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十三章 梨花空冢

他稍作停顿,又接着道:“臣前些时日派人视察太仓,见谷粟满仓,足以供大战调度支用。会稽一地亦愿献出米粮十万担,以充前线之需。”

萧含光微微点头,嘉许道:“魏卿忠心为国,筹谋深远,朕心甚慰。”

魏膺之退回自己的位置,收敛住目中隐隐寒芒。

如今齐家势大,魏膺之能久居中书令之位,正因他最善体察君心。萧胥晚年时,已察觉到齐家势大,难以挟制,故而刻意扶持魏家,以制衡齐家。除魏膺之执掌中枢大权外,其兄长与从弟亦皆在地方担任刺史。

魏膺之在朝堂诸事上多与齐鸿针锋相对,但凡齐鸿支持之事,他大多予以反对,反之亦然。如今先帝驾崩,太皇太后又是齐氏之人,魏膺之深知,若要保住手中权位,便需与新帝保持一致步调。而且他隐隐觉得,虽说齐韶乃齐家之人,但司徒公本人未必赞成北伐之事,便率先表达支持之意。

他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齐鸿,只见对方双目微阖,面露疲态,仿若仍在打瞌睡,对朝堂上的争议充耳不闻,就连皇帝投来的目光也毫无所觉。

萧含光提高音量道:“司徒公,魏卿所言,卿意下如何?”

齐鸿身躯一动,如梦初醒。他缓缓睁开双眼,瞧了瞧御座之上的皇帝,低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近来精力不济,方才竟睡着了,还请陛下恕罪。” 又转头望向魏膺之,问道:“魏中书,方才朝堂所议何事?”

魏膺之道:“陛下欲北伐,向司徒公请教意见。”

齐鸿环顾四周,一脸茫然道:“被罚?何人被罚了?”

萧含光亦觉疑惑,齐鸿向来精神矍铄,怎的今日突然变得糊涂起来?

见齐韶对自己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先让朝会结束,回头再行商议。

于是她说道:“司徒公既然劳累了,便先回去安歇吧。今日暂且议到此处,诸卿回去好好斟酌斟酌,北伐之事,明日再议。”

***

东宫别殿之内,周群悠悠转醒。他抬目打量周遭,心中大惊,自己昨夜怎会在此处酣睡?

他起身,见矮塌之上,宋海晏仍在安睡,鼾声如雷。周群上前,轻推他两下,唤道:“小宋将军!小宋将军!”

宋海晏眼睫微微颤动,缓缓睁开双眼。他环顾四周,猛地坐起,又看向周群,目光满是茫然,惊愕道:“敢问内官是何人?此处是何地?我缘何会在此处?”

周群记得自己昨夜将宋海晏送到这里,之后便吃了鹿脯,便离开了,今早起来竟仍在这里。本欲询问昨夜之事,不想宋海晏竟全然不记得自己。

周群回道:“小宋将军,我是周群。昨夜小宋将军饮酒至醉,欲寻溷轩,是我引领前往。后来小宋将军沉睡不醒,我便将您安置在此处,之后您还赠予我一盒鹿脯作为谢礼,小宋将军当真全不记得了?”

“鹿脯?不是在我身上吗?” 宋海晏抬手在胸口摸索几番,摸出一个漆盒,打开一瞧,盒中空空如也。

宋海晏扶着额头,似在竭力回想昨夜之事,末了,他轻捶脑袋,歉然道:“实在对不住,我这人一旦醉酒,便什么事都记不得了。昨夜确实是劳你送我来此,多谢内官……”

他站起身来,身形踉跄了几步,才勉强站稳,说道:“天色已亮,我该出宫了。” 说罢看向周群,“对了,不知出宫该如何走?”

周群满心疑惑,然见宋海晏比自己还迷糊,也不便多问。念及他昨日醉态,心想他当真什么都想不起来也有可能,昨晚大概是自己一时困倦,在这里睡着。他给宋海晏指明道路,关上殿门,转身离去。

宋海晏回自己在城中的宅子时,见老仆宋吉正站在门口左右张望。见他回来,连忙迎了上来,焦急道:“公子,您怎么一夜未归,老奴可急死了。您要是再不回来,老奴便只能去宫中找人了……”

宋海晏道:“我没事,只是昨夜吃醉了酒,在宫中睡了一宿,早上才醒。”

他推门而入,宋吉跟在后面絮絮叨叨道:“公子,昨夜使君来信,说献俘之事已了,公子也不必在金陵继续逗留。若无他事,还是早点回庐江去,免得夫人担心。”

宋海晏脚步一顿。他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朝廷不久之后将要北伐,庐江宋氏也该为这件大事作准备。你稍做准备,我们下午便启程回庐江。”

宋吉一愣。

他作为宋家在金陵的管事,天天随侍宋海晏左右,又如何不知自家公子这些天为献俘之事忙前忙后,不过为了亲至御前,一觐天颜,求证长乐公主之事。

宋海晏又一夜未归,他原本以为宋海晏必不肯轻易回庐江去,准备好了一箩筐的说辞,没想到宋海晏如此干脆,下午便要启程。

难不成,公子想求证之事,已有了结果?

宋海晏微微挑眉,瞥向他道:“宋吉,你先去集市上买一块墓碑来。”

宋吉愕然:“墓碑?”

宋海晏不耐烦道:“你想早点回庐江,就别问那么多。”

待宋吉买回墓碑,在前院却寻不见宋海晏,只见后院之门虚掩着。宋吉推开门,瞧见宋海晏已然换了昨日朝服,着一身白色衣袍,正靠坐在那棵老梨树的树底。

宋海晏买下这座住宅时,梨花一朵未开。如今一个月过去,那树梨花正开到极盛之时,恰似冰绡笼着雾縠,又如白雪披着玉霞,层层叠叠,堆满枝头。

风袭花落,摇曳下一地的晴雪。

少年坐在花树下,他轻闭着眼,眉目舒展而温柔,似乎追念着这世间最美好的物事。

那或许是不可说的过去,又或许是不可及的未来。

宋吉停下脚步,不忍惊动眼前这一幕。

宋海晏抬眼向他看来,问道:“东西可买回来了?”

宋吉走上前去,将那块石碑放置在地。

宋海晏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柄凿刀,在石碑上刻下一行字:“爱妻长乐公主之墓。”

宋吉终是忍不住,问道:“公子,长乐公主,她…… 当真薨逝了吗?”

宋海晏瞥了他一眼道:“你以为呢?”

言罢,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又从树上摘下一朵梨花,放入香囊之中。接着寻来一个陶罐,把香囊置于罐内,封口封得严严实实。随后,他找来铁锹,在梨花树下挖了一个浅坑,将陶罐埋入坑中,垒起一个小小的土堆,又把那块墓碑立在土堆之前。

宋吉犹豫半晌,又道:“公子,即便公主当真薨逝,你们毕竟并未成婚,况且她葬于皇陵,咱们实在没必要在此立个空冢,这看着有些不吉利……”

“自公主去世,我心中气不顺,做了不少胡闹的事。我昨日御前觐见,方知公主确实已经病逝了。但从前的事,难免叫人疑心。”宋海晏捧起一把落花,放在墓碑前,道:“如今陛下当国,我也该回庐江了。立个衣冠冢在这里,好叫阿父阿母不再担心,也好消了那些人的疑心……”

宋吉有些迷糊,公子说的“那些人”是哪些人?陛下当国和公子回庐江又有什么关系?

但公子能放下公主的事,回庐江去,总归是一件好事。他回到屋内,替公子打点好行装。

薄暮时分,载着宋海宴的马车离开金陵城。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出自《尚书·君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十三章 梨花空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大婚当天我被迫登基了
连载中不见白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