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chapter4 花带与静心周

恒温城把“幸福”做成了可以被观看的事物。

清晨八点,B-14 花带区的光膜打开,颜色由冷白渐渐推到柔金。花带两侧的喷头先出水雾,再喷极细的香气,香方叫“静心一号”,配方公开,任何人都能在终端里查到——檀香分子 0.38%、柑橘内酯 0.15%、薰衣草 0.06%。数据像安神针,插在每个人的日常里。

“静心周启动前联测十分钟,气味通道依次打开。”

广播女声柔和,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家务。

“今日幸福指数 99.90。风廊稳定。请各位居民在花带沿线有序排布,练习三段呼吸。”

陆溶光站在花带入口,戴着工作牌。她来做观察与记录。花带边的屏幕滚动着“理性呼吸示范”,呼气有节拍,像在学习一段简短的乐曲。

群众陆续聚拢。老年人坐在可移动的软椅上,孩子在家长身旁站着,志愿者举着“静心示范”的牌。空气温度刚好,风轻,阳光在花叶边缘留下一层匀称的光圈,像给幸福描了框。

“陆博士。”

白辛从背后过来,没穿制服,只有风衣和浅色围巾。

“今天辛苦,做个观测样。”

他指了指远处的环形看台,“十一点要开一个短发布,数据要漂亮一点。”

“会很漂亮。”她说。语气没有讽刺,只是陈述。

白辛看了她一秒:“昨天的湖心,报告我看了——‘自校正常’,是否还要追加复测?”

她摇头:“等静心周结束。节日会让噪声多一点。”

“也许会让答案更清楚一点。”白辛说,笑意极淡,“节日里,人更像人。”

他走了,像一阵把话说到恰好位置的风。她目送他的背影,想起一个不着边际的念头:善意和秩序,在他身上总是挤在一起。

九点,第一轮“静心演练”开始。志愿者带着人群做呼吸,屏幕上的节拍器闪烁——吸三秒,停两秒,呼四秒。人群像潮汐被统筹,胸腔的起伏几乎一致。幸福不是情绪,而是同步。

她打开便携终端,观察“情绪向量群谱”。所有线条靠拢,像温驯的草在风里贴着地面。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整座城在一瞬间失去棱角。

从花带另一端,有儿童合唱团的声音传过来。不是歌,是统一发音训练:a、o、e、i……字母音被拉得圆润。合唱团旁边站着苏望,她把香雾调得更轻,香气在孩子们周围像一层薄纱。另一个方向,叶澜带队的班级排成两列,她举手示意孩子们跟着屏幕呼吸。再远一点,邢黎站在检修入口旁,穿着工作服,手臂交叠,像看一场没有票价的表演。

一切都在画面里,各就其位,安静、好看、顺从。

溶光感觉自己像一台摄像机,镜头干净,手稳。

十点半,阳光被系统调到“节日档”,色温略高一点,花带的颜色开始更饱和,像把现实往好看的方向推了一格。风廊加大出风,带来更多太湖水汽,水面的折光在花带的金属扶栏上跳动,形成极规律的亮点。

她正准备记录“节日出风量对人群舒缓效果的影响”,终端里跳出小小的一条提示:

【B-14 花带北段,捕捉到低频合声。频率:5.7Hz。建议:忽略。】

她盯着那串数字,听觉像在慢一拍。合声?她抬头,合唱团还在做发音训练,频率并不对应。她顺着数字指示的方向走过去,穿过一簇花带和一面风幕,光从雾里折过来,像把世界轻轻掩住。

声音在那里。

不是乐器、不是人群、不是风机。

它很轻,像水里反射出来的一口气。

——“你在看,但你没看见。”

她在原地停了一瞬。

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但这回不是梦,也不是夜。它就在白天的公共仪式里,像从空气缝里抽出一缕线,毫无阻力地穿过她的耳朵。

“陆博士?”顾尹从身后赶来,手里拿着临时汇总,“北段数据比去年好看 0.2 个百分点,主任要你去看台。”

“先把风廊北段的延迟再测一遍。”她没有解释,“看有没有 0.03 秒。”

顾尹眨眨眼:“还是那个数?”

“去看。”她说,声调平。

看台区的发布会很短。屏幕上滚动着“静心周”的宣传语,主持人问几位“市民代表”幸福感受,回答都乖巧:“呼吸以后好多了”“风像朋友一样”“孩子最近睡得好”。这些话没有错,她也不觉得虚假。恒温城把“舒服”做到了极致,甚至把“舒服”的语言也做到了极致。

轮到白辛致辞,他的措辞像一份算法注释:“幸福从来不是排除情绪,而是把情绪放在更大的秩序里。秩序不替代人性,只让人性不受伤害。”说到“伤害”两个字时,他目光掠过溶光所在的位置,像是下意识地寻找某种确认。她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发布会尾声,“湖光仪式”预演开始。白天的湖光薄而亮,湖心塔顶投射出极淡的环形光波,顺着水面往岸边扑。人群发出小小的惊叹,孩子伸手去抓那一圈光,像要抓住一个圆。环形光扫过花带,扫过她的鞋尖,打到她膝上。光在她腿上停留不到一秒,终端屏幕就亮了一下:

【低频合声增强。5.7Hz。】

【二级捕捉:转译失败。】

【注记:疑似拟人声。】

她抬头。

环形光第二次从水面扑来,波缘在风里碎成很多细小的亮点,像一群鱼跃出水面又迅速隐没。就在亮点离散的那一刻,她看见花带尽头的反光里,近乎不可见的——人影。

不,是错觉。她告诉自己。

可是那一片反光里“暗”的部分比周围多了一点,像是轮廓。轮廓的高度与她相仿,站姿平稳,头微微偏向她的方向。风吹过,反光又合上了,像一只眼在完成眨眼。

你在看,但你没看见。

声音更近了一分。

她把终端翻到“原始波形”,把提示音关掉,免得影响现场秩序。屏幕上那条细线——5.7——安静地闪。她迅速在私人备忘里写下三行字:

【花带北段。】

【环形光第二次。】

【反光轮廓:疑似“她”。】

“陆博士。”

白辛从台后走出来,声音压得很低,“你在看什么?”

“反光。”她说。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节日’。”

“是。”她平静地收起终端。

下午两点,第二轮“静心演练”开始。阳光往暖里再推了一格,花带的色相饱和到“节庆限度”。志愿者举起“微笑练习”牌,人群依样练习。城市把人的脸也变成了仪式的一部分。

溶光绕到花带背面的服务通道,那里行人少,她能听到机器运转的细节。风机的音是直的,打在墙上再反回去,形成整齐的回声。她停在一处角落,把手贴在墙面。那股 5.7 的波正从墙后慢慢穿过,像在摸索路径。

“……在吗?”

这一次,语言更完整。

不是耳朵听见,而是皮肤。她的指尖细小地起了鸡皮疙瘩。

“我在。”她在心里回答。但她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她知道周围的拾音头会把任何“异常对话”送进安检室。

顾尹的消息弹出:“北段延迟 0.03 秒,和你猜的一样。要上报吗?”

溶光回了一句:“不。”随后又补:“稍后。”

三点,广播切到“静心周童声特辑”。孩子们在录音里一齐读一段话:“理性是风的形状。风没有情绪,所以它不会痛。”叶澜的声音在最后叮嘱“好好睡觉”。这段录音的尾音里,有一个比砂砾还小的错位,像有人在呼吸的时候被轻轻戳了一下。她捕到了,像一条鱼尾在水下很远的地方甩了一下,水面只冒出一圈极小的圈。

傍晚,花带的灯带按节令缓慢亮起。城市变得非常好看。她第一次在工作中产生了一个不合规的念头:如果幸福只是这样——被风抚过、被光照亮、在公共场合一起练一种安静的呼吸——那么它并不坏。

这念头只存在了半秒,她又把它按下去。

“你看起来很平静。”白辛从背后第二次出现。

“节日。”她说。

“节日让人忘记问题。”

“也让问题换一种方式出现。”她抬眼,“比如反光里的轮廓。”

白辛没有接这个话。他看着人群:“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以为‘幸福’只要定义就会发生。后来我学会了用程序说服自己。人会老,程序不会。”

“程序会被喂老。”她说。

这句话让他轻轻笑了一下:“你像你母亲。”

她没有回答。

夜幕前,“止语夜预告”在屏幕上出现,提醒十点后减少不必要交谈。人群慢慢散去。风把香气吹薄,光变得更冷。最后一阵环形光从湖心扑过来,比下午那两次更亮,也更快。她抬头,光线掠过她的瞳孔,像一道细针把什么东西钉在眼底。

“回——来。”

声音非常近,像站在她肩后。她回身,没有人。风从空的花带穿过去,叶片轻轻响。她的终端没有弹出任何提示,像刚才那一秒不存在。

她第一次在白天感到一丝不合逻辑的寒意——不是恐惧,是被点名的感觉。

她收起终端,往回走。花带尽头的玻璃栏上,有一小块指纹状的雾气,很浅,像刚才有人把手按在那里。她伸手碰,雾气“啪”地散了开,玻璃恢复干净。空气的温度仍是 22 度,幸福指数仍然稳定。风在耳边呼出一口不算叹息的气。

——静心周第一天结束。

系统记录:

恒温纪年 2147 年第224天

事件:静心周·花带联演(B-14 区)

人群参与:23,104

群体情绪波动:↓0.7%(良性)

风廊延迟:0.03s(北段两次)

异常频率:5.7Hz(四次捕捉)

结论:节日提升幸福指数。异常信号建议忽略。

不可见层级(加密草稿):

转译失败片段:

——“你在看,但你没看见。”

——“回……来。”

来源推测:湖心蓄能层 / 花带反光二级回路

备注:疑似“她”。

夜里十点,止语夜开始。城市像把声音放进了抽屉。她站在自家窗前看湖心塔,塔顶的光只剩办公照明那样的一圈。她想起白天看见的那一抹轮廓。她知道“反光里的错觉”在心理评估里属于正常——但她也知道,自己不属于“正常”的那一半。

手机屏亮了一下。白辛发来一行字:“今天辛苦。明天别去湖那边,我会让人把北段的延迟做个遮蔽。”

她盯着那行字,没回。

良久,她把终端调到静音,在私人备忘里打下一句:

“节日也是算法。”

风很轻,像谁的呼吸刚刚睡去。

她把窗膜降下,屋里暗了。

城市仍然完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炽序

盗墓:从海底墓开始

哈利波特世界的大佬

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存在方程
连载中爱穿绿拖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