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高官皇帝着衣裳,端端正正坐殿堂

宝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论断,她愣住了:“那你说的老百姓在哪里?”

“老百姓就是他们位置能不能坐稳的那个秤砣,谁心里有老百姓,谁就能稳稳坐住那个位置。”魏淑芬看了宝瓶一眼,“我做不来皇帝,因为我有什么事直接去干了,我不管对方是谁。皇位上容不下不穿着龙袍的天子,也容不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皇帝。”

魏淑芬看着宝瓶又问:“你在老虎关的时候怀疑我是取宝人,为什么不杀了我?”

“你没有犯法,怎么能杀了你?”

“你不杀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叫云珠陪着我?”魏淑芬摸摸下巴,“你是想要云珠保护我吧?你觉得皇帝想杀我,怎么还要派人保护我?你忠于谁?”

“我忠于法。”宝瓶严肃地说。

“宝瓶你知道吗?你也可以穿进皇帝的新衣里面。”魏淑芬肯定地说,“你一定能当上总捕头!”

宝瓶久久不能平静,她一直觉得魏淑芬痴迷练武,她讲求一力降十会,追求绝对的力量,相信自己胜过其他人,可是她今天的话是宝瓶用没用听过的,宝瓶开始好奇魏家庄的一切,那个曾经战功赫赫就这么挥一挥衣袖什么也没带走的魏敢当,那个英国公府前途无量甚至可能是皇子的小少爷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入赘了一个武林世家,这在勋贵人家是根本上不得台面的事,也许就是这样的人养出了魏淑芬吧。

宝瓶想起自己小时候照顾她们的嬷嬷总是说:“你们要感恩啊,要不是大正皇帝和皇后娘娘,你们骨头早就都化成灰了。”

养孤堂是皇后娘娘开设的,一开始只是京郊有,后来陆续建起了好几个。宝瓶记得小时候总是吃不饱,那些大一点的孩子吃完了自己的还会抢别人的,还有刚来的孩子想把馒头藏起来好带回家。

宝瓶看到那些大孩子抢夺她们的食物还嘲笑她们:“还想回家?你爹娘不要你了,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养孤堂,没有父母的人才待的地方。”

宝瓶力气大,那些大孩子惹过她几次没得到好处就不再惹她了,也有小孩子想躲在她后面,宝瓶也不管,宝瓶很独,直到师傅把她选了去。刚开始宝瓶总是挨罚,她完不成任务,因为师傅发布的任务都是小组任务,必须要多人合作才行,宝瓶不会和人合作。宝瓶那时候很犹豫,她想念养孤堂,虽然吃不饱,但是不需要和人合作;但是宝瓶又不想离开,留下来能吃饱,哪怕完不成任务也能吃饱。

能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那时候大正朝新立,正定元年颁布了法令不许溺死女婴,这一条政令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女婴被遗弃了,正定二年皇后在京郊设立了养孤堂,那时候养孤堂院墙上装满了抽屉,就是为了那些想遗弃女婴又不想被人发现的人可以悄悄将孩子送进来。

宝瓶迷迷糊糊地想着,听说现在养孤堂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上次她回去发现养孤堂的老嬷嬷闲得晒太阳。宝瓶的思绪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她想起来了,她观察那些组队的人,有些是强迫别人组队的,有的就是临时组合一下,下一个任务她们又重新组队了。宝瓶加入了这些组织松散的队伍,人员来来去去,最后留下了四个人,他们被带回了总捕房,两男两女。

宝瓶那个时候没有性别意识,大家都是小孩子,要不是到了巡捕房师傅给她和宝珠扎起了小辫子。那一阵子宝瓶特别不适应,招财招福名字就像叫小狗一样,招财招福笑她们两宝瓶宝珠像房间里摆放的花瓶。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批人,最后留下了的还是自己和宝珠,招财和招福。那个时候宝瓶就想要做总捕头,她不像宝珠对死人骨头特别痴迷,也不像招财总是惦记做什么机关,他跟着云梯,哦,现在总捕房所有机关都是云梯招财布置的,巡捕房人人吃过招财的苦头。宝瓶想到她的对手是招福,招福总是笑眯眯的,他现在是周钊最喜欢的人,周钊可是总捕头郑大人不在的时候主持巡捕房事务的第一人。

宝瓶又想起魏淑芬的话,皇帝是穿衣服的人,那么总捕头呢?总捕头也要穿进总捕头那身衣服吗?

宝瓶记得每一次有新法令颁布,总是巡捕房先试行,等到官府真正推行的时候又是巡捕房的人去监管。巡捕房就这样获得了监察的职能。宝瓶在经常看到各级官员进京述职的时候总是对穿着巡捕房衣服的人又惊又怕,虽然他们都是笑眯眯地自以为隐藏得很好。

宝瓶问过师傅这是为什么,师傅拿出招财的积木搭了好多层上窄下宽像一个塔,他指着最上面独立的一根积木说:“宝瓶啊,你看这顶上的是大明宫里的皇帝,他上面什么也没有,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宝瓶不明白,皇帝陛下也守大正朝的法律啊,再说还有大明宫呢,他记得师傅当时的神情特别落寞,师傅说:“谁去管皇帝有没有守法呢?”

没有人管吗?宝瓶知道大明宫里那对夫妻被天下人注视着,每一言每一行都有人记下来,集成一本书叫起居注。要是有一个人连我拉屎放屁都记下来,宝瓶打了个寒颤,太可怕了。

师傅没有多说,他指着下面几根积木说:“你看这些就是国之重臣,他们受皇帝领导,又领导着下面的人。”

宝瓶看着第二层几根积木说道:“他们就和总捕头大人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师傅盯着她看了许久,宝瓶一直看不懂师傅的眼神,师傅指着最下面一层说道:“宝瓶啊,你说这最下面一层是谁呢?”

当时还有其他人在跟前,不记得谁说:“这最下面一层是老百姓,是大正朝每一个黎民百姓,他们支撑起整个朝廷,百姓翻了,这皇帝也就做不下去了。”

那时候流民席卷京城并没有过去太久,几乎所有京城的人都记得流民是怎么呼啸着闯进皇宫,杀了里面的小皇帝。

师傅盯着这个塔型的架子没有说话,直到人群散尽了,宝瓶才问师傅这最后一层是谁?师傅说是女人。师傅说这些人都是女人生的,这些人都是女人养的,一个国家一个朝廷只有给女人空间,让女人活下去才有未来。

宝瓶盯着上面层层叠叠的积木说道:“可是师傅,女人身上的压力压太大了,你看快要被压断了。”

师傅拿来一根积木竖着支撑在最下面说道:“所以要给女人活命的空间。”宝瓶记得那一天师傅留下自己的功课是整理出大正朝开国以来的政令,对女人有什么作用。

宝瓶记得自己在书吏房待了整整一个月,最主要的就是养孤堂吧,虽然里面也有一些伤残的男婴,百分之九十都是女婴,完好的没有残缺的女婴,整个大正朝设立了近百个养孤堂,整个养孤堂先后收养了十多万女婴,整个大正朝才多少人,建国之初户薄登记也不过是两万万人,现在有四万万人了吧。

宝瓶在整理这些政令的时候,还发现了一项政令,就是大正建国的时候第一条政令就是不分男女,凡是小孩出生都登记在册,溺婴如同杀人一样处置,当时地方上监牢里人满为患,就是这些人修建了半个大正朝的官道。女婴不能溺死就弃养,正是这条政令造成大量女婴被遗弃,养孤堂一年之内收到了上万个女婴,那时候是怎么处置来着,弃养婴孩者,父罚役半年,那一年养孤堂又收到了上万女婴,这些罚役人员修建了大正朝另一半的官道。

宝瓶知道这个政策和女婴无关,可是这个政令切切实实救了很多女婴的命。因为这个政令,大正朝还颁下许多官媒证书,官媒是吏,只是这些官媒大多是女人,领着大正朝的俸禄,统计着大正朝的人口。官媒是女人最多的官职,遍布大正朝朝野,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官媒。

宝瓶没有经历过前高,她觉得大正朝很好,她们这些从养孤堂出来的女婴,都能养活自己。这些女人成年后基本都成家了,有人嫁人,也有人招了夫婿。宝瓶顿住了,好像自从李达入赘了魏家庄,招赘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关于招赘,大正朝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守灶女”。

宝瓶记得这些女人要立女户的时候,皇后说:“就叫守灶女吧。既然要女人整天守着灶台,那么谁也不能把她们从这个家里赶出去。”从此大正朝独养女儿可以继承家业,可以当家做主。

像宝瓶这样从养孤堂出来的女孩有一半选择了大正皇帝的姓李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一半选择了皇后娘娘的姓赵作为自己的姓氏。像宝瓶这样选择金作为自己姓氏的人很少,宝瓶就是喜欢金子,她最喜欢囤积金元。宝瓶想着这一次回去可以将积压了许久的月钱全部领回来,那是多少金元啊,想着金元,宝瓶嘴角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云珠也在沉思,她的部族更看重血脉,贵族永远是贵族,贵族没有儿子,女儿一样当首领,奴隶永远是奴隶,奴隶的子女永远是奴隶。云珠进入巡捕房是师傅推荐的,云珠来到京城之后才知道大正朝是没有奴隶的,大正朝有下人干活,但是那和奴隶不同,主人要为家里的下人缴很多税,并且下人的子女不再是下人。

云珠不明白周音娘为什么要造反,宝瓶和魏淑芬说的话她也不明白。在云珠的部族,奴隶是不会想要造反的,魏淑芬如果是贵族唯一的血脉,她就是女王。魏淑芬为什么不愿意呢?云珠想到自己,自己要是没有两个哥哥,她就是女和卓,云珠想我可不会拒绝女和卓的位置。云珠想到大哥至今只有一个女儿,也许她就要有一个侄女做女和卓了。云珠想她要写信告诉大哥,家里的奴隶好像要交税了,那么多奴隶,要不放一些出去吧。

欲知后续如何,且待下回分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茅山关门弟子

魔女霓裳(gl)

我靠美食在后宫躺赢(清穿)

万界之最强垂钓系统

寻仙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大漠风云
连载中月照水 /