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明犹自担心:“可是……”
何长龄望着天际盘旋的孤隼,声音铿然:“苍鹰若惧折翼,终非九天之主,若他死在北方,便是宋家命数如此——”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
大楚元宁初年的这场兵事,自二月初九日齐韶在太极殿提议兴兵北伐为始,到七月二十五日三路大军自洛阳城下撤退,历时整整半年。
国库赀币消耗一空,石头津外又多了不少流民。然而,南人并没有得到他们称颂已久的名都洛阳,这场倾尽举国之力的战争最终无功而返。
八月初三,东路军统率齐栋和西路军统率何长龄的奏表几乎同时送达京城,先落在中书令魏膺之的案头,又落在皇帝御书房的桌上,最后出现在椒房殿太皇太后齐明霜的手中。
在齐栋的表章中,这场战事失利的罪魁祸首是何长龄。东路大军已经攻入洛阳城中,是何长龄先行退兵,拒绝救援,东路军孤立无援,以致惨败。
在何长龄的奏报中,战败之因在于齐栋贪功冒进,以致深陷重围、损兵折将。自己当晚突发恶疾,无法救援。第二日自己正要进兵时,东路大军已然撤退,自己不得已才跟着撤退。
两位主帅在战后互相推诿,意图将战败的责任推卸到对方身上,却没有一言一语提到由宋家父子率领的中路大军。
宋家迄今未有奏报上奏朝廷。但宋家之事在金陵城中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北魏拓跋雄部趁宋家大军北上之际,突袭庐江,一场大战之后,宋寒章战死,庐江城毁于战火,又说宋海晏又在洛阳城受了箭伤,差点丧命。若是宋海晏也身亡,宋氏门庭不免要衰落下去,大楚朝廷的格局或许就要改写了。
朝野内外,众说纷纭。
八月初七。
白露。
秋风渐起,华林园中的草木泛起苍茫秋色,御道两旁梧桐落叶飘洒,湖心之中秋波袅袅,更添秋愁。
太皇太后齐明霜自午后开始垂钓,然今日不知怎地,枯坐半个时辰,竟不得一鱼。太皇太后觉得鱼竿用得甚不顺手,便命平常随侍钓鱼的內监冯大用往内库寻备用的鱼竿来。冯大用忙不迭地去了。
太皇太后站起身时,身形趔趄,差点栽倒在地,一旁的萧含光连忙将她扶住,搀至湖心亭中的矮塌上坐下,又命内侍们置下屏帐,以免太皇太后受风。
今年夏天以来,太皇太后的身体便愈发不好了,太医言太皇太后思虑太重,需少思多睡,方得养生延年。然国事艰难,又怎能得闲?
宫女为太皇太后净手、拭面,又进了热茶,齐明霜饮了一口,见中书侍郎齐韶抱着一沓案卷,匆匆穿过廊桥,走入湖心亭中。
齐韶在矮塌前跪下,参拜太皇太后、皇帝之后,入席坐下。
齐明霜的目光落在他手中案卷之上,问道:“齐韶,情况如何?”
齐韶抬起眼眸,道:“这几天,太皇太后散布在各军中的眼线陆陆续续都有消息传回,微臣经过梳理、排除其中自相矛盾和错误的信息之后,大致认定洛阳城下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七月十六日,宋何两军一起攻克洛阳南边的伊川。七月十九日,齐栋率军攻克洛阳东边的偃师。七月二十一日,三路大军一起围住洛阳,开始攻城。七月二十四日黄昏,经过三日的激战,北虏趁我军疲乏之际,派出五千精骑冲击我方战阵。宋海晏见洛阳城门开启,趁机率宋家的骑兵三千人突袭城门,就在将要成功之际,一支暗箭从荆州军的阵地射出,宋海晏当场中箭,受伤昏迷……”
萧含光呼吸一滞。
太皇太后眉头轻皱,“那支箭从荆州军的阵地射出?何长龄有什么理由暗害自己的外甥?”
“问题就出在这里。”齐韶续道,“主将受伤,还是被自己人所伤,宋家大军率先撤出战场。荆州军何长龄见外甥受伤,也下令撤军,何长龄调查了放箭之人,一无所获。当天晚上,何长龄进入宋家大军营地,与宋氏部将陆元恺父子密谈。一个时辰之后,何长龄怒气冲冲回到自己大营。当时,齐栋大军失陷洛阳城中,向何长龄求援,何长龄称病不予理会。之后齐家在洛阳城大败,向东撤退。第二天,何家和宋家一起撤军……”
“臣以为,北伐失败,问题就出在这一箭上面……”齐韶叹息一声,“根据在西路军的眼线奏报,何长龄认为宋海晏中箭受伤一事与齐家有关,所以拒绝救援。那支箭并非我大楚军中制式,应该是专门为暗杀准备的,箭簇为三棱形,箭尖淬有蛇毒,见血封喉,是冲着要宋海晏性命而去的。只是宋海晏命大,恰好何家军医识得此毒,他昏迷多日之后,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太皇太后听到这里,神思震动:“蛇毒?”
她的脸色一瞬间青得发黑,喉咙作响,只勉强吐出两个字来:“齐鸿——”
齐韶脸色一变,声音颤动,不敢置信道:“太皇太后,这件事难道真的和司徒公有关?”
太皇太后扶着额头缓声道:“十八年前,闽中的山越人作乱,先帝亲征,齐鸿领兵跟随。山越人中有一位首领,擅长使用弓箭,三十丈以内,箭不虚发,箭尖上淬有剧毒,其毒源自百越山间的珊瑚蛇毒,中毒者十不存一,就算侥幸未死,也往往麻痹多日才得以清醒。此人一度对我大楚将士造成巨大威胁,好在先帝神武,最终平定叛乱,战后此人被俘,由齐鸿负责关押。一日,此人从牢中失踪,先帝未做深究,现在想来,此人应该是被齐鸿带走了……”
太皇太后目中射出冷光,“想不到齐鸿竟能做出在两军阵前射杀己方大将的事来。齐韶,你说,拓跋雄攻入庐江,宋寒章战死,这些事是不是也和齐家有关?”
齐韶神色晦暗,他低垂着头,“根据各方消息来判断,齐栋大军西进的路线和拓跋雄南下的路线交叠,两军错身而过。如果齐栋能拦下拓跋雄大军,宋家便不会有庐江被焚之难。其他之事,臣不敢妄自猜测。”
太皇太后心头涌起深深的疲惫之感,齐韶说得委婉,只是缺少实证而已。然彼此敌对的两军交错行军竟能相安而过,本身就已接近实证了。若宋家倒下,齐氏掌控淮南,天下间便再无人能挟制齐家的野心。
她挥了挥手,道:“你们先下去吧,哀家想一个人静一静。”萧含光和齐韶一同起身,行礼之后退下。
齐明霜一人独坐亭中。秋风拂动,一枚枯黄的梧桐树叶落在她的衣襟上。她拾起梧桐树叶,凝视着上面斑驳的裂纹。
她十六岁在乱军之中第一次见到先帝萧胥,十七岁嫁给他,三十二岁成为一国皇后,到如今六十六岁,成为太皇太后,掌握大权。
那时侯,她青春不再,仍是意气风发。她齐明霜要建立无上的功业,她要北伐中原,还于旧都,做到两百年前没有人能做到的壮举。
现在,她觉得自己的心随着北伐的失败,也一起衰朽了。
她失败了。
她败给了自己。
她花了整整五十年的时间,一手将齐阀从江左的普通世族扶持成为如今南朝的第一门阀。
然而,到最后,齐阀并非她的助力,而是她的敌人。
她付出了偌大代价,最终扶持出了大楚一朝最大的国贼。
她以为自己运筹帷幄,掌控一切。但人心不可掌握,甚至不可琢磨。
冯大用取回新的渔具,见太皇太后一人坐在湖心亭中,他连忙将鱼钩上饵,奉到太皇太后身前,奏道:“太皇太后,鱼竿已经备好了,太皇太后可还要继续垂钓?”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声音疲倦:“不必了,将内库中的渔具都毁了吧……”
冯大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毁了?”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哀家衰朽,从此之后,不再钓鱼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二十九章 怒龙脱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