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杨颂简要回禀,赵泽荫沉吟片刻,即命小□□简行装与随行。最终只留十余名亲兵并两名干练仆从,余众皆遣返锦州。
我闻之心中一紧——果然,这趟远非游山玩水这般简单!我又着了他的道。望着夏姑离去的身影独立驿馆门前,暗忖还是该如往常般备好应急行囊,以防不测。
等小白忙完,我在院子门口找到他。听了我的想法,小白拍拍胸脯保证明天就给我准备好行囊。不远处,杨颂正为赵泽荫的坐骑梳理鬃毛,目光却若有所思地落向虚空某处。
一股隐隐不安自我心底升起,总觉得此番路途必多风波。
忽然间,祝山枝所提的那个名字再度浮现心头——
贺甲楼。
如影随形,令人难安。
“在想什么?”一只手臂沉沉搭上我的肩头。
我捏了捏来人的手指,转而望向马厩,“还未问过,你的马叫什么名字?块头瞧着比寻常马匹大上不少。”
“西域得来的战利品。此马体型确较中原骏马魁伟,速度未必最快,却极耐长途跋涉。”赵泽荫嗓音里带着懒洋洋的笑意,“它叫白兔。”
“通体乌黑,却名白兔?”
赵泽荫几乎将全身重量压在我肩上,我得努力站直才勉强撑住他,“岂不更具辨识度?”
“你怎么这么重,感觉你一拳能把我从门口打飞到马厩里。”
赵泽荫笑道,“你力气挺大呀,在西域时又是如何拖着昏迷的我一路疾行的。”
“唉,那是情急之下迸发的蛮力。当时连指甲掀翻了都浑然不觉痛,如今可再拖不动你了。”
从身后搂住我,赵泽荫旁若无人亲吻我的耳侧,轻声道,“黄一正……真是个智勇双全的奇女子。”
“是嘛,那你最好珍惜点。”
“嗯,得把你锁进金匮玉匣,藏起来。”
赵泽荫拉着我往屋里走,我回头看向杨颂,这个男人正看着我们,昏暗摇曳的灯下,他脸上的阴影晃动不止。
次日原定离开辉县,奈何天将破晓时忽降大雨,行程只得再延一日。横竖闲来无事,我又想起昨日偶遇的那位阿婆,记得那僧人说她在城西卖豆腐,便趁小白需上街采买时提出同往。赵泽荫恰有急务需处理,便吩咐小白带我去。
虽细雨绵绵,街市却依旧热闹。小白再三叮嘱我别走远,我披着蓑衣点头应下,转身便去寻那卖豆腐的陈阿婆。直至街尾,方见一个佝偻身影披着破旧蓑衣,瑟缩在屋檐之下。不待我开口,陈阿婆已热情招揽起来,夸她家的豆腐滋味好,连县令大人日日都指名要吃她家的豆腐哩。
我要了一块热豆腐,她便麻利地切成小块盛在青翠的箬竹叶上,又浇了一勺自家酿的豆瓣辣酱递来。尝了一口,辣味虽冲,豆香却醇厚。
索性坐在一旁与阿婆闲话家常。老人朴实,毫无戒心,絮絮说起儿子体弱,以往一直在家里帮着磨豆腐,每日往县衙送豆腐也是他的活计。本来好端端的一个人,谁知忽然迷上了什么“长命仙”,神智日渐恍惚,最后竟离家出走,大半年杳无音信。
长命仙?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听都没听过。
此时几位街坊也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这“长命仙”的奇闻。据说此人已活百余岁,却仍身强体壮、声若洪钟,自称能治百病,授长生心法,保人无恙。但他深居什么“长生殿”中,凡人难觅仙踪,唯有“有缘者”方能得见赐福。
竟然传得神乎其神,我一边吃豆腐一边拧着眉头听,又是哪里盛行的教派打着长生无极的幌子敛财罢了。
我又问,长生殿在哪里?
一个樵夫说道,神仙当然住在天上咯,长生殿自然也在天上。
真是稀奇,平时都是我给别人讲光怪陆离的故事,今天轮到别人给我讲,这感觉还真是……有些微妙。
对于我的第二个问题,陈阿婆给了我自认为肯定的答案。
她儿子说自己要去青啸山那一头,所以长命仙一定也在那边。
原来在蜀州么,我正听得起劲儿,小白赶忙把我从人堆里拉出来。
我给他尝了一块豆腐,他笑道,“也太朴素了。”
“要多吃朴素的食物才不会生病,你也要多督促王爷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饮酒。”
“大人,你在呢何须我提醒。”小白笑眯眯说道,“再说他只听你的话。”
“我总会不在的。”
“……”小白停下脚步,有些愕然地看着我,斗笠上的雨水流下来,“你要去哪里大人。”
“别老大人大人叫我了,怪见外的,叫我姐姐吧。”
“你要去哪里黄姐姐。”
“我每天也很忙,又不是一天天闲得慌。”
小白这才松口气,“吓我一跳。”
回驿站的路上,我与小白说起方才听来的长命仙之事,他嗤之以鼻,只道是些招摇撞骗的伎俩,专骗无知百姓。我不由感叹:即便在我生活的那个时代,尚且有愚昧不化之人,又何况这信息闭塞的古代?终究不能对普罗大众太过苛责。多数这种小打小闹的教派,只要没惹出什么大乱子,地方官员往往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底,人总是需要些寄托的——或人,或物,或虚妄的信仰,不一而足。
若有所思地回到驿站,却未见赵泽荫身影。推开房门,才见他刚写好密信,正欲加急发往锦州。见他神色肃穆,我心中一紧,忙问出了何事。
他说道,达吾提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