禹先生好厉害,懂得这么多。除了可以烧砖瓦,龙窑可以烧制陶罐、瓷器之类的吗?”

“可以”。禹文颂非常自豪、肯定的说:“窑内火焰会平行于窑底向窑尾方向流动,升温快、降温也快,只要技艺掌握到位,青瓷、影青、黑釉瓷等也可以烧出来。”

“无敌了我的小阿颂,未来可期啊。等以后砖瓦烧够了,我们就烧瓷器。”尤志程真诚的夸赞和建议到。

殊不知这句话让禹文颂愣在原地。

尤志程则是继续绕着龙窑各种好奇。“小阿颂,我们可以从窑门进去看看吗?”

尤志程说完没得到回应,回头就看见禹文颂呆在那边不动了。

尤志程:“阿颂,快过来。我想进去看看。”

禹文颂回过神来,走到尤志程身边,盯着对方轻声的问:“如果烧出好的瓷器,你可以把它卖到京都去吗?”

尤志程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这么问,但是既然是好东西,卖到京都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只要东西够好,上至京都,下至南岛,我们都给它卖过去。现在可以带我进龙窑里面看看了吗?”

禹文颂:“现在还没有完工,我们进去不安全。等祭窑过后,再让你进去看。”

“那好吧。”没能见到内部结构,尤志程还真是挺可惜的。

毕竟来这边一趟,要走将近半个时辰了。看着来时的漫漫长路,尤志程觉得这一趟不能白来。

“我们到小团破上看看如何?”

看着不远处的小团坡,禹文颂想起尤志程要在那个坡顶建房子,便也想去看看。

“走吧。”

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斜向小径。两人顺着小径一路往上,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坡顶。

坡顶比想象中的要平坦些,如此一来,铲平的工作量就不会太大,只是高大的松木也不少。

禹文颂:“这些松木你可先砍了晒着,建房子时或许能用上。”

“有道理。就是我们村人太少了,想要找几个人过来砍树,还得等农闲之时。”

禹文颂想了想说到:“如果我带些外乡人过来,你可以接受他们入村吗?不进入村子,把他们安置到拐弯河更下游就行。”

尤志程:“你要带多少人?”

“三十到五十之间吧,我要去信问问。”

“嗯,可以。如果你还能带来郎中、夫子之类的人才就更好了,我对于有技能的人才会给予优待。”

“你不怕我带过来的是罪犯之类的么?”

这个尤志程还真没想过,不过这里能放出来的,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毕竟这里杀人偿命了。

“他们会伤害村里人吗?”

“不会。”

“会给村子带来灾难吗?”

“不会,他们并非恶人,只是受人牵连了而已。”

“那就行。禹文颂,我相信你的人品。”

禹文颂就知道没看错这个人,听到对方这么说,感觉心里满满胀胀的。

龙窑相关描写,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招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村长难当
连载中九品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