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三年秋,奉先殿内烛火重重,寂静无声,宫人们都守在殿外,听着隐隐的风声穿过回廊,带着呼号声。
今上朱允炆走到门口,见到面熟的宫人,这才开口问道:“太子和公主都在里面?”
宫人恭敬答应声称是,朱允炆特意放轻了脚步,这才走入殿内,只见朱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正跪着两个小人儿,稍大一点的是个女孩子,今年也不过七岁,头顶梳着两个小团子,穿着粉袄绿裙,口中正念念有词:
“爹爹,今年收成极好,我的稻米第三茬割了不少,我挑了最好的几穗给爹爹带来,还有爹爹爱吃的酿豆腐、肚包鸡、得胜饼……这得胜饼是完完全全按照母后的法子制成,一点未改,差点把文奎的牙硌掉,我都不敢偷吃了呢……”
一旁的小男孩的声音则有些含糊,抽抽噎噎地说道:“曾爷爷,是真的,姑祖母说我的牙磕了一小块,说话都有些漏风了……我不该馋嘴偷吃姑祖母亲自给曾爷爷做的饼,下次再也不敢了,曾爷爷可一定要趁我睡着的时候将我的牙重新补上啊。”
朱允炆听得有些好笑,刻意咳嗽了几声,原本在牌位前碎碎念的两个孩子都一骨碌站了起来,男孩子率先跑到朱允炆身边,抱着他的腿道:“爹爹,我的牙真的磕了吗?该不会是姑祖母在骗我吧?”
朱允炆假意板着脸训斥道:“文奎,姑母是长辈,怎么会骗你呢?你身为太子更应该以身作则,敬重长辈。”他说这话的时候语速微快,咬着了口腔软肉,嘴角也跟着抽动了一下。
朱文奎委屈巴巴地撇撇嘴,小声嘟囔道:“姑祖母就是爱开玩笑骗人嘛……”
“我本来就是在骗文奎呀,哪有能硌掉牙的饼啊?”原本慢悠悠地跟在朱文奎身后的朱稚华终于走出帷幔,笑眯眯地行了个万福礼,开口道:“稚华见过陛下,陛下安康。”
朱允炆见她裙摆似乎短了一截,露出红色的云头鞋尖,他暗暗记在心里,随后开口问道:“姑祖母不是最喜欢叫我‘大侄子’吗?怎么忽然喊我‘陛下’?”
朱稚华微微侧身,露出不远处朱元璋的牌位,道:“爹爹在呢,我可不敢放肆。”
朱允炆不由轻笑一声:“姑母自幼聪慧,其余叔父与姑母不在皇爷爷身边,唯有姑母能在皇爷爷身边尽孝,再没有比姑母更得皇爷爷宠爱的藩王与公主了。姑母忘了?小时候你还不小心揪过皇爷爷一根胡子呢。”
朱稚华腹诽道:那是胡子落在了亲爹的龙袍上,她担心负责拾掇衣袍的宫人因此受到责罚,所以才假意是自己扯下来的。
要不是赶上她的亲爹年事已高,对她这个晚来得女格外宽和,她哪敢在大明的开国皇帝身上耍心眼啊?
心里这么想,朱稚华面上还是笑嘻嘻的,改口道:“大侄子当着爹爹的面揭他的短,小心被爹爹听到了之后气得吹胡子瞪眼。”
虽然是玩笑话,但提及朱元璋,朱允炆有些许忧伤,还夹杂着几分焦虑,低声道:“若是皇爷爷还在就好了……”
朱文奎年纪尚小,疑惑不解地问道:“爹爹不开心吗?”
朱稚华扫了一眼朱允炆略显颓败的神情和还没来得及换下的赭黄衮服,忍不住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如今朝廷正在打仗,打的还是先帝的亲儿子、今上的亲叔叔,偏偏对方打不死、杀不尽,这仗断断续续打了三年也始终没个结果,身为皇帝的朱允炆能开心才怪。也难怪朱允炆思念朱元璋,要是朱元璋还在,燕王哪敢造.反?
本着安慰的想法,朱稚华扯了扯朱允炆袖口,道:“大侄子,你也和爹爹说些话吧,说完了我带你去吃点心。”说罢便牵着还想再问什么的朱文奎走到了外殿。
朱允炆听到她的话有些好笑,缓步走到了朱元璋的神位前,看着被供奉在案前的那束金黄的稻穗沉默不语。
他心底却不由感慨自家这位姑母也算是“少年老成”了,从小就是个小大人的样子,又有同龄人没有的狡黠,也难怪皇爷爷这样宠爱,即使是他,有时也会为这位小姑母的奇思妙想而惊诧。
——从没见过历朝历代哪位公主不爱红妆爱种地的,倒也算得上天性自然。
他自然是不知道朱稚华这小小的身体里并非真正的幼童,而是来自未来的成年人的灵魂。
朱稚华原本是在筹备自己的拍摄工作的,没想到一觉睡醒成了个古代的小婴儿,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自己成为了“寡妇制造者”朱元璋的亲女儿。
运气好的是朱稚华是老爷子晚来得女,六十七岁才有了她这个女儿,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其余儿女早就出宫安身立命,朱元璋难免有些寂寥,有了个小女儿自然是高兴不已。加之上辈子跟着老人长大的朱稚华“早慧”,极尽孝顺,因此朱元璋对她算是宽和疼爱,时不时就把朱稚华接到身边养着,连朱稚华亲妈张美人都没怎么照顾她几天,母女两个几乎和陌生人一样。
运气不好的是朱稚华才刚刚长到四岁,朱元璋就离世了,顺便把张美人也一起带走,朱稚华还没缓过爹妈同时消消乐的劲儿,不过几个月,北京地界儿平地一声吼,她素未谋面的四哥朱棣起兵靖难了。
朱稚华和朱文奎站在奉先殿外,在两侧扒着门向内看去,只见朱允炆正虔诚地跪在那里,不知道心中在和先帝诉说着什么。
看到朱允炆跪在神位前依旧挺直的背影,朱稚华也忍不住对着朱元璋的神位内心祷告一番。
亲爹啊亲爹,你这样疼爱我的大侄子,好歹让他活着跑路吧,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倒不是朱稚华不想帮朱允炆,但凡她是个历史博主、军事博主,说不定还能帮得上朱允炆,整个回明之稚华传、明朝大长公主什么的,奈何朱稚华本人是研究古法复原的美食兼手工博主,能够把明朝历史基本捋清楚也是多亏了网上冲浪看到的史同教材,只知道朱棣赢了、朱允炆输了,其余具体细节一概不知,想要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四海游龙,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对不住,大侄子……下辈子我一定好好读明实录……
朱文奎见朱稚华在那里抠着红漆木门,一副纠结的神态,小声开口问道:“姑祖母,你怎么了?”
朱稚华回过神,嘟囔道:“陛下看着很忧心,好像又有些瘦了……”
朱文奎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也轻声道:“我听日讲的先生说,燕王只占据了三个郡县,不足为惧。爹爹为什么还会担忧呢?”
朱稚华叹了一口气,道:“已经三年了……”
朱棣虽然就占了三个郡县,可是偏偏这三个郡县打了三年都没打下来,一个偌大的帝国,新君继位不过三年,手下的军队却连叛乱都不能平定,换成是谁不担忧啊。
朱文奎眨眨眼,心情也有些低落,道:“文圭都出生了,可是天下还是没有安定,爹爹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燕王却丝毫不顾虑礼法情理……”
朱稚华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人家是奔着当皇帝来的,对于皇帝来说,礼法是用来约束下人的,而不是用来警醒自己的。
朱文奎低声道:“要是我能快点长大就好了,这样就能帮得上爹爹了。”
朱稚华微微一愣,立刻扳正了朱文奎的身体,道:“文奎,你跟着姑祖母好好种地就是了,你年纪太小,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这样的重担不是你能担得起的。”她说完见朱文奎怔在原地,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语气太过严肃,只好露出一个笑容,宽慰道:“有陛下在,不会有事的。”
论感情,朱稚华当然是站在朱允炆这边的,继位以来,朱允炆从没有对朱稚华有任何苛待,反而是礼待有加。但凡是朱稚华提出的要求,只要不过分,朱允炆都会满足,几乎是将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爱护,而年纪相仿的太子朱文奎则是朱稚华的玩伴。奈何朱稚华确实帮不上什么,总不能告诉朱允炆他必败无疑吧。
更何况在别人看来她就是个自幼丧父丧母、被养在深闺的小孩子,真能说出什么朱允炆也不一定相信啊。
朱稚华只希望自己的大侄子和大侄孙本人能够平安无事,活着总比死了强,哪怕是成了普通人种地为生也好。
这样自我安慰了一番,等朱允炆重新站了起来,朱稚华开口问道:“陛下要去稻香村看看吗?”
也许是因为刚刚在心中和皇爷爷倾诉了内心苦闷,走出奉先殿的朱允炆的神情轻松了不少,浅笑道:“好啊,这稻香村修好之后,朕只在落成和姑母插秧的时候去过两次,刚刚在御案上看到那束金黄的稻穗,才惊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姑母的稻穗都已经成熟收割了。”
朱稚华有模有样地说道:“爹爹说了,农桑为本,他最喜欢的就是风拂过麦穗发出的沙沙声响。就算如今我们成了皇亲国戚,也不能忘记家中的传承,更要以身作则,为天下表率,陛下也都听见了呢。”
朱允炆闻言与朱稚华对视,两人都是会心一笑。
朱元璋是说过这话,不过这话不是说给她听的,是说给她的大侄子听的,只是当时朱稚华是被托孤的那个,站在旁边自然也听见了。朱允炆自从登基以来就遇上了燕王“靖难”,没有过上几天真正的安生日子,和朱稚华这个富贵闲人截然不同,朱稚华自然而然地选择做起了农活儿,也算是帮朱允炆尽一点孝心。
朱稚华当然是可以不做这些,只是在这深宫大院实在是没有什么活动,每日除了读《女则》、《女诫》之外,朱稚华一点室外活动都没有。
这要是放到现代,朱稚华当然喜不自胜,可是古代宫廷一没有手机、二没有网络,只能宅在家里读古代贤德女子传记,读一两遍还觉得有点新鲜,天天读换成谁能受得了?至于电视剧里常看的什么打马球、玩蹴鞠等等一系列户外活动,全部都被严令禁止。
这样像个呆头鹅一样成天坐着,还不如让朱稚华出来种地,正好她上辈子也经常干这个,既能打发时间、自娱自乐,还不用担心违背她亲爹制定的条条框框。
更何况这也算是捡起了朱稚华的老本行。
上辈子她作为视频博主,为了拍摄视频,什么没做过?种地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这里是英俊的存稿箱;)
女主原型是朱元璋小女儿宝庆公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