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沈宁钰从宫里出来已过去了数日。
那晚皇上和赵凛彻夜密谈,守夜的宫人无人知晓谈话内容,只能偶尔听到几声皇上怒极悲极的笑,皇上推开门时,满面颓然,当场传口谕,彻查与赵凛往来密切的所有人,凡有罪者,严惩不贷。
苏璟安的人一直奉命暗中监视赵凛,很快列出名单,分批送往大理寺和刑部,负责官员们不敢懈怠,每日几班倒,总算赶在年底将审讯结果呈上。
皇上面无表情地看完,对罪名和处罚不置可否,刑部尚书拿不准他的态度,怀疑自己判得太重,正准备拿大渝律法躲避天子怒火,便听他沉声道:“别托到明年。”
于是,以赵凛为首的几个官员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问斩,赵凛党羽轻则革职,重则全家流放,世代为奴。
这日正是行刑的日子,沈宁钰那晚与苏璟安从宫里出来便直接回了苏家,顺手揉揉在自己腿边撒欢的小狐狸,接过飞鸾的手炉,坐上车,直奔刑场而去。
此案关系重大,涉事者又是皇亲国戚,闻讯观望的百姓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沈宁钰的马车停在距离刑场不远的酒楼外,掌柜的亲自将她送到提前订好的包间——这里刚好能看到刑场全貌。甫一进门,就听楼下嘈杂声更重,飞鸾打开窗看了看:“主子,时辰已到。”
沈宁钰来到窗边,看到官兵们将赵凛为首的死囚押到刑场中央,面朝百姓跪地,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沈宁钰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头颅在地上滚动几圈,渐渐停下。
就这样结束了?她怔然。
赵凛对大渝的恨意由来已久,他岂会甘愿受死吗?她拦下了赵凛送往东陵的求救信,顺势而为演了一出救他的戏码,但若他还留有后手呢?她觉得哪里不对,却找不出任何差错,每个人的反应也都告诉她,一切都结束了。
时间刚过午时,小二依次送来热乎乎的饭菜,打断了她的沉思,苏璟安事情一结束便直接来找她,刚进门就将她抱个满怀。飞鸾红着脸匆匆跑出去关上门,留下二人独处的空间。
苏璟安磨叽半晌,在她脸上偷啄了一口才松开她。前些日子他相思成疾,偏要一直忍着不见她,好容易把人接回家,又整日忙得脚不沾地,如今终于一切如常,他乐呵呵地给她布菜:“你大病一场,人都瘦了一圈,多吃些补补身子。”
话音刚落,突然听到门外的声音:“沈夫人,张嫣儿求见!”
苏璟安眉嫌恶蹙眉:“别理她,先吃饭。”
沈宁钰知道她来做什么。赵凛处斩,魏焘虽未参与沈家军一案,但暗中帮赵凛做的事只多不少,也在革职流放之列。念在魏焘在任时为大渝做成了不少大事,其子魏允同在几经审讯后也一身清白,加之有治水之功,皇上开恩,只免掉魏焘一应官衔,没收朝廷赏赐的家产良田,免掉了魏家流放之罪,魏允同则被贬至庸州。
皇上在金銮殿上,当着朝臣的面对他说:“沈家先辈历代坚守,护住我大渝第一道门,如今,就由你代表魏家守好那里。”此话不无嘲讽之意,有心之人都猜出来,魏氏一族将再无翻身的可能。
门外争执声骤然变大,苏璟安不耐,准备亲自把人赶走,结果门先被人从外撞开,张嫣儿眼睛红肿,身形狼狈,跌跌撞撞地冲进来,看到苏璟安的瞬间先是吓得一缩,又看到若无其事坐在桌边的沈宁钰,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般冲上前去,扑通跪地:“沈夫人,我都知道了,是你,是你做的。”
有人要将她拉开,她却紧抓着沈宁钰的裙摆苦苦哀求:“夫人,陛下信任你,你替允同说说情好不好?庸州苦寒,民风野蛮,他的才华怎能浪费在那种地方?”
沈宁钰放下碗筷,淡淡道:“无论在盛京还是在庸州,都是为大渝百姓造福,无甚差别。”
“可他对这些事情一概不知!夫人,你与他相识多年,也不忍心他沦落至此对不对?拜托您,求陛下饶恕他吧。”
苏璟安正要用强把她拽开,沈宁钰冲他摇摇头,垂眸注视她。距离围猎那日相见不过数月,她就仿佛被抽走了精魂。说起来,张家和魏家接连出事,都不是她的错,她却一点不落地吃尽苦头。
沈宁钰无声地叹气:“我帮不了你。”
张嫣儿满脸不可置信,走火入魔般控诉:“什么叫帮不了!我还记得,陛下在狩猎时对群臣说,他欠你一个心愿,你用这个心愿,求陛下免去对允同的责罚,他会答应你的。”
沈宁钰压下不悦,猛地拽出裙摆:“飞鸾,送魏家少夫人回府。”
张嫣儿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复,索性破罐子破摔地吼道:“我不走!沈宁钰,且不说他是无辜的,他到现在还念着你,连做梦都喊你的名字,你就丝毫不念过往情谊吗?”
“放肆!”苏璟安忍无可忍,一把拽起她塞给飞鸾,“让魏家看紧了她!”
“是。”飞鸾接过她,见她还在挣扎,一个手刀将她打晕,匆匆离开现场。
门重新被关上,苏璟安愤愤坐下来,给自己猛灌两杯酒,第三杯刚倒满就被沈宁钰夺走:“她故意激我的,倒让你气着了。”
苏璟安还想说什么,可看她满不在乎的样子,又把话咽了下去。桌下的拳头握紧又松,反复几次,这股子火总算消了,又给她夹了几筷子菜,笑呵呵道:“不理她了。”
沈宁钰的确没将张嫣儿的话放在心上,在她看来,这只是张嫣儿走投无路之举罢了,但魏焘选择追随赵凛时就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比如,他儿子的命运。
张耀祖晚了几日问斩,因为他如实招供且知无不言,在牢中未受太多酷刑,临刑的前一天夜里,沈宁钰带着张氏夫妇来见他最后一面,目睹一家三口的悲痛告别,她的内心出奇平静——这也是张耀祖要付出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